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悦读】政声春秋

【悦读】政声春秋——王珍纪念文集(连载三十)

编辑:李艳荣  |  发布时间:2017-12-30   |  来源: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在工地现场铺设光缆

【第四辑 离休篇】

广电网络建设的先行者

——王珍副专员与忻州广电网络建设

邓茂明口述 任必义整理

  1999年,忻州广电网络建设到了模拟信号传输能否跃升光纤数字传输的关键节点。

  当时,担负着忻州市主城区及周边农村电视信号传输任务的忻府区广电局,由于设备、技术和传输手段落后,依靠共用天线接收信号的电视最多只能接收六、七个频道的电视节目,且画质粗糙,信号不稳。

  随着光纤通信和传输技术的日益成熟,发展和建设有线电视已成为广电网络建设的必然选择。在某种意义上,光纤网络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那时,不少来到忻州的外地客人,住进宾馆、饭店,打开电视后,一看只能收看几个台的电视节目,得到的第一印象几乎是一致的:“没想到忻州这么落后啊!”

  其实,忻府区广电局早在几年前就启动了建设有线电视网络的计划,但由于财政资金紧张,政府根本拿不出钱来支持有线网络建设,已经发展起来的有线电视因电缆传输节目少、清晰度差而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能否筹集到发展资金,能否以光缆传输取代电缆传输,成为决定广电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要问题。

  为解决资金难题,忻府区广电局作出过巨大的努力。他们听说河南新乡市有线电视是一位香港老板投资搞起来的,立刻赶到新乡,见到这位老板,诚恳邀请他投资忻府区有线电视建设。这位老板当即表示他有资金、有能力,也愿意到忻州投资。很快,他便来到忻州。香港投资商的到来,无疑给已经陷入进无门、退无路窘境的忻州广电网络建设点亮了新的希望之光。然而,没过几天,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便熄灭了:由于投资方提出的条件太过苛刻,他们不得不终止这尚未开始的合作。此后,尽管他们从未停止过解决资金难题的努力,但要么是杯水车薪,要么是止于空谈。

  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路怎么走?怎样才能搬开“投资难”这块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巨石?

  正当人们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提出找他们的老书记——原忻州市委书记、后担任过忻州行署和晋中行署常务副专员的王珍同志,请他帮助解决资金难题。凭着对老书记的了解,他们知道,虽然王珍副专员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已有六、七年时间,但是凭着他的威望、为人,他一定有办法解决资金难题,一定能帮助忻州有线电视走上快速发展的坦途。

  一天,忻府区广电局几位领导结伴来到王珍同志家中,很认真地向老领导陈述了困难,提出了请求。王珍同志认真倾听后,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下来。他满怀深情地说,忻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多年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为忻州人民办好事,我也有一份责任,我理当竭尽全力!

  事后人们才知道,王珍同志所以完全答应下来,除去感情因素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时代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王珍同志虽然离开了领导岗位,但多年来养成的坚持每天读书、读报、看新闻、写日记的良好习惯,使他的视线一直也没有离开改革发展的大势。他深知,大力发展引领潮流的光缆传输,用光导设备来传输电视,不仅可以让人民群众看到画面更清晰、频道更多的电视节目,更能紧紧追随时代发展潮流。如果把光缆传输网络由主城区拓展到广大农村,在城乡全部安装并开通用光缆传输网络传输的有线电视,真正实现了有线电视“户户通”,就能让城乡居民随时收看电视节目,了解党的任务、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各种信息,更为诱人的是,届时,忻州就基本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网络城市,人们将生活在全新的网络世界中。依托网络,城乡人民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再也不会阻隔人们随时随地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将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依托网络,还可以开拓并发展数字电视、电脑上网、远程教学、远程医疗……

  这样的前景,足以让任何一个追梦者热血沸腾。

  从那时起,王珍同志便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融入忻州广电网络建设的事业中,并以备受人们称颂的身体力行、不等不靠、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带动和影响着年轻一代以全新的精神风貌克服、破解着网络建设中所遇到的一个个困难和难题。

  资金,是整个网络建设能否起步的首要因素。在晋中工作多年,王珍了解一些企业家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只要做好工作,完全有可能动员他们来忻州投资。于是,这位从不求人的老领导,为了忻州的广电事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重点焦炭大户的资金实力与投资意向,并亲自登门拜访,与他们探讨向外投资的可行性。做好基础工作后,王珍老领导便亲自带领忻州广电局的同志,驱车前往介休市,与介休信桥公司洽谈。经过几次的洽谈、考察,伴随着一个全新的投融资运行机制的成形,忻州的第一个引资项目落地了:信桥公司投入200万元,与忻州广电局共同组建忻州广电网络公司。着眼于发展,信桥公司来忻州谈判时主动提出,投资方全额投资,在这个基础上,信桥公司占49%的股份,忻州广电局占51%的股份,忻州广电局为控股方。1999年7月30日,忻州广播电视综合网络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当时,引进民营资本建设有线电视网络,既是忻州广电事业发展的一大突破,也标志着广电发展进入到一个新时期。

  忻州广播电视综合网络有限公司成立后,王珍副专员应邀担任了顾问,亲自参与公司的筹建和运营。公司筹建初期事情比较多,王专员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还经常深入工地,与工人一起铺设光缆。遇到地方上不好解决的问题,他总要亲自出面协调。为保证建设资金效益的最大化,他多次参与公司设备、线路招标采购工作。1999年9、10月份,王专员带队,两个月中,行程5000公里,外出实地考察设备、线路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详细了解相关产品的市场行情,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为公司决策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为公司的设备及材料采购节约了大笔资金。

  凭着这种艰苦奋斗的创业激情,忻州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仅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忻州便率先发展起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光纤传输技术及S-CDMA数据平台。至此,忻州网络公司已投入资金1730万元,架设光缆线路2350公里,120皮长公里,电缆线路350多公里。城区、旅游景点、城郊的干线已完成。新传输网络的建成运行,不仅使传输的电视频道由原来的十几个增加到三十八个,收看的电视节目质量也得到极大的提升。在光纤全面覆盖城区的同时,网络公司又完成了奇村、顿村、秦城、播明、东楼、解原、董村等乡镇的光缆铺设工程,将有线电视送进了村,送进了户。

  忻州光缆传输网络从艰难起步到不断跨入发展的新阶段,每一步都凝聚着王专员的心血,每一步都镌刻着他对忻州人民无言的深爱。在担任忻州广播电视综合网络有限公司顾问的11年中,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自觉带头遵守公司的各项工作纪律和制度,按时上下班,为大家树立了好榜样,做出了好的表率。

  王专员亲自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和日常管理工作,对公司运营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虽然当领导多年,但他从来没有架子,不搞特殊。经常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亲手为公司栽树种花,清除杂草,美化环境。如今,他所栽种的桃树、杏树已是硕果累累,公司的坏境更像是公园一样,净化、美化、香化,环境优雅怡人。

  王专员因年龄和身体原因不再继续担任顾问退出来之后,仍然一如既往地情系广播电视综合网络事业,经常打电话问询关心广播电视综合网络公司的运行和发展,雷打不动地坚持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同时注意观察图像音质效果。就连平时与老同志相聚时,与老朋友聊天时,也不忘宣传安装使用广播电视综合网络的好处和优势,也不忘留意收集已经安装使用广播电视综合网络的用户对忻州广播电视综合网络工作的评价、意见和建议。为公司健康发展出力流汗,添砖加瓦,发光发热。

  由王专员亲自引进民营资本而组建的忻州广播电视综合网络有限公司,从2000年开始,当年发展用户1万户,到现在覆盖了包括忻府区秀容、新建路、长征街三个办事处在内的整个忻州城区,用户逐步发展到10万户。公司下设办公室、工程技术部、市场开发部、财务部,公司职工由最初的3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30人。从白手起家,到逐步走向正规,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锻炼出一支业务精、能吃苦的建设队伍,从而为忻州网络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储备了极为宝贵的人才与设施资源。

  今天,在怀念王珍同志的时候,我们想说的是,在以光缆传输为标志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漫长岁月里,王专员的付出与努力,王专员的期望与追求,早已融化在网络公司发展的进程中,融化在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生活质量的要求中。

  倘佯在公司花园般的院子里,回想着与王专员相处的日子,头脑中再现着他那真诚无暇的音容笑貌、平易近人的言谈举止,我们突然领悟到,他那高尚的人格、无私的付出,他那广阔的视野、坚定的意志,他那博大的胸怀、执着的追求,何尝不是为公司、为我们年轻一代竖起的标杆!

  

  (邓茂明:忻州广播电视综合网络有限公司经理、任必义: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忻府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原副局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为:广电有线无线融合网建网经验分享
全国各地有线电视机顶盒加密方式一览表
农村有线数字电视整转的难点与对策
中国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技术体系
光纤传输技术的应用与开发
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无可替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