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程婴故里在忻州
2013-5-12 20:35:03 来源:忻府廉政网 作者:张家祥 郭晓燕 张彦文 | 摄影:侯睿

 

在忻府区这个曾经被称之为新兴、九原、秀容、忻州的热土上,春秋时期赵氏孤儿的传说源远流长,妇孺皆知。救孤文化遗迹数不胜数,星罗棋布。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七贤前赴后继,忠义救孤的壮举让忻州儿女甚为崇敬和自豪,无不为之唏嘘感叹、顶礼膜拜。

有关赵氏孤儿的故事本来众所周知,不再重复。据史料记载,公孙杵臼(今忻府区逯家庄人)与假赵孤死后,程婴得到赏金,安葬了赵家三百余口,带着赵孤向距国都北方七百余里的老家九原(今忻府区)进发。程婴归里的路线是过长治、晋中、太原阳曲县进入忻州,经白马山(今忻府区庄磨)、窝王寨(忻州坡底村)、藏儿洞(忻州辛曲村)、藏孤桥(今忻州古城北门外东侧150米)、程侯山(今忻府区北四十里)、同川沟(原平、定襄、五台交界谷内)、藏孤台(今定襄藏孤台村),翻越系舟山进入盂县到达盂山(今藏山)。经过十五个春秋的藏孤、育孤、抚孤,把赵孤培养成为文武双全之人。长大后,程婴把孤儿的真实身份和赵家冤仇详情告知,伺机找到同乡韩厥(今忻府区韩沟村人)说明真相。

晋景公十八年秋,忠臣司马韩厥在殿堂为赵家申诉冤情,诸位大臣纷纷响应,使景公幡然醒悟,下令为赵氏一门翻案,迎回了赵氏孤儿赵武和程婴,并命韩厥率兵抄杀屠岸贾全家,赵武手刃仇人屠岸贾。

一、有关文献与颂词节录:

近年来诸多专家、学者搜集到了许多关于忻州救孤的史料和诗文。认为在隋唐金宋明清各代的史料中提及的祠墓地名,均与忻州九原冈、九原县、程侯山、云中山、牧马河、滹沱河、白鹤观契合并相互印证。加之,忻州救孤义士公孙杵臼墓祠、程婴墓祠、韩厥墓、七贤庙、阿后庙、碑坊牌楼以及众多遗址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是其它任何地方都难以望其项背。

文献摘要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九回详述了赵氏孤儿的故事,提到晋侯命将程婴与公孙杵臼同葬于今忻府区云中山,谓之“二义冢”。

明成祖《永乐大典》卷之5199十二(先山大图书馆古籍部藏)忻州图载:忻州西部山称云中山,北部山称程侯山,标明程厚士墓在城西九原冈,公孙杵臼墓在城西北的九原冈,韩厥墓在忻州城东南系舟山下。

清光绪六年版《忻州直隶州志》载:金何师常《九原厚士公孙祠记》(节选)

今之九原则古赵氏之田邑。按《祥符图经》引《山海经》云:忻水东历程侯北山下,旧有采金穴,故谓之金山。《隋书》秀容县有程侯山。《九域志》亦载此山乃赵之地也。《礼记》谓: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即此原也。及赵氏既立,得其田邑如故,成室于此,晋君献之与诸大夫发礼以往焉。张老有言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者,武也。承张老叹得斯三者,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疏云:九原,文子家旧葬地也。故以京为原。今定襄之东古陵仍存,或云赵氏之葬于襄陵,乃武之后,非武之先。隋《精道寺碑》云:地三晋,城带九原,卢君窃号之邦,赵武言归之地。迁史笔以南并北代,非此何谓焉?即而公孙杵臼、程婴俱为门下客友,岂有居于异域者乎?迄今九原以公孙为里,而有三社,三十余里各有其祠。父老相传,古之谓长孝不造其寺,其中犹有古冢,以祠荒而迁于附路今未几旬载,以此祠与州南程婴祠,乃九原古双祠也。

清光绪六年版《忻州直隶州志》载:明李谦《七烈士庙记》(节选)

余读迁史至程婴、公孙杵臼之事及左氏纪提弥明、鉏猊之死、灵辄之亡,与韩献子启景公立孤之言,未尝不掩卷而悲,引袂雪涕而泣下不已也。明嘉靖癸未(1523)年秋,余巡郡邑至忻州之九原。夫九原者,晋卿大夫之葬域,赵宣孟之田邑也。《世家》谓:赵孤复立其田邑如故。《枟弓》、《国语》并载: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盖即此地云。余驻马迟徊,询程婴、杵臼、韩厥之诸墓,父老曰:吾郡程侯山乃婴之故村;韩家沟即献子宅里,逯家庄乃公孙之中社,原头(解原)、左城公孙之东西社也。三子者之墓俱在焉。余因命父老导谒之出城南郭门,则酹婴墓,反而出城北门,则酹杵臼墓,又东驰二十里,则酹献子墓,俯而旋宵而永谓,缅怀诸烈士。

清乾隆丁巳科进士崔山业,官至礼部仪制司员外郎(系忻府区曹村人)《续修七贤庙碑记》(节选):

九原七贤庙,吾郡古迹之巨者,兴废之由载在《州志》,乾隆癸巳,北关士民始聚金而拓大之,郡人交城司铎卢君详哉其言之矣。越岁甲午,续得百余金,司事者复踵前事,缺者完之,朴者严之,而庙之制始备,庙祀七人而赵盾与焉,盖六人皆以赵氏显,事不忘主,故并祀之。且为法是恶盾固不害为贤也。鉏猊、提弥明、灵辄事隶赵盾,韩厥、公孙杵臼、程婴事隶赵武,盾事固无可疑者。《左氏》载:同、括之死谗由庄姬,顾余尝疑之,景公既信馋言而族诛赵氏,岂能复有赵武者?从姬氏入公宫而畜之?此于理殊不可信。《史记》则以事由屠岸贾缕述之甚详备,而景公不与闻焉,意衅起姬氏,公所欲杀止于同、括,而屠岸贾乘之,遂至诛灭赵家乎?《左氏》重杀大夫故依经为传,而以公杀为名,司马氏序赵系家故详其究竟,如此事固两存而不相悖也。《枟弓》称:“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则斯地为赵氏邑无疑,韩厥、杵臼、程婴里居邱垅,至今犹有存者,其为九原人亦无疑。考成景时晋都在绛,绛去九原七百余里,两人者谋始于绛而远匿于九原,此事理之可信者也。“下宫之难”祸基赵盾而九原盾之食邑也,则祀三人因而祀赵盾,亦宜也;盾固良大夫而其不死,则由于鉏猊、提弥明、灵辄,故祀赵盾则不得不并祀三人,亦宜也。

《程婴故里考》一文出自寇登峰之《文本》(系作文一类)从《文本》内容析,其人系民国初年人,何方人待考?文本系手写墨本,全文如下:

程婴以赵氏之乱,而与于难。后世仰望高风,建祠立碣,不一其地。而故里所在,亦遂生疑窦焉。或者曰:今之绛州,有程婴遗迹,绛州即春秋晋之新绛也。或者曰:盂邑有藏孤山,上建巍然古庙祠,程婴于其中,则婴当盂人也。《山堂肆考》曰:程侯山,忻州北四十里,一名金山,婴匿赵孤于此,故名山为程侯,则婴必忻人。又载西北七里有村曰逯家庄,建二义祠,志婴杵故事。忻南部有阿后庙,程婴妻也,碑志颇详。深沟村有七贤祠。忻之文庙内,亦有忠义祠,而祀七贤焉。忻北部有碑坊曰:程婴故里,又曰七贤古道,又曰藏孤桥,谓婴即忻郡之南郭也。忻西南百许步原上有程婴墓,今有存焉,参互考之,窃谓忻南郭为婴之故里,有足信者,何则,藏孤不一其地,当时之事势使然也。祠堂之不一其地,后世之尊亲宜然也。婴之在忻不独遗迹最多,而且有故里之碑坊,又不独碑坊可恃,而且有纪念之墓址,所谓天下贤士大夫,生为天下士,死为故乡鬼也。河阳归葬,昌黎生感,自齐葬鲁,孟子有然。程婴之故里在忻于斯为据。

明万历《忻州志》载:程婴厚士墓就在治西的九原冈上,别无他处,与《礼记、枟弓篇》“九原墓群”相吻合。

清光绪六年《忻州直隶州志》载:晋卿献子厥墓,在治南十五里韩岩村,今有韩家沟其故里也。

北宋全国地理总志《元丰九域志》载:程侯山赵地。北宋《山海经》十四卷载:忻水东历程侯山北下,旧有采金穴,故谓之金山。

明万历彭大翼《山堂肆考》载:程侯山在山西忻州,程婴匿孤于此。

当代晋国史学家原侯马市政协主席景元祥著《晋与三晋故事》载:春秋时晋国义士程婴、公孙杵臼墓在忻县西北云中山下。

1984年10月忻州市人民政府内部资料《忻州市地名录·古墓》载:韩厥墓在豆罗乡韩沟西二里处,墓地南北长15米,东西宽10米;墓冢南北直径5米,东西2.6米,高1米,墓前有古碑一通,题铭:晋卿上大夫韩献子墓,落款:大清乾隆四十年岁次丙申仲秋。墓旁有“忻定县人民委员会,1959年12月20日立“的保护标志。

2008年山西人民出版社由忻州市学者张云平著《击鼓传馨》载:仅在原平、定襄、五台接壤的同川沟谷中,就有春秋战国时期程婴救孤路经的露头山、三槐山,有纪念公孙杵臼的善护山。

南宋学者刘子翬,福建武夷山人《屏山集》载:

《程婴墓》

停车苍莽认孤坟,烈烈英标尚想存。

已脱遗孤安赵氏,更轻一死报公孙。

荒林雀躁风常急,古道人稀日自昏。

惆怅九原如可作,欲凭楚些为招魂。

明万历代州人,癸丑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三关兵备使张凤羾《忻州直隶州志》艺文上载:

《程厚士墓》

可托六尺孤,乘风来此顾。

酹君一杯酒,千古欲同墓。

明嘉靖二年,山西佥事李濂《忻州直隶州志》艺文上载:

《程婴赞》

膺孤文葆我其彰之,真孤岩谷我其藏之。

越十五年赵宗复竟,慷慨长辞下报宣孟。

明正德忻州人,辛未科进士,官至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党承志《忻州直隶州志》艺文上载:

《金山绿洞》

金山亦复号程侯,山脉云中接上游。

程为藏孤名不朽,金绿采矿洞还留。

云去恒岳连天去,水绕滹沱入海流。

遥望一联烟雾里,不胜清思费吟讴。

明代学者祝灏瞻仰程厚士祠即兴作词,曾勒石于南关程厚士祠,迄今保存在《忻州志·艺文》集。

《程厚士祠》

血刃纵横遍下宫,主家噍类一朝空。

临危独任存孤责,后死徐图敌忾功。

慷慨诀言明素志,寂寥遗像凛英风。

玳簪玉剑当时客,殉义忘身孰与同。

清康熙庚辰科进士,江南盱眙县知县忻州人士杨述游程侯山,曾勒石于此。

《程侯山》

仗义亭亭立赵封,非徒慷慨就从容。

当年了却存孤业,化作西来第一峰。

明浙江余姚人,万历二十九年升任忻州知州杨维岳游九原冈,曾勒石忻州西门。

连天夭矫走龙虬,远势平舌十二楼。

赵晋风流销百战,程孙侠骨自千秋。

霜寒榆柳人烟溟,春涨滹沱宇宙浮。

翘首清凉看不尽,待骖白鹤过山头。

明清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大师傅山为忻州逯家庄忠烈祠题楹联:

打开生死路,生也在赵,死也在赵;

识破难易关,难亦存孤,易亦存孤。

 

二、遗址

(一)治所地名辨析:从东汉建安二十年到北魏永兴二年近200年的岁月中,忻州一直称九原而建置。清光绪六年《忻州直隶州志》载:九原冈在州西南,东接城垣,冈势逶迤,其冈有九,故名九原。元好问《天庆观重建功德记》云:吾州跨西冈而城,而冈占城之半,是为九龙之原。

金何师常《九原厚士公孙祠记》中亦说明九原曾为晋卿大夫赵家的庄园和墓地,叙述九原为卢君窃号之邦,赵氏言归之地,韩厥、杵臼、程婴里居邱垅,至今犹有存者其为九原人无疑。原文不再重复。

明成祖《永乐大典》忻州图载:忻州城西部群山统称为云中山,北部山称程侯山,南部山为白马山,程婴葬于城西南九原冈,公孙杵白葬于城西北的九原冈,韩厥葬于城南位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挖掘程婴故里诚信文化的人
【记住乡愁】忠义千秋
“赵氏孤儿”和地名
【头条】程婴故里话诚信
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
程婴(春秋时晋国义士,义救赵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