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的七个层次,你在哪一层|浅谈圈层突破之“层”

  chapter01

  我在上一篇文章你的世界取决于你的信念|浅谈圈层突破之“圈”中谈了圈层突破的"圈",现在我们来谈谈"层"。

  我非常尊重"众生平等",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社会层面,人们还是会活在不同的层次中。本文所说的"层",是社会意义上的"层",并非哲学意义上的"层"。

  同样生而为人:

  有人一生劳碌奔波,整天为生计疲于奔命;

  另外却有人在迷人的沙滩上悠哉悠哉地晒太阳;

  在炎热的夏天,有人汗流浃背地挤着公交车,

  有人却安坐于宽敞的私家车里听着典雅的音乐享受着上班的旅程;

  有人窝居在城中村,有人却在北上广深的豪宅俯瞰天下……

  这就是活在不同社会层次中的不同遭遇,底层的人为生计挤破了头,而上层的人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社会层次?是金钱?是智商?是关系?还是命运?

  大多数人心里也许会想,等我有钱了,就能够过上层的生活。可是,这是真的吗?

  我女儿在离家不足两公里的学校读书,可短短的路却让我苦恼不已。因为接女儿放学时,两公里的路往往要走上一个多小时。不少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总喜欢挤,这一挤,就把路给塞死了,交通警察也无可奈何。

  这样的画面我想在中国大部分城市都很常见,那些开着豪车却在马路上左冲右突、见缝就挤的人,我不认为是上层人,因为他们同样为了某种焦虑而疲于奔命。

  或者你会说,没办法啊,车多路窄,资源贫乏,不抢不行啊。真的吗?我们在可以预留位置的机场、剧场等等地方,还仍旧到处可见去抢、去挤的场景,人们到底在抢什么?挤什么?

  拥有金钱的数量,并不是决定你的人生是否"拥挤"的关键。相反,总有另一些人,他们并不是很有钱,却活得轻松惬意,比如南怀瑾先生,就是"身无分文,富可敌国;官无半职,权倾天下"。

  团长心目中的上层人,并不是那些传统意义上的有钱人或是那些位高权重者,而是那些活出生命意义,为社会创造价值,值得大众敬仰的人。

  chapter02

  那怎么理解人的社会层次呢?

  我在《只因目中无人》一书中,把人分为"奴、徒、工、匠、师、家、圣"七个层次。在这里,我想先和大家重温一下这些概念:

  奴:

  "奴"属于"不得不做"的一群人。在非自愿的状态下为了生存而工作、生活,心中充满了抱怨,总认为人生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把自己束缚住,就像活在一个无形的囚笼里,郁郁不得志。例如现在说的房奴、车奴,皆是如此。

  徒:

  "徒"是学徒,是成长的筑基阶段,虽然暂时能力不足,但知道自己要什么,愿意学习和成长。"奴"与"徒"的区别在于:奴是"不得不"工作,而徒却是"自愿、主动"地学习和工作。

  工:

  "工"是社会的主要群体,他们有能力按规矩把事情做好,能够养家糊口,可以凭自己的能力立足于天地间。

  匠:

  "匠"有手艺,做事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勇于创新,是业界精英。"匠"不光自己把事情做好,更重要的是愿意收徒授艺,传承绝学。

  师:

  在"匠"以前的几个层次,焦点都在事上,从"师"开始,不仅关注事,而且重点关注人。

  《礼记》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也就是说,师者,不光要自己有能力,而且还愿意把自己的技术或学问传授给别人,不仅教人做事,更要唤醒人们的内在优良品德以及智慧。

  "师"与"徒"相对应,正因为有"师"的存在,才能有"徒"的成长。

  家:

  慈悲为怀,心怀大众,通过努力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自成一派,还成为了众人追随的偶像、行业典范,具有强大的繁衍能力,能把自己的成功模式复制给更多的人,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圣:

  这是人生的最高层次,《说文解字》解释为:"圣,通也",中国古代把那些生前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死后尊为"圣人",比如孔子。

  一个人能否站上更高的层次,并不取决于他拥有多少财富,也不是他的权力有多大,如果他的心是不自由的,权势与财富再高再多,还是会受外物所掌控,被无形之力所缚。

  比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一个官员明明已经做到了市委书记那又如何,贪了几个亿都不够,别墅里的冰箱,床底下都被现金钞票塞满,但是给家里的老母亲每个月生活费只有2000元。

  他说自己这么贪是因为"穷"怕了,但其实他穷的不是物质,而是内心。这样的人,只不过是一个"官奴"罢了。内心的匮乏,让他们变为利益的奴隶,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会违背天地良心,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总有一天,牢狱之灾是他最终的归宿。

  同样是为官从政,华盛顿又是另一个例子。

  他出身于乡间庄园,参政后成为美国独立战争时大陆军的总司令,卓越的功勋让他在后来经过全体选举团无异议的支持下而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在后来的两次选举中他依然全票当选,一直担任总统直到1797年。

  他在任期中设立了许多持续到今天的政策和传统。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谋求续任。归隐田园安度晚年。直到今天他在美国还被尊称为"国父",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中国古人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即使偶然占据了高位,也不能说明你处于社会的高层;同样,就算你活在平常百姓家,也并不说明你就处于社会的底层。

  chapter03

  那如何才能突破自己原有的圈层,走向人生更高的层次呢?除了上篇文章所谈的"圈"的突破外,我们再来看看"层"的突破。

  我们先从整个动物系统来看层级的形成。

  《人类简史》中说到一个观点:

  相较其他生物,人类的身体并没有什么优势,速度比不上草原的狮子,力气比不上大象,不能在天空飞行,也不能在水里畅游,没有毛皮抵御寒冬,也没有爪子对抗野兽。

  但人类之所以能够跃居食物链顶端,是因为人类发展出超强的大脑,能够使用工具,并发展出了语言,透过语言可以与其他人合作。

  一个人不是狮子的对手,但一群人联合起来,就能把狮子关进笼里。

  合作,让人类站上了食物链的顶端。

  只要有系统,就一定有层级。而高层级的存在,就是为了协调低层级,让低层级成员之间能够更好的合作。

  在同一个物种中也一样,就像狼群有头狼,狮群有狮王,这些王者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地协调种群之间的合作,获得更有效的生存资源。

  而人类也不例外,别说一个国家,就算是一家企业,也一定会有企业的领导,之所以有领导这个层级存在,是因为组织需要更高层级的人来协调好原有层级之间的关系,让组织发挥更高的效率。

  那什么样的人才能站上更高层级呢?从上面的描述中可知,就是那些有能力协调组织成员,能够让成员之间有效合作的人。那什么样的人才有这样的能力呢?或者说,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的能力呢?

  古人说"行者心之发"、"上行,下效,存乎中,形于外",也就是,外在的层级只是内心状态的呈现而已。

  我们再回到前面谈过的"奴、徒、工、匠、师、家、圣"这七个层次,这七个层次的人内在有什么规律呢?我们把这七个层次放在下图,你便可一目了然:

  从纵坐标上看:

  不同层次的人,他们的心理需求层次不一样。低层次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大部分都是生理以及安全层次的需要,而高层次的人士,他们更多是在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有价值,同时为社会创造价值。

  从横坐标上看:

  不同层次的人,他们的心量不一样,所谓的心量,就是俗称的"格局"。一个低层次的人,他们心中只有自己。随着层次的提升,他们心中所容纳的人、事、物才会开始扩大。

  一个心中只有自己,只想着满足自己生理及安全欲望的人,如何能够去协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协作关系呢?有什么资格去到更高的层次呢?

  只有胸怀大众,能为大众创造价值的人,才配得上社会的更高层级,这也许就是中国古人说的"德不配位"中的"配位"吧。

  chapter04

  如何才能上升到更高的层级?

  既然外在的层级仅仅是内在成长的呈现,因此,突破现有层级的最好方法就是先提升内在的层次。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生命的成长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做「外求」:

  一直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被物质假象迷惑所困,耗尽全部精力去追求财富名利和欲望,直至身体消亡;

  第二个阶段,叫做「内修」:

  开始明白物质等外物皆为人所用,逐渐脱离部分物质控制,开始回归到生命本质,懂得花时间去修复还原自我的身体和心灵!

  第三个阶段,叫做「自由」:

  这个阶段终于了悟到一切你所遇见的人、事、物,都是为了完成这一辈子的修行圆满,没有好与坏,没有对与错。

  你看清楚了自己经历的一切痛苦都来自头脑的判断分别,你再也不为一切所困扰,没有了执着、痛苦,体会到了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可以自由穿梭于空门与红尘之间,做到物来则应,物去不留,达到心灵、生命的自由。

  也就是说,一个人往更高层级上升的过程,其实就是心灵成长的过程。一个内心匮乏的人,如果上升到更高层次,只会带来德不配位的"灾殃"。只有内心的富足,才能积累上升的资源。

  从"外求"、"内求"到"自由"的这条成长之路,大至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疗愈内心的创伤:

  内心的匮乏,大多源于成长经历中的创伤。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大多数身体上的伤害都可以疗愈,心理上的创伤也一样。

  何况,心理上的创伤绝大多数并不是真正的伤害,只是受伤者内心留下了受伤的感觉而已。疗愈心理创伤的方法很简单,可以找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或者上一些疗愈性的心理课程。

  有意、刻意地放大自己的胸怀:

  考虑问题时试着把更多人考虑在内,提升自己思考问题的维度,把总想着自己的旧习惯打破,当你能够从更大的范围看事情时,自然可以达到我好、你好、大家好的多赢效果。

  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你有能力为身边的人提供价值时,你自然可以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因为你的需求已经从满足自己上升到自我实现了。

  学点心理学知识: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既然高层次的诞生是为了协调原有层次的成员关系,一个高层次的人必须拥有协调人的能力。协调人的最好学问就是心理学,只有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别人,只有了解别人才能有效地协调他们的关系。

  chapter05

  最重要的不是现在的起点,而是你愿意从"徒"开始,走上一条学习成长的道路,接纳自己的匮乏,通过学习不断觉察自己、丰富内在。

  当你的内在丰富了,自然能够协调他人,拥有足够多的力量支持他人,就能拥有自己的团队。而有了团队,你才能在外在获得更多的成就,走上更高的层级。

  很多人在茫茫人海中竞争,小到插队大到谋权,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与其这样疲于奔命地生活,不如开始尝试走上内心富足的旅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的圈层突破。

  向上的路从来不拥挤,如果你觉得拥挤,那可能是现在你所处的层次太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圈层突破》一书中,把人分为“奴、徒、工...
情绪能量排行榜:其中一种能量等级几近死亡,等同于自杀...千万要警惕!
内外皆修:德要配位,先修内心强大,在去创造更大物质财富
你的世界取决于你的信念|浅谈圈层突破之“圈”
突破原有圈层的两个途径:一是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和认知模式二是借助
什么叫“圈层突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