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二十大名寺及毗邻景区图文精选汇编之九(1)

(九) 、庐山东林寺

9-1. 庐山东林寺简介


2020 12  4       智慧的源泉

  

  

  

概况与东林图片

概况】

  

  

  

  

  

  

  

  

  

  

  

  

  

  

  

 

  

  

  

  

  

  

  

  

  

  

  

  

  

  

  

  

  

  

  

  

  

  

  

  

  

  

  

  

  

  

  

  

  

  

  

 


东林图片】

  

  

  

  

  

  

  

  

  

  

  

  

  

  

  

  

  

  

  

 

  

  

  

  

  

  

  

  

  

  

  

  

  

  

  

  

  

  

  

 

  

  

  

  

  

  



名胜古跡与文物】

九头樟、佛手樟、六朝松、柳(宋)、古檀树(元)、聪明泉、谢灵运译经台、远公塔院、尼泊尔高僧佛陀跋驮罗塔院、果一公塔院;唐经幢、唐护法力士



  九头樟】

因在树干高2.5米处分出九个枝叉而得名

  

  

  【佛手樟】

位于慧远大师塔院内

  

  

 【六朝松(东晋)】 

玉佛楼旁六朝松,相传为远公亲手栽培,苍劲挺拔,虬干曲枝。四周砌以花坛,石碑刻有闵孝庆书“六朝松”3字,影堂对联云:“莲社独寻千载后,松柏犹香六朝前”。据《古层冰草堂丛书》载:“诸松之中,罗汉最难长,有植之者,十年才长尺余,以此为度,此松为千年以上物何疑,然责实无可验,姑称六朝”。

  

  

  

  

  

  

  

  

  柳(宋)

  古檀树(元)

  

 聪明泉】 

曲径通幽处,但见一眼清泉,泉水清澈见底,一年四季不涸,名为聪明泉,系远公与荆州刺史殷仲堪辩论之处,聪明泉碑名为唐太宗手书。

初名古龙泉,在神运殿后,翠竹林间,泉池1米见方,池旁碑刻“聪明泉”3字,原由殷仲堪的聪明博学而得名。泉水清甘 冽,冬夏不凅。唐代诗僧皮日休诗“一勺如琼液,将愚拟圣贤。欲知心不变,还拟饮贪泉”。

 

  

  

  

  

  

  

  

  

  

  

  

  

  

  

  

  

  

  

  智慧泉

 卓锡泉

  菩薩泉

  

  智慧泉旁的茅草棚

  谢灵运译经台】

聪明泉后沿石阶上攀,有谢灵运译经台,是佛驮跋陀罗尊者在东林寺翻译经典的地方。

  

  

  

  

  

  

  

  

  

  

  远公塔院】

  

  

  

  

 

  

  

  

  

  

  

  

  

 

慧远大师圆寂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后人建塔供奉,又因其墓塔叠石如荔枝,故又称“荔枝塔”。

  

  

  慧远祖师纪念塔

下方塔又称雁门塔、远公塔,即慧远大师墓。远公塔叠石如荔枝状,在东林寺下方,俗称下方塔。

  

  

  

  远公堂】

亦称“十八高贤影堂” 慧远大师不但精通释、儒、道三家奥旨,而且高谈博辨,广交天下高僧、贤士。东晋元兴元年(公元402年),慧远大师与高僧慧永、佛陀跋陀罗,名士彭城刘遗民、南阳宗炳等123人,于东林寺般若云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立下誓言,共同结为“白莲社”(简称“莲社”),虔心念佛以期同登西方净土。123人中,有18人修持精进,德高望重,世称“十八高贤”。后人为纪念他们,遂以石镌刻18高贤影像并建堂供奉,是为“十八高贤影堂”。

  

  

  

 

  果公堂】

为纪念当代高僧,东林寺中兴大德·果一法师而建立的。果一上人为中国净土宗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发展中贡献很大,其高风硕德,为世人楷模。

  

  

  

  

  

  

  

  

  

  

  【觉贤(跋陀罗尊者)塔园】

  

  东林寺古德院

  觉贤(跋陀罗尊者)塔园

  

  

  

  


  

  

  

  

上方塔在东林寺后山上,为伽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境)高僧佛驮跋陀罗建。据载,佛驮跋陀罗随身带了五粒释迦牟尼的舍利子来东林,埋于塔下,故又称舍利塔。原上方塔和下方塔废,1984年重修。)

  

  

  

  

  

  唐经幢】

在地藏王殿前,为3米高的石塔,顶镌有莲花装饰,制作优美,幢身六面,遍刻尊腾陀罗尼经,此幢制于唐高宗永淳年(682),至今1300多年,风雨侵蚀,字体漫漶,无可辩解。近代古直《唐刻经幢》诗云:“千年卓立寺门中,阅尽沧桑世未通。我喜一时高工妙,初唐经刻六朝松”。

  

  护法力士】

为唐代石雕,形状矮状,肉紧筋粗,似有万钧之力。传为修盖神运殿时,有个力大如牛的僧人,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活,慧远对他特别的赏识,称其为“护法力士”,院僧为纪念这位护法力士,特为他雕凿石像,供奉于寺侧。此石像因战乱湮没多年,1975年无意中掘出。

  


【寺内佛事与文物

【虎溪三笑】

东晋时,著名的禅宗法师慧远在庐山修行,三十馀年间,不但不下山、入城,送客也从不越过虎溪。一日,诗人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两人远道来访,三人相聚,相谈甚欢。后来,慧远送他们下山。到了虎溪,三人耳旁虽不时传来老虎的鸣号声,但因为谈得太热烈,竟完全没发觉。直到越过了虎溪,三人才惊觉,但旋即会心地纵情大笑起来。原来,他们在不经意间,已破除了不过虎溪的执念,笑声传递了他们难以言喻的欣喜之情,自然也成了名垂千古的美声了。

“虎溪三笑”的故事虽经史学家证实为后人编造,但反映了儒、释、道三家相互交融的一面,为历代名士所欣赏。李白在《别东林寺僧》一诗中就写道:“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至今东林寺内的“三笑堂”和蹲伏在虎溪桥畔的石虎,都源出这则传说。

明朝成化帝宪宗朱见深登基不久绘制的《一团和气图》亦是以虎溪三笑故事为题材,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乍看如同一人,细看实为一孺、一僧、一道三人合抱相视而笑,构图精巧。

  

  

  

  

  

  

  

  

  

  

  

【白莲结社】

慧远于东晋元兴元年(402年)在庐山般若台之阿弥陀佛像前,与刘遗民等123人,立了西方往生之誓愿,行持念佛三昧。这年,他67岁左右,这个结社之被称为白莲社是由于在山之东边和西边的池塘种了白莲。参加结社的僧侣里,除了慧远以外,还有意永、慧持、道生、佛陀耶舍(罽宾国婆罗门种)、佛陀跋陀罗、慧睿、道恒(347--418),道敬(369-420),昙顺(347-425),道昞(365-435)、昙诜(361-440),而且也有俗人身份的刘遗民(354-410)、张野(350-418)、周续之(377-423)、张诠(359-423)、宗炳(374-442)、雷次宗(386-448)等人。

  

  

  

  

  

  传印长老在东林

  

  

 

  

  

  

  

  诚长老在东林

  法和尚:大安法师

  佛驮跋陀罗尊者

  鉴真大和尚像,藏于东林寺文物馆

  慧远大师像

  

  

  刘程之

  东晋-刘遗民《庐山莲社发愿文》

  

  庐山《东林寺碑》墨拓

  

  

  康有为题刻的《柳公权残碑记》

 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石碑 

 

  庐山东林寺旧照

  

  

  

  

  

  

  

  

  

  

  

  

  

  


【寺前广场】

  

  牌楼

  

  

  

  

  

  东晋古樟

  

  

  

  

  虎溪桥

  

  虎溪桥--莲池

  

  

  “莲花池”和《青莲塔》

  

气势宏大的天王殿滚圆龙柱前,一方莲池,格外引人注目,庐山清泉注入池中,荷花盈池繁茂竞秀,碧水白花相映生辉,池中假山耸立着泥塑滴水观音,容颜慈祥,俯视山门。 

  

  

  

  

  

  

  

  

  

  青莲塔

  

  

  

  

  

  

  

  

  

 白莲花

  

  

  六朝古松

  

  


【山门】

  

  

  

  

  

  

  

  

  

  

  

  

  

  

  

  

  

  

  



未完待续 ..........

上一篇:8-4. 南普陀寺寺外名胜古跡

下一篇:9-2. 庐山东林祖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西九江:东林大佛和东林寺
虎溪三笑
慧远结庐东林寺 子瞻题咏西琳壁
典故简说:虎溪相送
故游忆 · 庐山东林寺缅怀慧远大师
杭州灵隐寺理公塔和经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