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清(1906年)的中国行政区划(一、那时的省级单位与省会)

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  何宗海

    

晚清中国各省省会(办事大臣官邸)所在地与现地名对照表

  

(本资料截止期为清光绪32年2月) 

 

省名

省会

现地名

省名

省会

现地名

盛京省

奉天

辽宁省

沈阳市

安徽省

怀宁

安徽省

安庆市

吉林省

吉林

吉林省

吉林市

江西省

南昌

新建

江西省

南昌市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湖北省

江夏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直隶省

宛平

北京市

湖南省

长沙

善化

湖南省

长沙市

山东省

历城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四川省

成都

华阳

四川省

成都市

山西省

阳曲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镇

广东省

番禺

南海

广东省

广州市

河南省

祥符

河南省

开封市

广西省

临桂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

陕西省

咸宁

长安

陕西省

西安市

云南省

昆明

云南省

昆明市

甘肃省

皋兰

甘肃省

兰州市

贵州省

贵筑

贵州省

贵阳市

新疆省

迪化

乌鲁木齐

新疆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台湾省

安平

台湾省台南市安平镇

浙江省

钱塘

仁和

浙江省

杭州市

西藏办事

大臣官邸

拉萨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

福建省

侯官

福建省

福州市

青海办事

大臣官邸

甘肃省

西宁

青海省

西宁市

江苏省

江宁

上元

江苏省

南京市

蒙古行政区

国家分别在库伦、乌里雅苏台、科布多设直辖府级机构。

    与今天(2010年)相比,原来的23个省的省会由原来的县大多升格为城市,其中驻地改变的有吉林省、直隶省、河南省、安徽省、广西省、台湾省等6个省。

    省会变迁分析

    省会是一个省区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一般是由一个省区中最大的城市来担任,但在历史的机遇下,一些新崛起的城市往往会因其优越条件而取而代之。而在上个世纪我国的许多省的省会在各种原因下历经了多次变动。 
    黑龙江:齐齐哈尔→哈尔滨。上世纪初,当齐齐哈尔是省会的时候,哈尔滨还只不过是一个小渔村,和齐齐哈尔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后来这里却成为中东铁路(现滨州线)和南满铁路(现哈大线)的交汇点,加上松花江的航运,成为了黑龙江乃至东北的交通中心,发展可谓迅速。同时由于齐齐哈尔处于黑龙江的西段,区位不佳,因此在1954年,哈尔滨取代齐齐哈尔成为黑龙江的省会。 
    吉林:吉林→长春。吉林省省名即来自于吉林市,在清朝的二百多年里,吉林一直是吉林省的政治军事中心。南满铁路建成之后,得铁路之益的长春在发展上逐渐赶上吉林。伪满时期,长春作为伪满洲国的首都发展更为全面,在吉林省的地位逐渐超过了吉林,加之吉林区位偏东,长春最终在1954年取代吉林成为省会。 
   河北:保定→天津→保定→石家庄。河北的省会变迁可以说是我国最为频繁的,晚清及北洋军阀时期,直隶(河北旧称)的政府办公地点就在保定、天津、北京三地之间频繁变化,直至1935年才最终定保定为河北省会。建国后,由于保定的工业缺陷,交通不足,以及靠近京津等不利因素,因此计划在1954年将省会迁往石家庄。和哈尔滨一样,石家庄是一个村庄出身的,处于交汇点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城市,处于石太线石德线和京汉(京广线长江以北段)铁路交汇点上,有较大的交通优势,并在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选择石家庄。但是受当时经济条件的制约,河北省并没能将省会迁往石家庄。在1958年,天津划归河北管辖,而河北此时正缺一个大城市来支持工业的发展,因此在同年将省会迁往天津。但在1966年因为越南战争,中苏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战争的可能性升高,而天津位于沿海很有可能成为主战场,因此又将省会迁回保定,但迁回没有多久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由于保定的形势比较混乱,又在1968年决定将省会迁至背靠太行山,交通便利,工人阶级队伍坚强的石家庄,至此河北的省会才最终确定了下来。 
     河南:开封→郑州。开封是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城,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如果想在河南找一座能与开封相提并论的城市,也那就只有洛阳。元明清时期,开封虽未建都倒也能牢牢地占住省会的位置,而郑州在清末虽比哈尔滨和石家庄当时的级别高了一些但也不过是一座县城,但后来,它有了和哈尔滨和石家庄同样的历史机遇,平汉铁路和陇海线的相继贯通使这里成为了我国又一个铁路交汇点,郑州成为又一座火车头拉出来的城市。1927年的时候,郑州正式升级为市,此时的郑州已被称为华北大都会。开封的地位在逐渐地被郑州超越。因此在建国后决定将省会迁往郑州,当时河南省的申请迁省会的理由如下“鉴于河南省会在开封市,位置偏于全省东部,指导全省工作多方不便;郑州市则为中原交通枢纽,为全省经济中心,将来发展前景尤大,如省会迁往该市,则对全省工作指导及上下联系均甚便利。”现在的郑州已经是一座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和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 
    江苏:苏州→南京→镇江→南京。江苏省名来源于江宁(南京)与苏州,因此可以看出在历史上江苏这两座城市的地位是不相上下的。南京是六朝古都,而苏州则是清朝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但在1908年沪宁铁路建成后,南京作为临江港口与与铁路的结合点在交通上更胜苏州一筹,在推翻清王朝之后南京更成为了南方革命党人的政治中心。虽然在当时南京没有成为首都但极大地提升了南京的政治影响,所以江苏在1912年将省会定在了南京。等到1927年国民党夺取了政权,南京成为了中华民国的首都,省会自然不宜与首都在一起,于是在1929年迁往了邻近的镇江。建国后,南京丧失了其首都的地位,但其政治,交通、工业地位在江苏还是首屈一指的,因此又重新成了江苏省会。不过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的发展中,南京在经济上已经被苏州抛在了后面,很难说在以后的某个时期苏州不会重新取代南京。 
     安徽:安庆→合肥。安徽省名来自于其历史上的政治中心安庆和经济中心徽州,在安徽建省时直至建国初的二百多年里,安庆一直是安徽的省会。在建国后毛主席考虑到安徽省会的选择时说“合肥好,居皖之中,可为省会”。但这个选择在当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合肥当时不过是一个五万人的小县城,无法与安庆相比拟,但最终合肥还是取代安庆成为安徽省会。这在当时是出于平衡经济发展和经济辐射的考虑,虽然合肥在成为省会之后发展也比较快,但是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人口等其他方面比较,合肥现在在我国的省会城市中都是比较落后的,合肥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省会城市的作用。  
      广西:桂林→南宁→桂林→南宁。由迁移路线可以看出广西的省会之争是桂林与南宁之间的拉锯战。广西的省会本来是桂林,但到清末,因为法国占领越南,南部边防形势严峻,同时桂南经济发达,交通方便,桂林相对偏远并且多山水不利于发展。因此广西很多官员建议将省会迁往南宁,但是被清政府否决。在清灭亡之后又旧事重提,在当时的广西形成了南宁、桂林两个议会,但因为当时主政广西的陆荣廷是南宁人,最终南宁占了上风,省会迁往南宁。到了1936年的抗战前夕,出于安全的考虑,广西又将省会迁回了桂林。等到解放后,出于对广西几大城市发展潜力、枢纽地位、战略等因素的考虑,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1950年将省会定为南宁市。 
    总的来看,我国省会的变化大致有以下的几个原因: 
     第一、 因政权的更替而变化,这是造成省会变迁最直接的因素。新政权往往与原政权有着不同发展思维战略,对原政权的遗留问题往往会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同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因此省会的迁移绝大多数都在政权更替之后的1912年、1950-1954年这样的年份。 
     第二、 安全要求的需要。如广西因边防原因在桂林南宁间迁移省会。 
     第三、 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要求便利的交通和居中的地理位置尤其是位于铁路交汇点的城市如哈尔滨、郑州等。 
    第四、 像南京这样因首都的得与失的因素而造成的省会的失与得。 
    (注:本文不涉及现在不存在的省份与日伪时期的变化。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拥有洛阳、开封两大古都,为什么河南省的省会是郑州呢?
中国两大运气超棒的省会, 依靠交通优势, 迅速发展起来
石家庄至上海实现高铁直达 9月10日开通7小时就到
1954年,为何要把河南省会,从开封迁移到西边的郑州?
总有一种错觉,广西省会是桂林而非南宁,原来还真有历史渊源
总以为广西的首府是桂林,这是错觉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