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奇古砚工艺失传 蔺涛让绛州澄泥砚重放光彩
时间:2009-02-13 12:01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冯铁飞
       如今谈起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山西绛州澄泥砚,就不能不说蔺涛。因为蔺涛是绛州澄泥砚的复苏者,他和父亲用了整整10年的艰苦摸索、研究,终于将失传300多年的工艺挖掘出来。如今的澄泥砚已经享誉海内外,盛名传八方。
    近日,记者慕名采访了这位山西省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之一、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最年轻的副会长蔺涛先生。
传奇古砚工艺失传
    说起山西绛州澄泥砚的历史,蔺涛如数家珍。
    清代《砚小史》云:“澄泥之最上者为鳝鱼黄、黄质黑章名鳝鱼,黄者色若鳝鱼之背,又称鳝肚黄,较细腻发墨,用一匙之水,经旬不涸,一窿之墨,盛暑不干。”其次是绿砂,又叫茶叶末。又次为玫瑰紫、虾头红、朱砂红。澄泥砚之所以呈现不同的颜色,是因为烧制时不同温度所致。而其烧制方法更是独特,据史载,古法制砚,是将一种特制的双层绢袋吊挂于汾河中,历经两三年方能得到澄泥,然后取出澄泥才能烧制。
    绛州澄泥砚,孕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明代达到炉火纯青,跻身中国四大名砚。由于在四大名砚中,澄泥砚是唯一以泥作原料的砚(其他三种砚都是石砚),再加上其优秀的品质,自中唐起,历代皆为贡品,在中国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澄泥砚细腻坚实,形色俱佳,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比肩。然而,这项古老的独特工艺在明末清初就失传了,乾隆皇帝独爱绛州澄泥砚,曾特派最佳砚工试制,从绛州取泥,在江苏制作,最后以失败告终。后来新绛县工艺厂也曾多次试验,依然未果。
澄泥砚起死回生
    为了复苏这门技艺,1986年,蔺涛的父亲,时任新绛县博物馆馆长的蔺永茂决定试制失传已久的绛州澄泥砚,并要求蔺涛参与。而当时的蔺涛刚满18岁,在一所学校任美术老师。听到父亲的决定,蔺涛感到很吃惊,因为要在没有资料、没有样品、没有资金的情况下研制失传几百年的工艺品谈何容易。但父亲一心想恢复中华瑰宝的夙愿和信心打动了蔺涛。为了便于研制,他将工作从县城调到了农村。同时成立了山西省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
    这一步,一走就是10年。这10年里,父子二人为寻找原料,不顾汾河急流险滩,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为学习烧制工艺,他们到处拜师访友;为了摸索烧制技术,蔺涛曾被火烧光了眉毛头发……
    在3000多个日日夜夜中,他们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每次失败他们都要进行总结,光是烧制温度的记录就有四大本。多年实验,几乎用去了家中所有积蓄。但苍天不负有心人,绛州澄泥砚这项久已失传的传统工艺终于在蔺氏父子的努力下重见天日。他们不仅完全恢复了古澄泥砚的烧制水平,还在花色品种和造型上有了突破和创新。
名砚誉满四海
    绛州澄泥砚从问世以来,获得了无数奖项,1994年,绛州澄泥砚获得“94'中国名砚博览会金奖”;2003年,获第14届中国文房四宝行业金奖和“国之宝”称号;2006年,绛州澄泥砚在第18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中被认定为“国之宝——中国十大名砚”;2008年4月,绛州澄泥砚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1月,绛州澄泥砚“箕形梅花砚”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这是世界工艺品的最高荣誉,这也是蔺涛第三次蝉联此项荣誉。
    如今,绛州澄泥砚已成为代表山西的一张文化名片。谈到澄泥砚的发展,蔺涛踌躇满志地说,他要力争把山西省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发展壮大成有规模、有档次的民族文化产业,为国家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澄泥砚制作大师为您解读绛州澄泥砚
山西新绛县:中国唯一陶砚!曾失传300年,被一对父子花10年救回
【西散原创】吴坚作品 | 这方砚,产自中国
【稷山文苑】 走进蔺涛// 裴海涛
题绛州澄泥砚
绛州澄泥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