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文化大融合和中原汉人大发展

中国历上第二次民族文化大融合和中原汉人大发展

(2009-08-04 17:38:50)

中国历上第二次民族文化大融合和中原汉人大发展

汉族源流之十三

自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开始魏、蜀、吴三国鼎立,至581年杨坚统一北方建立隋朝,在这360余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正是中国历上发生第二次民族文化大融合时期。

这个时期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曹魏和西晋两个汉人政权之后,出现了匈奴、鲜卑、氐、羌、羯等五个少数民族上层所建的十六国政权,随后由鲜卑拓跋氏统一的北魏,及继之而起的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等少数民族上层所建地方政权。

无论是进入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建立地方政权的少数民族上层,还是迁居中原的少数民族,他们大多摒弃了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文化,接受汉人先进、稳定的农耕生产方式,学习汉人的传统文化和礼仪习俗,他们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民族文化大融合中,将自身充满活力的优秀民族文化,注入到中原汉人汉文化之中,从而让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再次成为汉人汉文化源源吸取、融合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壮大的民族文化大熔炉。

一、曹魏政权下中原汉人和北方民族的交融

曹魏占有淮河以北辽阔的中国北方,是魏、吴、蜀三国中势力最强、辖地最广的地方政权,并在西域设置长府辖治当地民族。曹魏境内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乌桓、氐、羌、羯、卢水胡和丁零等。这些少数民族一般都同族聚居,也有进入汉区、与汉人杂居的,其中以鲜卑、乌桓和匈奴较为强大,与曹魏政权的关系也较多。

1、曹魏汉人和鲜卑的融合

自东汉驱逐和平定匈奴以来,鲜卑就占据匈奴故地、吸收匈奴遗民,成为北方地区比较强大、尚不统一的民族。汉末鲜卑众部中形成了三个比较大的集团:云中、雁门一带称作檀石槐后裔的步度根集团,高柳(今山西阳高县)以东称作小种鲜卑的轲比能集团,辽西、右北平、渔阳一带的原东部大人弥加、索利所领集团。

曹魏政权对鲜卑各部采取了羁縻怀柔的安抚政策,设立护鲜卑校尉来管理他们。双方往来主要是册封、朝贡、颁赐和互市等和平方式,也发生过一些矛盾和冲突。在太和二年至青龙元年(228-233)期间,轲比能统一漠南地区,兼并东部大人所领各部及步度根部,使“云中、五原以东抵水,皆为鲜卑庭。”

但是轲比能死后,鲜卑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兴起,并且不断南迁。后来鲜卑慕容部入居辽西,从司马懿征战有功,被封为率义王。东部鲜卑内附曹魏,设置昌黎县安居之。久而久之,曹魏政权下的鲜卑大多在内附的名义下逐渐融合于汉人。

2、曹魏汉人和乌桓的融合

乌桓是中国古代的北方民族,属于东胡的一支。汉初为匈奴所败,部分乌桓退至乌桓山(今内蒙古大兴安山脉南端),因地而名。汉朝时乌桓逐渐迁至辽东、辽西、右北平、渔职、广阳、上谷、代郡、雁门、太原、朔方等地。他们不仅分布在北边诸郡,还参与了公孙康、袁绍、曹操等人之间的争斗。

建安十二年(107),为安定北方、彻底消灭袁绍残余势力,曹操北征乌桓,大破乌桓于白狼山,乌桓及汉民降者20余万。曹操迁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降者,选其壮健者为骑兵,曹操的三郡乌桓骑兵,当时被誉为“天下名骑。”

曹操破乌桓后,乌桓势力日渐衰弱。他们中的一部分随着鲜卑的强大,而融入到鲜卑或其他民族中,一部分却因久与汉人杂居,学习和接受了汉文化,从而融合于汉人之中。

3、曹魏汉人和匈奴的融合

匈奴是周秦以来活跃在中国北方,自陇西至辽东广袤地区上的游牧民族。《记·匈奴传》认为:“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这反映了匈奴和华夏之间悠久的渊源关系,秦末汉初之际,匈奴北败丁灵、西驱大月氏,又灭东胡、南下河套,与汉人郡县相连。汉始从高祖到武帝初,一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曾四次以宗室女嫁匈奴单于。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汉人和匈奴间的交融。

汉武帝于元朔二年(前127)、元狩二年(121)和元狩四年(前119),对匈奴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出击,留在漠南的匈奴大部接受定居农耕生产,学习先进的汉人礼仪文化,原先匈奴的牧场变成了良田,这里匈奴逐步融合于汉人之中。

曹魏时的匈奴主要是指居于北边诸郡的南匈奴。汉献帝时呼厨泉为匈奴单于,曹操以怀柔和武力相结合,使“单于恭顺,名王稽颡,部曲服事供职,同于编户。”但在黄巾起义后,匈奴和起义军联合攻略赵、魏地,与曹操战于陈留等地。蔡文姬就是在当时被“胡骑所获,”成为南匈奴左贤王的妻子,直至建安十二年(207),才由曹操遣使以金赎回归汉。

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留呼厨泉于邺城,以匈奴久居内陆,人口繁衍,将其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左部万余落,居故兹氏县(今山西临汾市南);右部六千余落,居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南部三千余落,居蒲子县(今山西蒲县);北部四千余落,居新兴县(今山西忻县);中部六千余落,居大陵县(今山西文水县东北)。各部除了择匈奴贵族为帅之外,另选汉人为司马;魏末,又将帅改为都尉。于是这批3万余落的匈奴,也就逐渐融合于汉人之中了。

二、两晋十六国中原汉人和北方民族的交融

魏元帝咸熙二年(265),司马炎废魏,建立晋朝,建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末被旧史称作“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建立起16个以少数民族上层为主的地方政权,我们将之与迁都建康(今南京)的东晋一起,称为两晋十六国。

1、西晋汉人和匈奴的融合

晋武帝为了增加北方人口,安排匈奴到塞内居住。司马炎即位就有塞外匈奴2万余户内附,散居于平阳、西河、太原等地。

按《晋书·匈奴传》和《资治通鉴·晋纪》等史书的记载,仅晋武帝太康年间,较大规模的匈奴内附有:太康五年(284)胡大阿原率部29300余人内附,居西河;六年(285)参离率部4000余人内附;七年(286)胡多大博和萎莎等各率种落10万人内附,居雍州;八年(287)匈奴都督大豆得一育鞠等率种落11500人内附;十年(289)匈奴奚柯男女10万人内附。这反映了太康时匈奴内附情况之一斑。

晋武帝安排匈奴到塞内定居,让他们从事农耕生产,学习汉人传统礼仪和儒家文化,通过学习接受汉文化,逐步融合于汉人汉文化。内附匈奴也不断在生产生活上与汉人接近,他们与汉人密切交往、相互通婚,不少匈奴还通过说汉话、学汉字、习汉礼,跻身于汉人士大夫之列。

如匈奴贵族屠各氏改为汉姓刘,呼衍、卜、兰、乔四家匈奴贵族,为刘姓辅佐。建立前赵的匈奴刘渊,师事上党名儒崔游,习《诗》《易》《书》三经,尤好《春秋左传》和《孙子兵法》,诸子百家和《史记》《汉书》无不综览。反映出有些匈奴贵族的汉文化水平已与汉人士族无异。一般匈奴也与汉人朝夕相处、难分你我,甚至和汉人融为同族了。

西晋在灭魏之初,包括蜀汉,共得户籍94万余,人口537万余。咸熙五年(279)冬发兵灭吴,次年吴亡。结束三国鼎立实现统一的西晋,囊括三国全部户籍还不过146万余,人口不过767万。可是仅仅过了一年,便有户籍245·98万余,人口1616·38万余,这里除了当时实行招集流亡、限止佃客等措施外,还应该有少数民族内附融入汉人的因素才对。

2、后赵汉人和羯人的融合

分布在太行山以南上党武乡一带的羯人,高鼻、深目、多须。有人说他们是匈奴的一支,也有的认为他们源于小月氏。羯人信奉胡天,虽用汉姓,却用羯名,如后赵建国者石勒的父亲,姓名却为周曷朱。羯人大多受汉人地主奴役,与汉人穷苦农民感情相通,所以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严惩贪官、奖励清廉、督促农桑,以缓和汉人农民的反抗;重视汉人的低级士族,仇视汉人高级士族;提倡经学和佛学,让汉人和羯人能在事佛的基础上,消除民族文化间的矛盾。

石勒于大兴二年(319)据有淮河以北至幽州、西起陇、东到海的广大地区称赵王,史称后赵,以与匈奴刘渊所建前赵相区别。石勒的后赵政权任用汉人、注意吸收汉文化,实行胡汉分治,“号胡为国人,”立“讳胡之律;”郡治内史以治汉人,“不得侮易衣冠华族。”这些措施既有利于羯人的封建化,也有利于中原社会的稳定发展。石勒所建的后赵称羯人为国人,严禁汉人蔑称他们为胡人。

国人实际上有权欺压汉人,但禁止国人欺压汉人士族。这对当时中原地区正在发生激烈的民族矛盾和文化碰撞的情况下,是有助于推动和促进人口较少、经济文化较落后的羯人,在强势的汉人汉文化的包围和影响下,通过学习接受汉人汉文化,逐步融合于汉人汉文化,自然而然地成为汉人汉文化发展壮大的一个源头。

石勒死后,羯汉民族矛盾、农民起义、士兵反戈纠缠在一起。尤其是永和五年(349),继立者的权位之争,不仅使“高鼻多须滥死者半,”而且还发生了欲驱逐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的事件。这虽然是逆永嘉以来,边地各民族向中原迁移潮流而动的行为,但它导致了中原地区政权,被兴起于北方的鲜卑慕容氏所取代,加速了大批羯人的融入汉人、匈奴和其他民族的过程。

3、前燕汉人和鲜卑慕容部的融合

曹魏初,鲜卑慕容部已迁居辽西,慕容莫护随从司马懿征讨公孙渊有功,被封为率义王。晋武帝时,拜慕容廆为鲜卑都督,鲜卑慕容部仰慕华夏之风,进一步发展与汉人汉文化的交融。当时大批中原汉人徙迁辽西,慕容廆借机扩土,设侨县安置汉人,分别以冀州人为冀阳郡,豫州人为成周郡,青州人为营丘,并州人为唐国郡。至“二京倾复,幽冀沦陷”之时,慕容廆“刑政修明,虚怀引纳,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廆乃立郡以统流人。”“廆览政之暇,视临听之,于是路有颂声,礼让兴矣。”

据《晋书·慕容廆载记》所叙,慕容廆注重推举贤才,委以庶政,既说明慕容廆之兴与学习汉文化、吸纳汉人士族的关系,也反映鲜卑慕容部的汉文化程度之高。大批汉人流民和士族来到辽河流域,使慕容廆得以一方面注力于发展农桑,一方面起用诸如斐嶷等汉人士族,建成完全汉化了的鲜卑地方政权。

东晋咸和八年(333),慕容廆死,子慕容韹继立,咸康三年(337),自称燕王。在慕容韹当政的15年中,鲜卑慕容部打败北面的鲜卑宇文部,“开地千余里,徙其部人五万余落于昌黎。”又打败居于幽州的鲜卑段辽部,获“其部众以归。”紧接着又“南摧强赵,东灭句丽,开境三千,户增十万。”然后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与黄河流域中原的前秦、长江流域江南的东晋,再次形成鼎立局面。其子慕容俊继位又将都城迁至蓟(今北京市西南),疆域的南境抵达黄河北岸。慕容俊自豪地对东晋使臣说:你回去告诉你的皇帝,我因被中国人推戴,也已经成为皇帝了。可见,鲜卑慕容部已经从传统的文化、民族和心理上,认同并融入于汉人汉文化了。

4、前秦汉人和氐人等族的融合

魏晋时生活在今陕西咸阳以西至扶风一带的氐人,已经学习和接受了汉文化,他们说汉话、姓汉姓。氐人首领苻洪13岁从师读书,其子苻健永和七年(351),即天王、大单于位,建都长安,国号大秦。苻健修尚儒学、优礼耆老,薄赋税、卑宫室,留心政事,“秦、雍夷夏皆附之。”升平元年(357),苻坚登位后,同样信用汉人士族,委以重任,推行“圣君贤相”的治国之道,黄河中下游流域的汉人汉文化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政治条件。

苻坚基于“夷狄应和”的统治策略,对优抚归顺或投降的少数民族上层,实行“服而赦之”的政策,这就缓和了氐人和鲜卑、乌桓等族的关系。苻坚多次将其他民族迁移至关中分地而置,却把氐人分散到各地方去镇守。虽然这种政策加强了前秦对各民族的控制,为苻坚统一北方创造了条件,但却形成了“鲜卑、羌、羯布诸畿,旧人族类斥徙遐方”的局面,削弱了氐人在关中的统治力量,出现了“远徙种人留鲜卑,一旦缓急当语谁”的局面。

所以,太和八年(383),苻坚自恃“强兵百万,资仗如山,”悉发诸州兵进攻东晋,双方战于淝水,前秦大败之后,不仅让溃退途中的秦兵闻风声鹤唳,“自相踩藉而死者,蔽野塞川。”而且使前秦本来就不太稳固的、北方统一的局面很快瓦解。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汉人汉文化,继续在与氐人等各民族的纷争、融合中发展壮大。

5、后秦汉人和羌人的融合

在历史上中国,羌人与氐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学界多认为氐、羌本属同源异支,春秋战国始有以氐为族称的,但仍以氐羌并提。前秦氐人政权崩裂后,北方又出现了许多民族地方政权竞立的局面。淝水之战后太元九年(384),羌人姚苌于渭北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地据今陕西、甘肃、河南等地,以长安为都,即皇帝位,国号大秦,史称后秦。

姚苌之父姚弋仲,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县西)羌人,自称护是西羌校尉。东晋永和七年(351),拜姚弋仲为使持节、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单于,封高陵郡公。这反映后秦羌人与东晋关系之密,以及他们汉文化程度之高。

姚苌于提倡儒学,在长安设律学、选贤任能、重用汉人。太元十八年苌卒,子姚兴继立。姚兴执政时期,同样注重发展农耕经济和和汉文化的发展。义熙十三年(417),为东晋太尉刘裕所灭。

西晋十六国时期的民族文化大融合,使进入中原的羌人和匈奴、鲜卑、羯人、氐人等族一样散居各地,绝大多数的羌人在中原转入农耕经济,学习和接受汉文化,逐步融合于汉人。但也有一部分羌人则向着更西、更南方向迁移,如公元4世纪末今青海地区的吐谷浑境内仍有部分羌人,后来他们就融合于吐番、汉人之中;还有部分羌人却与其他民族一起融合为今日的土族。向南迁移的有些羌人,后来逐渐演衍为羌、彝、白、纳西、景颇、傈僳、阿昌、拉祜、普米、独龙等今日西南少数民族。

三、北朝鲜卑政权下汉人和北方民族的融合

这里的北朝指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再度统一,后经分裂为东魏、西魏,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至北周灭北齐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前的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北朝发生的民族文化大融合,远比两晋十六国时期的规模更大。

北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北魏政权下鲜卑和汉人的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淝水之战后,北方的鲜卑、匈奴、乌桓等少数民族虽说已与汉人杂居在一起,他们学习和接受了汉文化,有的甚至还改用了汉姓,但仍有着自己的民族意识,在本族人的召唤下能聚族而起。特别是还存在着不同民族的民族歧视。如太平真君十二年(451),北魏太武帝攻打南朝刘宋的盱眙(今属江苏省),派丁零和胡攻城的东北面的,让氐和羌攻城的南面,反映了北魏鲜卑政权下丁零、胡、氐、羌等族的地位低下以及对他们的歧视。

按《魏书·帝纪》所说,黄帝少子昌意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此号称鲜卑,其后代随畜牧迁徙,以射猎为业。这反鲜卑与汉人汉文化之间密切的渊源关系。鲜卑拓跋部原来活动在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东汉年间逐步南迁,居于河套北部的匈奴故地。魏孝文帝拓跋宏时实行改革,迁都洛阳、将大批鲜卑贵族迁到中原,禁止鲜卑人穿胡服、在朝廷说鲜卑话,提倡鲜卑人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魏孝文帝的改革使汉人汉文化地位显著提高,加速了鲜卑等北方民族和汉人的交融,北朝鲜卑等北方民族和汉人的交融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1、第一个时期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

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鲜卑对北方各族人民的掳化,是黄河流域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主要表现,也是当时进入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融合于汉人汉文化之外的一种民族文化交融。透过《魏书》的记载看,鲜卑对北方民族的掳化有如:魏道武帝登国五年(390),破高车、袁纥部,获生口、马牛羊20余万;天兴元年(398),徙山东六州民吏及鲜卑等杂夷36万、百工伎人10余万到平城及畿内;二年(399),徙山东六州二十二郡豪门吏民2千家到平城、破高车等30余部掳获17万余口;五年(402)掳获匈奴残部徙居平城;魏明元帝神瑞元年(414),河西匈奴1万余家降附;二年(415)河西胡人1万余户来附。

一批又一批的北方各族人民,被大量地掳到平城和畿内,他们不得不接受鲜卑和鲜卑文化的影响,日久天长的朝夕相处,这些北方各族人民逐渐鲜卑化、或者就干脆融合为鲜卑人了。被尊为北齐神武帝的高欢,其曾祖高湖降魏,祖父高谧获罪被贬迁到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到高欢时却已是全家鲜卑化了。

2、第二个时期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

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率文武百官及鲜卑兵20万,连同家属奴婢不下100万人迁都洛阳。之后,北魏鲜卑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留在平城和六镇,一部分迁往洛阳。孝文帝强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穿戴汉人服饰、说汉语正音、改姓汉姓,要他们生前自称是洛阳人,死后葬在邙山,同时还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这批迁到洛阳的鲜卑迅速汉化,到后来六镇内迁时,他们已大体上完成了汉化。

孝文帝将帝姓改为元氏,皇族九姓中的拓跋氏改为长孙氏、达奚氏改为奚氏、纥骨氏改为胡氏、普氏改为周氏、伊娄氏改为伊氏、丘敦氏改为丘氏、侯氏改为亥氏、乙旃氏改为叔孙氏、车焜氏改为车氏。元氏和皇族九姓之间不得通婚。按《魏书·官司氏》所说,当时鲜卑贵族改汉姓的在百数以上,其中以穆、陆、贺、刘、楼、于、嵇、尉等八姓最贵。汉人士族中的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四姓为高姓,与鲜卑八姓的地位相等。

为了推动鲜卑与汉人间的通婚,孝文帝除了自己娶卢、崔、郑、王和陇西李氏之女入宫之外,还令六个兄弟分别娶汉人高门士族女为正妃,原先的鲜卑正妃降为侧室。在孝文帝的大力推行下,鲜卑皇族和汉人高门士族的通婚,自然影响到普通鲜卑和平常汉人间的婚姻,使本来在人数上大大少于汉人的洛阳鲜卑,很快通过婚配进一步与中原汉人融为一体了。

3、第三个时期六镇流民进入内陆

先初鲜卑拓跋部设立了武川(今内蒙古武川)、抚冥(今内蒙古四王子旗)、怀朔(今内蒙古固阳)、怀荒(今河北张北县)、柔玄(今内蒙古兴和县)、沃野(今内蒙古五原)等六镇,是为了防御北方民族柔然对平城的侵扰。镇守的将领和军官大多为鲜卑贵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这里的镇兵们常受将官的欺压奴役和扣克粮饷,正光四年(523),驻守怀荒镇的士兵因不堪忍受而起义,诸镇士兵和汉人纷纷响应,于是号称百万之众的六镇人民趁机大量迁流内陆。

实际上,这应是魏孝文帝率鲜卑官兵、家属大规模南迁洛阳后的,第二次鲜卑人大规模南迁。不过,在这次大规模南迁的鲜卑六镇士兵中,大部分是原先被鲜卑拓跋部掳获的北方各族人民。起义失败后,鲜卑六镇士兵被安置在冀(治所今河北冀县)、定(治所今河北定县)、瀛(治所今河北河间)三州,他们很快就融合在当地汉人汉文化之中了。至隋朝统一北方时,这些鲜卑六镇流民已完全成为当地汉人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汉文化的双向互动
五胡乱华时代胡人都是什么结局,其实只有两条出路
五胡乱华后的五个胡人民族都建立过什么政权,其最终结局是什么?
民族歧视对胡人汉化之影响
概述东晋历史(五胡十六国),一场汉人历史的浩劫
五胡乱华是哪五个民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