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文化大融合和中原汉人汉文化发展
(2010-02-04 17:33:08)
转载▼
标签: 历史
汉文化
汉人
契丹
沙陀
蒙古
文化
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文化大融合和中原汉人的发展
汉族源流之十七
公元907年,多民族统一的唐朝封建中央政权崩溃,汉人再次步入始于五代十国,历经宋朝中原汉人与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竞立纷争,止于1368年以蒙古为主的元朝多民族封建中央政权的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文化大融合时期,也是历史上汉人汉文化又一次大规模发展壮大的时期。
一、五代进入中原少数民族与汉人汉文化的交融
唐朝多民族封建中央政权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的更叠。五代中除了后梁和后周的开国君主朱全忠、郭威是汉人之外,建立后唐的李存勖、后汉的刘知远都是突厥中的沙陀人,建立后晋的石敬塘,则是突厥中的“西夷。”
1、五代时期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
朱全忠于907年统一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建都汴州,改称开封,即皇帝位,国号梁,史称后梁。但是,当时在其北方有坐拥河东、晋阳一带的沙陀李存勖,在幽州地区是汉人刘仁恭,而以潢河(今西辽河)流域为中心的,则是初步拥有东北的契丹耶律阿保机。其中以沙陀李存勖的势力和威胁最大。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洛阳自立为帝,是为后唐。后唐代后梁而立,标志着突厥的势力进入中原政治舞台。按《旧五代史·唐庄宗纪二》所说,李存勖除了数量众多的突厥骑兵为嫡系外,还有大量西北和东北的少数民族部队:“奚、契丹、室韦、吐浑之众十余万。” 所以沙陀突厥李存勖入主中原,直接引起西北和东北的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
其实,早在后梁军队中也已有了大批“深目虬须,貌如沙陀”的少数民族士兵,迁入中原内陆的少数民族人民就更多了。后唐沙陀政权则对迁入中原的“诸色人,”在买卖房屋和盖房、住房等方面均给予正式承认,这表明五代时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在生活地位上应是和汉人平等的。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和汉人共同生活,对他们学习汉人汉文化、融入汉人汉文化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2、五代时期称霸中原的契丹
契丹源于历史上中国的古代民族东胡,系鲜卑的一支,北魏时始见于史籍。他们活动在潢河(今西辽河)和土河(今老哈河)一带,东接高丽、西邻奚,北连靺鞨、室韦,南至营州(今辽宁朝阳)。唐朝时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天佑四年(907),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并与五代时中原各族的封建王朝峙立争斗。
后晋天福元年(936),耶律德光率兵五万骑,“自武谷(今山西代县南)而南,”扶持石敬瑭为为帝。石敬瑭则割幽、蓟等十六州给契丹,岁输帛三十万匹,“事契丹甚谨,奉表称臣,谓契丹主为父皇帝。”从此,契丹开始称霸中原。
乾佑元年(948),沙陀突厥刘知远在晋阳即后汉皇帝位,他“杀契丹监军,”迫使耶律德光北撒。广顺元年(951),汉人郭威建立后周,整顿纲纪、革弊兴利,使中原出现转向统一的趋势。
显德二年(955)后周世宗柴荣,先派军民疏浚胡卢河(即衡漳水,今河北深、冀二县间),继而募兵驻守,契丹自是无力再轻易渡河南进。显德六年(959),率师北上,夺取被契丹所占部分县地。契丹只得自叹“此本汉地,今以还汉,又何惜耶!”
3、五代时期中原少数民族融入汉人汉文化
在907—960年的五代更叠时期,无论是汉人建立的后梁、后周,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后唐、后晋、后汉,实际上都是由汉人上层和少数民族贵族联合统治的封建王朝。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后唐、后晋、后汉,都是仿照中原汉人传统模式,学习并接受汉人汉文化的封建王朝。如沙陀人李存勖建立的后唐,宣称:“前王之令典,为历代之通规。”后晋的石敬塘也明白下诏:“朝廷之制今古相沿,”从而确定“用唐礼乐。”刘知远更是因为极力推崇汉朝,故立其所建的“国号为大汉。”
后唐、后晋、后汉的沙陀皇帝,都在他们的统治阶层中,大量吸收汉人地主、官僚和士人参政,任用汉人上层出身的各级官员。《新五代史》载入的后唐所任147名官员中,汉人占90名、少数民族10名。在后晋任用的85名官员中,汉人占73名、少数民族6名、不明族别的6名。后汉所任39名官员中,汉人占33名、少数民族3名、不明族别3名。这样的封建统治阶层,必然在客观上积极推动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学习和接受汉人汉文化,为少数民族融合于汉人汉文化起到促进作用。
五代时在中原称帝的沙陀皇帝,所册立的后妃大部分都是汉人。这就是公开鼓励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和汉人在血统上、血缘上实现融合。至于各级官员和百姓之间,不分民族的互相通婚,更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尤其是,沙陀皇帝还与汉人和其他民族之间,通过收养子、养女结成政治集团。如李存勖收养的汉人义子不下百人。这种义养的目的在沙陀来讲,是为了要汉人或其他民族效忠皇帝,但却也在客观上推动和加快了少数民族,学习接受并融入汉人汉文化的进程。这也呈现了五代时期,中原地区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宋代中原汉人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的交融
公元(960)年,也就是后周的显德七年,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建宋朝代周,史称北宋;建炎元年(1127)宋高宗赵构南渡,迁都临安(今杭州),被称为南宋。至元十六年(1279),以蒙古人为主建立的元朝灭宋。宋朝历时319年。
有的历史学家曾经认为,宋朝乃是历史上中国受外族侵犯较多的软弱王朝。其实,有宋一代,汉人汉文化面临强盛崛起的北方和西部民族,宋朝不仅与势如疾风暴雨的北方和西部游牧民族文化,作顽强坚毅地抗拒和争斗,而且还不断四出开拓和传播了汉人汉文化。北宋中原地区汉人汉文化,更是与进入中原的北方和西部少数民族密切往来、频繁交融,在吸引和凝聚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使一批又一批来到中原的少数民族,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汉人汉文化,从而逐步融合于汉人汉文化。
1、契丹与中原汉人汉文化的交融
北宋初年,宋太祖、宋太宗基本完成了对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统一,对于燕云十六州等北方边地,则采取了“敦信保境”的政策。开宝七年(974),宋遣使者至辽,使契丹“通好于宋,无妄兴师。”当时辽朝皇族也无力南扩,并且积极学习汉文化、大力引进汉人封建礼仪制度,所以中原汉人汉文化以各种形式屡屡传入契丹地区。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宋、辽统治者在军事上实力均衡、政治上互相妥协基础上签订了澶渊之盟,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双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原地区的汉人和契丹人得到近百年之久的“休养生息。”燕云地区也在大规模经营农耕经济的推动下,汉人汉文化和契丹的经济文化,都得到较快的稳步发展。
耶律德光想建立幽蓟地区农耕文化,与塞外游牧文化相汇融的多民族统一政权,执行“用夏变夷”的统治思想。辽朝统治者“一依汉法”地学习中原汉人汉文化、模仿汉人封建礼仪制度。辽圣宗(982—1031)按照汉人汉文化的汉人礼仪制度,在今内蒙古宁城县建造了中京,据《辽史·地理志》所说:中京的郛郭、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和廊庑的布局,全都仿唐朝武则天时的神都洛阳。
在中京的辽朝皇帝身穿汉服,汉官和契丹官分列两边。在辽兴宗重熙(1032—1055)以后,辽朝国家大礼并用汉服,胡服不用。由此可见,辽朝中京在当时已是一座汉化了的契丹都城。辽朝境界内的契丹、高丽、达旦等各族人民,都仰慕并学习汉人汉文化,他们都与汉人汉文化之间发生着良好的和平交流。汉人汉文化在契丹等各族人民中的进一步传传播,提高了中原的少数民族的汉文化水平,也推动了契丹等少数民族和汉人汉文化的和平交流和自然融合。
不过,辽朝的契丹人汉化现象却并不是很彻底的。辽朝末年,原来曾经受过契丹统治的女真人兴起,而宋朝为了取得燕云地区,则采取了“联金灭辽”的策略。金太宗保大五年(1125),辽天祚帝在应州(今山西应县)被俘,辽朝灭亡。辽大臣耶律大石率一部分契丹残部,西迁至中亚建国,史称西辽,传五代,后为蒙古所灭。
以蒙古人为主建立的元朝,将统治下的多民族的中国,分成四个不平等的民族等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在这四个民族等级划分中的汉人,是由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汉人,与契丹、女真等北方民族一并合起来的所称。在这之后,黄河流域中原的契丹人,逐渐与汉人、女真和蒙古等族融合。契丹就逐渐成为汉人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契丹”之名也成为历史上汉人的一个别称。
2、女真与中原汉人汉文化的交融
女真之名始见于五代。女真与东胡族系的契丹不同,他们是长期活动在历史上中国东北的、属于通古斯语系的古老民族,商周朝时曾与中原发生交往的肃慎应是其远祖。北魏的勿吉、隋唐的靺鞨,都和女真有着一脉相承的沿传关系,以栗末靺鞨为主建成立的渤海国,也是唐朝的一个羁縻州,靺鞨的大部都并入渤海。契丹建立辽朝,灭渤海,尽取其地,黑水靺鞨依附于契丹,被称为女真。
但是,女真不像契丹那样过游牧生活,而是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他们主要种植粟、麦等作物,饲养猪、雉等畜禽。契丹人将当时居住在辽东地区的女真称作熟女真,居住在混同江(今松花江)中游以北的女真称作生女真。
生女真中的完颜部,从邻近民族处传入铁器,使社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宋徽宗政和四年,也就是辽天庆四年(1114),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率兵击败辽军。次年(1115)正月初一,即位称帝,建立金朝,是为收国元年。
金太祖阿骨打与中原地区的宋朝协议,合击辽军。宋兵攻燕京不下,金兵却入居庸。金朝与宋朝统治者之间的政治关系,是从“海上之盟”开始的,至蒙古灭金朝止,长达116年。但是女真人和中原汉人的民族文化交往和融合,却远非这短短一百多年所限。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宋朝失去中原大片领土,不得不南渡临安(今杭州)偏安江南半壁河山。随着金朝的灭辽、灭宋和迅速南下中原的进程,女真人大规模地迁徙到中原,“女真土人散居汉地,惟金主及将相亲属卫兵之家得留。”
金朝统治者想让进入中原的女真人,不事农作就能享受安闲生活,便将汉人和土地分给女真人,却让女真人成为不事劳作、贪图享受的寄生虫,并且日益衰失了女真人骁勇善战的民族性。成百万的女真人迁居中原,高据优越的政治地位,但是经济文化上却远远的落后于中原汉人汉文化。于是女真人从上到下,从语言、文化、服饰、习俗各方面,竞相学习和效法汉人汉文化。
金世宗虽然极力防止女真人、特别是皇太子和诸王的汉化,可是金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又必须学习汉人汉文化、模仿并用宋朝汉人的旧制。所以面对女真人迅速汉化的现象,他十分忧虑地说出了:“女真本尚纯朴,今风俗日薄一日,朕甚悯焉。”
继金太祖、金太宗时期女真人深受汉人汉文化影响,金熙宗仍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而到海陵王完颜亮(1122—1161年)在位时,女真统治集团不仅任用汉官、还迁都燕京,称燕京为中京,将汴京改为南京,这表明金朝的统治中心业已移至中原汉人地区。
与此同时,金朝又进一步向中原地区迁徙大量的女真人,鼓励并促进了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汉人汉文化和女真人之间的民族文化融合,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女真人的汉化。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大批进入中原地区女真人的不断汉化进程中,中原地区的汉人汉文化,也就源源不断地,汲取和融入了女真和女真文化的新鲜血液。
3、党项羌与中原汉人汉文化的交融
羌人是历史上中国长期活跃在西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古代羌人是汇成早期华夏的重要渊源。党项羌之名始见于南北朝,是古代的一支羌人后裔,隋唐时属多民族封建中央王朝治理下的少数民族。唐朝末年,夏州(今陕西靖边)的党项羌势力强盛,在五代末至宋初逐渐独立建国。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其元昊即位,自称大夏,史称西夏。西夏于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为蒙古所灭,立国190年。
隋唐以来,黄河中游地区的羌人不与汉人汉文化融合。原先定居在渭北羌村的羌人,大多外出流迁,旧日的羌村逐渐成为汉人的新居村落。经过安史之乱后,党项等各部羌人又趁机南下,羌民居的局面进一步被打破,渭北的羌人终于在日复一日交融中被逐步汉化,最终融合成当地的汉人汉文化。宋代时,关中地区虽然仍存在党、雷、井、屈、和、同、蒙等原来的羌姓,但他们都已融合成当地汉人汉文化的一部分了,无论在政治关系、经济生活和文化习俗各方面,都看不到些许羌人的因素了。
在宋朝和辽朝、金朝纷争竞立时期,契丹和女真的势力不断进入西北,但是汉人汉文化的影响依旧存在于羌人地区。蒙古人攻灭西夏之后,党项羌人被划为色目人,归属于四色人等中第二等,有着较高的社会和政治地位。由于根深蒂固的汉人汉文化影响,以及佛教、伊斯兰教、藏传佛教等宗教文化的传入,以及如温末、唃斯罗、回回、撒拉等一些新族群的涌现,反而驱使党项羌人在新的、纷纭多元的民族文化交融环境里,更快更多地融合于周围汉人汉文化,以及其他民族文化之中。
值此,应该一提是,自唐宋至元朝以来,特别是漠北草原蒙古游牧民族文化的骤兴,对西部以党项羌为主的羌人及其后裔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它除了致使一部分羌人的后裔,融合于当地蒙古族之外,还使另外一些羌人后裔,走上了古代羌人的“吐蕃”化之路,逐步成为今日藏族的一部分。
至于在宋元时期陆续走上向南迁移发展的羌人中,有许多是在他们的迁徙发展途中,积极学习、汲取并融入当地的民族文化,与汉人汉文化等当地的不同民族文化互相融合,各自发展成今天彝、白、哈尼、纳西、傈僳、拉佑、基诺,以及景颇独龙和普米、羌等现代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而依旧生活在川、甘等交界地区的羌人后裔,则大多数融合于当地的汉人汉文化中。
三、元朝多民族封建统一政权下的民族文化大交融
蒙古先民源自历史上活动于额尔古纳河和呼伦湖周围,属于东胡族系的室韦的一部。唐朝史籍始有蒙兀室韦的记称,12世纪时他们之中邻近汉地的,已经“能种秫,以平底瓦釜煮而食之。”也有的不断进入中原,接受学习汉人汉文化,融合于汉人汉文化。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使历史上中国辽阔的漠北,出现了一个新兴的、称作“蒙古”的民族。蒙古民族的出现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华民族历史和汉人汉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1、元朝统一的多民族封建政权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强劲有力的蒙古汗国。他制定适合蒙古族发展壮大的军事、政治和法律等制度,凭借优越的军事组织和强大的武装力量,不断西进南下,进行征战扩张,建立地跨欧亚以蒙古族为主多民族封建统一的政权。
蒙古贵族通过征战,将广阔土地上的各民族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蒙古贵族不仅是历史上中国第一次完成全国规模统一的统治者,还是在中国西部至中亚、西亚和东欧等辽阔地域上,建立了钦察、察合台、窝阔台、伊儿等四个汗国的多民族封建政权的统治者。
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71,宋度宗咸淳七年),取汉文典籍《易经》中“乾元”之义,正式定国号为“大元,”迁都燕京改名为大都。这就标志着以蒙古贵族为主的统治者,认识到当时中国北方地区汉儒,历来推行“大一统”的封建国家观念,尊奉“能行中国之法,则中国之”的理国信念,奉行以中华文化维系和凝聚华夏的民族意识。
以蒙古贵族为主的封建统治者,确立了元朝统一的多民族封建政权以农立国,推行汉人汉文化的治国策略。忽必烈采纳了“重农桑、宽赋敛、省徭役”的建议,积极募民屯田、兴修水利,大力提倡垦殖。在思想和文化上提倡尊崇儒学,诏令全国“宣圣庙,国家岁时致祭,诸儒月月释奠。”
元朝统一的多民族封建政权,在中原汉人汉文化地区丰饶的物质基础,及深蕴的思想文化传统支持下,在稳定多民族封建政权的同时,也推动和促进了中原地区的汉人汉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大融合。
2、元朝“四等人”的民族统治政策
以蒙古贵族为主的统治集团,在推行以农立国等汉法之时,还是对汉人汉文化心存疑惧的。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利益,不仅仍保留着不少蒙古旧制,还有意识地将社会发展水平高于蒙古的汉人,置于人数和经济、文化都低于汉人的蒙古人之下,让汉人汉文化处于受压制的地位。这就是以蒙古贵族为主的统治集团,将元朝多民族封建政权内的各民族,按照他们被征服时间的先后,分为四个等级:蒙古、色目、汉人(包括黄河流域北方汉人和契丹、女真等)和南人(包括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又称被侮称为蛮子)。
元朝蒙古统治集团制定和实行四等人的民族统治政策,主要是对汉人汉文化实施一种的民族压迫和民族仇视。面对蒙古人和色目人“因恃以为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人数众多的汉人和南人,生命财产毫无保障,只能“束手不敢拒,相惊若冠。”这样仇视压制汉人汉文化的,“四等人”的民族统治政策,造成了元朝严重的民族隔阂,加重了各民族间的民族矛盾,也导致了元朝封建统治政权的短促灭亡。
3、元朝民族文化大融合和汉人汉文化发展
面对辽阔的国土和众多的民族,元朝统治者一方面征调大批的蒙古、色目军士,进入黄河流域“镇戍河洛、山东,据全国腹地。”在中原地区的江淮之间,驻守着数量众多的来自西夏的畏兀儿军。另一方面又将大量的汉人汉文化,俘掠至漠北地区,丘处机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里曾说,他目睹漠北“有汉匠千百人居之。”甚至于“中州良家子女,被卖于边者众。”当时“所虏所买江南赤子转徙深入鞑靼回回极北,实莫计数。”
元朝建立了以大都为中心联通各地的驿站,当时“星罗棋布”的驿站能使人们“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这种空前的民族文化交叉杂居局面,极度方便的交通往来条件,在客观上为汉人汉文化的发展开拓提供了广阔的疆域,为汉人汉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接触交融,创造了有利于汉人汉文化在更广大范围内传播拓展的条件。
元朝大规模的民族文化迁徙,繁荣发达的商业经济,汉人汉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空前交往和杂处。使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通过学习和接受汉人汉文化,逐步与汉人汉文化融合为一体。元朝统治者虽然实行“四等人”的民族统治政策,“以先取金地人为汉人,”把女真、契丹、渤海等族,与黄河流域北方地区汉人同列为第三等。但让他们始料不及的却是,反而导致了这些少数民族,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名副其实的汉化道路。
始自五代十国、止于元朝的,历史上中国第三次民族文化大融合,终于以蒙古贵族统治下的,元朝汉人汉文化的大发展而告示后世。这又是一次耐人寻味的,历史上中国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常见现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著名少数民族的下落与民族血统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题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在中华大地存在了200多年的强国,民族突然消失,至今下落成谜
从盛世走向衰败,金朝只用了20多年?原因很值得我们深思
南宋时期的汉人指的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