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人"是汉族第一个随国号而称的族称
(2008-12-25 16:42:35)
转载▼
标签: 汉族先民
夏人
羌人
姜姓
国号
中国
杂谈
"夏人"是汉族第一个随国号而称的族称
汉族源流六
汉族作为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应是伴随着汉族先民的国家出现而出现的。
根据中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说法,公元前207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起始年。我们认为,汉族作为有着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的民族共同体,也应是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而开始形成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
一、"夏人"是汉族先民的第一个族称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明国家夏朝的史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史记·夏本纪》等汉文古籍,对于夏朝和夏人的记述虽多疑惑之处,难以全信,但却也不可不信。关于夏朝夏人的历史,自夏禹至夏朝末代帝王桀,夏人传十七帝、历十四代,脉络清晰、世系分明,可信程度较大。
《史记·夏本纪》所说:“舜荐禹于天为嗣。”反映了当时汉族先民部族首领实行的禅让制度,以及夏朝的建立和夏人立国的过程。这中间经过“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
夏禹继位后,由于“禹子启贤,”所以禹死后,“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史籍记载的夏禹之子,启继天子位,这就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政治统治和权力地位,由禅让制度转为父传子承的世袭制度。一般认为,政治制度从禅让发展为父死子继的世袭,应是国家形成的标志之一。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明国家夏朝的夏人,就成为汉族先民第一个随国号而称的族称。
1、夏人是指地居“中国”的“大族”
夏朝国号“夏”是沿用禹的原封居地名。《太平御览》卷155引《帝王世纪》说:“禹受封为夏伯。”而禹“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阳城,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这表明了“夏”最初在黄河中下游流域的范围所在。《说文》指出:“夏,引伸之义为大也。”因此我们可以说,定国名“夏”也就包含着“大”的意思。
夏朝建立了国家政权,有着当时蔚为先进制度,是当时诸侯各族的政治中心和各族的“共主。”《左传》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在这些诸侯中,既有与夏同姓、同一民族的,也有的与夏王不属同一民族的。证明当时夏朝能号令万国诸侯,是地处“天下之中”的“大国。”而夏人无疑是当时地居“中国”的“大族。”
2、夏人是夏朝的主体民族
夏朝时夏人与周围民族已经呈现出社会生产和文化发展水平的不一致,夏朝因此和他们保持不同的关系。这就是《尚书·禹贡》所说“五服”中“荒服”里的“夷”“蛮”.
按照汉文古籍的记载,在夏朝夏人的周围分布着不同于夏人的民族:东方的有莱夷、淮夷、风夷、于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等;南方有卉服岛夷、有苗、和夷、裸国等;西方的有昆仑、析支、渠搜;北方则主要有皮服岛夷等。
从《尚书·禹贡》对“夷”“蛮”和“西戎”等记载来看,夏朝夏人已经对周围民族产生了不同的观念和称谓。夏朝夏人蕴涵着地居中国的大族之意,作为地居中国的大族,夏朝夏人就是当时多民族夏朝的主体民族。
所以,《说文》释“夏”是:“中国之人也。”《注》提出:“以别于北方狄,东北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僥,东方夷也。”
二、古代羌人是夏朝夏人的主要成份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曾明确无误地提出了:“禹兴于西羌。”《艺文类聚》卷十一引皇甫谧《帝王世纪》也指出:“伯禹夏侯氏,姒姓也,生于石纽……长于西羌,西羌夷人也。”谯周《蜀本纪》又称:“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水经·沫水注》亦说:广柔县“县有石柔乡,禹所生也。今夷人共营之,地方百里,不敢居牧。”
既然夏禹生于羌地,兴于羌,本西羌夷人。所以,夏人兴于西羌,似乎应是个不争的事实。徐中舒先生在《四川大学学报》1980年第一期所撰写的,“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称谓”一文中,便极力主张:“夏王朝的主要部族是羌。”他认为:“根据由汉至晋五百年间长期流传的羌族传说,我们没有理由再说夏不是羌。”
1、古代羌人是最早进入中原的农耕者。
汉文古籍有关记述也反映出,夏朝夏人与古代羌人有密切的渊源。《说文》释“羌”:“西戎牧羊也。从羊、从人。”《风俗通》对“羌”的解说称:“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从羊、人,因以为号。”言辞有据地说明了,古代羌人原是分布活动在西部以牧羊为主的民族。
《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向我们指出了:“羌”“姜”本是一字。所以,傅斯年著《姜原》就认为:“羌”从人,作族之名;“姜”从女,作羌人女子之姓。章太炎在不仅《检论·序种姓》中提出:“羌者,姜也。”而且还明确了是:“姜姓出于西羌,非西羌出于姜姓。”
传说时代,“炎帝神农氏”带领一支进入农业生产的一支姜姓羌人,沿着江河逐步向东拓展农耕文化。他们应是最早进入中原的羌人农耕者。《世本·帝系篇》宋衷注曰:“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
按照“姜”和“羌”本是一字,以及现代学者提出的“羌者,姜也”主张。我们说炎帝神农氏是羌人中较早步入农业的姜姓首领。他率领的沿着江河向东拓展农耕羌人,是最早进入中原的羌人中农耕者。
2、夏朝夏人主要源自古代羌人
创立夏朝国家的夏人主要源于古代羌人。虽说《史记·夏本纪》指出:夏禹之父鲧,系黄帝之孙颛顼之子。然而通过《五帝本纪》我们知道,颛顼之父昌意是黄帝之子,“降居若水”“娶蜀山氏女”“生高阳。”《索隐》指出:“若水在蜀。”《水经注》又称曰:“水出旄牛徼外。”所以《史记·六国年表》明确提出:“禹兴于西羌。”《正义》引《帝王纪》也说:“禹名文命,字密。身九尺二寸,本西夷人也。”
扬雄的《蜀王本纪》也进而指出:“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这一带正是古代羌人的世居活动地区。徐中舒先生研究了有关史料后,终于在《羌族史序》中,向我们揭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后氏,就是以羌族为主体并与唐、虞两个联盟部族在黄河流域完成的一个统一的大国。”这也就是说,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夏人,是以古代羌人为主体的。
同样,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也向我们指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称夏。”“夏有西义。”“夏又含有雅、正、大等义。”“夏声即雅诗。”“齐、鲁、卫等大国诸侯本从西方迁来,因之东方诸国称东夏;东西通称为诸夏。”可以认为,范先生的阐述,实际上也反映了兴于西部的羌人,不仅是建立夏朝的夏人的主要成份,还是古代华夏的主要源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羌族是黄帝次妃方雷氏的后裔
神话具有历史之陈迹
周族和犬戎:谁才是黄帝的后裔
姜子牙≌羌子牙?一一夷与羌的万世和合
炎黄辨迷:圣人无父?
论古四渎“东为江”为泗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