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黄毛”倾倒忻州人
1475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快餐文化”大行其道,“脱口秀”日益成为一种时尚。人们津津乐道于台湾的《康熙来了》,上海的《东方夜谭》……有一天打开收音机,忽然惊喜地听到,我们忻州也有了说新闻、俗语、讲故事的“脱口秀“节目,而且主播人说的是满口忻州方言――
“二黄毛”倾倒忻州人
今年42岁的张丑云(音)师傅是土生土长的忻州人,几年前下岗后开起了出租车。现在他已经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每天上午10时35分,只要不是在外地跑车,他就一定要把车里收音机的频率调至调频105.7兆赫,准时收听忻州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一档节目《二黄毛有话说》。
    张师傅说自己不知道什么叫“脱口秀”,只是觉着电台里这个满口忻州话的“二黄毛”有时像自己儿时的玩伴,有时又像小时候自家邻居的三叔叔二大爷。赶上这个时段可巧没有乘客,张师傅就会把车停在路边,闭上眼,“二黄毛”纯正的忻州口音在耳边回响,童年、年时的一幕幕便活泼泼地涌上心头――张师傅陶醉了。
    现在忻州市某机关任副局长的侯先生平时与人交流操一口带山东口音的普通话――侯先生的父亲早年在山东当兵,侯先生上高中时父亲转业,才举家迁回故乡忻州。侯先生的儿子今年12岁,在长征路小学读五年级,当然能讲流利的普通话。以前每当星期天看爷爷奶奶的时候,小家伙最发愁的就是与两位老人交流,回到家后不止一次地抱怨爷爷奶奶的忻州话“土得掉渣”。直到有一天在爷爷家的收音机里听到了《二黄毛有话说》,一下子惊奇得比发现了新大陆――原来这“土得掉渣”的忻州话也能上电台啊。听了几回,居然有点上瘾的意思,再去爷爷家,便悄悄地带上了自己的录音机,央求爷爷把一周的《二黄毛有话说》录下来,等星期天去的时候来个“二黄毛总动员”。侯老先生孙子布置的这个“家庭作业”简直是奉若圣旨,每天一到上午10点35分,不管做什么,都要放下手中的活儿打开收音机按下录音键。有时有事要出去,老伴那是千叮咛万嘱咐――做甚不做甚也得先把这“二黄毛”给录下来。自打有了这个“二黄毛”,祖孙关系居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以前礼拜天孙子回来不到万不得已不跟他这个当爷爷的上话。现在了,祖孙俩共同盼着星期天,小侯老侯围着录音机听着“二黄毛”说的“宋丑子”,不时发出开怀的大笑――坐在一边的侯先生看在眼里喜上眉梢:是“二黄毛”才让侯家重新有了天伦之乐啊。
    邹先生老家在浙江台州,来忻州做买卖已有8个年头。在忻州的所有温州人台州人中间,邹先生算不上有钱人,但他在同乡中却享有很高的威望,原因也很简单,邹先生能讲一口地道的忻州话。当新来的同乡要在忻州安营扎寨、要和当地人谈生意做买卖的时候,邹先生从来都是“翻译”角色的不二人选。有人会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浙江人忻州人不会用普通话交流吗?当然,买卖双方确实也能讲几句很生硬的“浙普”或者“忻普”,但我们不要忘记,买卖双方在他们小时候,绝大多数是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的。邹先生忻州方言已然熟稔到这种程度――当别人的意见不置可否的时候,他会下意识地像老忻州一样拖长声调说一声“外(音)――”。当他某一天偶然收听到“二黄毛”以后,立刻如获至宝,见了老乡就推荐,简直就成了这档节目的义务宣传员。邹先生是个有心人,他的用意就是要让他的老乡通过“二黄毛”学习忻州话――一成天起来和忻州人打交道,听不懂忻州话、不会说几句忻州话怎么能行?
为什么是“二黄毛”?
    去年5月份,忻州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星光思谋着新上一档节目。
     今年40周岁的星光本名宋建锐,老家在忻府区的三交镇,生在忻州长在忻州,40年了没有离开过忻州一步。小学中学阶段宋建锐就是学校的文艺骨干,三年艺校毕业后分配至当时的忻纺,也是厂子里首屈一指的节目主持人。2004年5月忻州人民广播电台成立,负责人力邀宋建锐加盟。置身于一个新的更大的平台,宋建锐如鱼得水,播音、主持、策划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每周六、周日由他主播的情感互动类节目“今夜星光灿烂”已经成为忻州台的品牌栏目。
    电台开播一年了,自己主播的栏目也得到了听众的认可,但宋建锐总觉得忻州台作为一个地方台,在贴近听众、突出忻州地方特色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作为一名电台节目主持人,他经常收听其他省市广播电台的节目。四川台和广东台有两档方言节目,上海人民台推出一个虚拟主持人叫“阿毛”,也是用“阿拉上海话”讲述发生在上海百姓身边的事,节目开播七、八年了,收听率一直居高不下。宋建锐就想,能不能用忻州话说忻州的事儿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思考,这档节目的总体构思在宋建锐的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通过虚拟人物,体现地方特色;跨越时空界限,感受古今忻州;回顾民俚乡俗,品味乡土气息;讲民间故事,凝聚浓厚乡情。
     栏目的定位找准了,选一个怎样的虚拟人物作为自己节目的代言人呢?宋建锐苦苦思索。
     宋建锐本人行二,小时候邻里比他大的孩子常常把他堵在胡同口叫他“小二狗”,他还气得不止哭过一回。他又想,早些年老忻州称呼自己的娃娃一般是“二小”、“二毛”、“二狗蛋”……有没有一个能被更大多数的听众接受的名称呢?有一回上“事筵”,一桌子十个人全是童年的玩伴,互相绝不称呼官名,喝到酒酣耳际,宋建锐惊奇地发现10个人中居然有4个“二黄毛”!
     ,就用它了,这个虚拟人物的名字就叫“二黄毛”!
     当年为什么有那么多“二黄毛”呢?宋建锐回去慢慢思谋,居然也总结出一番道理来:这拨儿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早、中期的中年人,小时候大抵营养不良,家里兄弟姐妹又多,当年能吃饱肚子就算不错了,哪里还谈得到什么营养搭配、膳食平衡?所以缺锌缺钙缺维生素ABCDEFG那是肯定的。这一系列的“缺”体现在外貌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脑袋的“黄毛”――现在的女花钱受罪变着法子想把自个儿的头发弄黄,他们哪里会想到他们的父母在童年年时代为了那一头黄发曾揽镜垂泪、黯然神伤?
    虚拟人物“二黄毛”有了,这个“二黄毛”要脱口“秀”些什么呢?宋建锐反复考虑,觉得应该给这个“二黄毛”充分的发挥空间,栏目的名字干脆就叫“二黄毛有话说”。这个“话”可以谈天说地,可以说新闻讲时事,也可以聊家长话里短,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用忻州话“说”发生在忻州的事儿、忻州人关心的事儿,凡是忻州人喜闻乐见的,都可以是“二黄毛”说的内容。
    说是一档节目,其实也就是宋建锐一人在唱独角戏。经过一段时间的案头准备工作,2005年11月30日上午10时35分,“二黄毛有话说”同忻州听众见面了。
方言的魅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忻州人而言,能在电台听到方言节目自然是倍感亲切,收听率直线上升也在情理之中:广播电视媒体而言,收听、收视率从来都是悬在从业人员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于国内一些广播电视台为了提高收听收视率采取的种种非常手段,中央电视台的崔永深恶痛绝,小崔有句名言:“收视率乃万恶之源”。
    从这档节目开播第一天起,宋建锐就时刻提醒自己:这档25分钟的方言节目,充其量只是一种调剂,这就比人们吃腻了白面大米,现在就是给您上点“茭子鱼豆馓馓”。电台播出方言节目,其意绝不在推广方言。
    在做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宋建锐把两本书读得滚瓜烂熟,一本是《忻州俗语志》,一本是《忻州方言志》。忻州俚语、三字格习惯用语、四字成语、农谚、社会谚……一条条细细揣摩,用心体会其中的韵味,有些发音自认为不准,还要向街头遇见的老者讨教。整日浸淫其中,宋建锐自己首先感悟到了忻州方言独特的魅力。尤其是在后来讲《宋丑子的故事》的时候,他发现如果不用忻州话讲忻州的宋丑子,宋丑子,这个被认为是“忻州的阿凡提”的人物,马上就会变得面目苍白、索然无味。
    其实,土著忻州话作为北方方言的一种,保留了许多古人的发音。比如入声字的发音,据说全国现在只有广东的客家话和山西的忻州话等数几种方言里才有,在普通话里你是找不到它的踪影的。作为一种流传了千百年的语言,忻州方言描摹情态穷形尽相,叙事状物准确传神。比如,形容一个人东瞅西看、鬼鬼祟祟,忻州人就说他“三眼六贼”;有人吃东西不顾脸面,就说他“日嘴洼脸”;小孩子走路没个规矩,就说他“巴叉十四”;形容某人弯腰驼背,就说他“龟背蛇腰”;而要比喻一个人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两个动词一叠用,“抠抠掐掐”,就已经给此人盖棺定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脱口秀”节目看似随口道来、侃侃而谈、挥洒自如,其实主持人全面素质的要求是极高的。东方卫视的刘仪伟主持《东方夜谭》,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创意、筹划集体。凤凰卫视有一档《李敖有话说》,李敖何许人这里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二黄毛有话说”全部是直播,有什么口误、疏漏根本就没有补救的机会,主持人综合素质、应变能力的要求不言而喻。
    女主持金铃是“二黄毛”的搭档,她是以一个“80后”、现代年轻人的形象出现的,当然,金铃的播音就是一口纯正的普通话了。节目中,金铃忻州的过去充满了奇,当“二黄毛”谈古论今话忻州的时候,金铃要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当某一个只有忻州人才能理的词汇或者东西从“二黄毛”嘴里说出来的时候,金铃也就该发问了。她还要按照自己这个词汇或东西的理,用普通话把信息传递出去。“二黄毛”与金铃,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二黄毛”还要说什么?
    2月27日上午,直播间外大雪下得正紧,“二黄毛”,不,宋建锐端坐工作台前,又一期“二黄毛有话说”开讲了。 
    因为天降大雪,所以话题就从这雪开始。正月末的雪落到地上不久就会融化,“二黄毛”先绘声绘色地向小金铃讲了忻州方言里两个描述雨雪过后道路泥泞不堪的俗语:“泥丢滑擦”、“跌倒轱拢”――即兴发挥是“二黄毛”的强项,比如正月十五前一期节目,说到沙特因朝觐发生踩踏事件时,“二黄毛”话锋一转,向小金铃回忆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忻州城曾发生过的看焰火踩踏致多人伤亡的事件,末了不忘提醒一句:正月十五快到了,娃娃们看红火可要相跟上大人,千万要注意安全呀……
     这档节目开播以来,不断有热心听众或打电话或找到电台,有的说要给“二黄毛”提供资料,有的说要提着录音机在村子里请老年人录制忻州民间故事,然后把磁带送过来。城郊樊野村一位姓麻的老汉隔几天就会找到电台,当面告诉宋建锐,哪天哪天你哪个字的音发错了,哪天哪天你说的那个东西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还有老家在忻州现在在外地谋生的忻州人,过年回来听了“二黄毛”,专门来到电台说是想买几盘“二黄毛有话说”的光碟带回去,这样就可以时不时感受家乡的气息,一乡愁……
    提起这些热心的听众,宋建锐感慨万千。
    节目播出近百期,“二黄毛”说完了“宋丑子”的故事,什么“秃角卧牛城”啊“三个半头砖”啊赵贵根啊等等老忻州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也讲了不。接下来,“二黄毛”要说些什么呢?
    节目运作一段时间以后,宋建锐觉得现有的内容已经显得很单薄了。他的构思是,下一步可以说说忻州的名人,这里说的名人主要指现在忻州有名的人,比如说,忻州的“老北京”是谁开的?“老年大学”是谁创办的

忻州最早的网民是些谁?当年的挠羊汉现在在干什么?等等。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更宏大的构思:你忻州有“二黄毛”,原平定襄还有谁谁谁哩,代县繁峙五台神池……忻州每一个县市应该都有一个类似于“二黄毛”这样的人物。随着忻州人民广播电台向周边地区的全面覆盖,通过作客直播间、时空联线等手段,定襄的“二黄毛”、神池的“二黄毛”也完全可以用家乡的方言面向听众“有话说”――这是不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忻州版?
  “二黄毛,担水浇葡萄,葡萄架,跌倒了,吓得二黄毛偷跑了――谁说二黄毛偷跑了?这不是来了嘛!”“咚――咚――嚓!”今天“二黄毛”说甚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0周年记忆】广东电台方言播音逸事
【沪语悦读】大百万金和万仰祖
晓军就是应该道歉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 - 关于我们 - ...
阿富根拔穷根蹲羊棚————老一辈的上海记忆
人物阅读素材:你想成为谁,你就能成为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