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志怪传奇·谐铎(十八)

105,三杖惩奴

  元和县县令常养蒙先生,爱护百姓,尊重文人,断案如神。县中有个恶奴,和守寡的主母私通,厌恶她的儿子碍手碍脚,便挑唆主母用十恶中忤逆不孝的罪名,将儿子控告到县衙。先生查悉实情,拘传“忤逆儿”的叔父、舅父一同到案听审。

  开庭的那天,先生传恶奴上堂,问道:“你主母夫家、娘家的亲戚族人,都没有在诉状上列名,你为什么要代主母上堂控告?”恶奴说:“小人蒙老主人蒙养多年,天天盼望小主人能成家立业,不料小主人自甘堕落。主母管教他,反而肆无忌惮地顶撞。去告诉亲戚族人,他们全都如同路人,不闻不问。小人万不得已,这才冒着嫌疑,代主母到堂控告。”先生夸奖道:“忠心为主,任劳任怨,你可以说是义仆了。”恶奴磕头致谢,恬不知耻地说:“小人一向有好人的名声,这里乡亲们都知道的。”先生点头表示明白。将“忤逆儿”传到堂上,先生举目一看,才十四五岁,谦恭文雅。讯问他为何顶撞母亲,“忤逆儿”只是默默流泪,不发一言。先生假装发怒,喝道:“不孝之罪,刑律上有明确的处刑条文、三尺法怎能轻饶于你!”拔出一根动刑的竹签掷到堂下。“忤逆儿”放声痛哭,叔父和舅父也一起代他哀求免刑,而恶奴却面有喜色。先生看着恶奴笑道:“你小主人还在童年,刑杖一下,立刻就会毙命。你一向号称好人,况且又受过老主人多年豢养之恩,何不代他受杖?”于是吩咐两旁差役,将恶奴拖翻在地,用重杖责打,并关照说:“代替不孝者受杖,不可从轻。”打了四十大板,直打得恶奴哭爹喊娘。接着,先生又责备“忤逆儿”的叔父说:“你与他父亲是同胞兄弟,却不能约束侄子,以致让他因忤逆传闻远近,也应当受到责打。”叔父跪求开恩饶恕,先生笑道:“一客不烦二主,有好人在这里,你就不要害怕了。”又拖下恶奴代打二十大板。先生又传“忤逆儿”的舅父上堂,说道:“母子之恩,出于天性。你妹妹即使要控告,你就开口劝阻一下,又有什么困难的?如今却袖手旁观,以致酿成家庭变故。本来应该重重地惩罚你的罪过,只是你年老龙钟,受不了杖责,该怎么办?”便看着恶奴说:“本县今天索性大费一点力气,成全你的好人之名。”又飞签要打。恶奴这时已经再也不能受杖,磕头如捣蒜,请求免打。先生大笑道:“你看在主母的脸面情份上,也应该为她的哥哥效一点微劳。”最后还是将他打了一顿大板。先生又命令差役抬来一具重枷,对恶奴说:“杖已经代打,戴枷也就不必推辞了。”挥笔大书道:“枷号好人一名,等忤逆儿改过之日释放。”恶奴杖伤已重,又戴着重枷,不到十天就一命呜呼。合县之人,无不怕手称快,佩服先生判案通权达变。

106,片言保赤(略)

107,盗师

  娄邑有一位谭某,三十余年来从未考取秀才,他在西村的学馆授课,拿到的报酬连妻儿都养活不起。可在学馆就读的弟子,又纷纷弃学经商,学馆日渐萧条。到了年底,谭某收拾起书案文具回家,于途中遇见一位老翁,老翁笑着问他:“先生散学了,明年可否有人聘请你去做先生?”谭某回答他:“还没有人来聘。”老翁对他说:“我有一位远房的亲戚,明年打算请一位先生教他的儿子学习,如果您不嫌弃的话,我原意将您介绍给主人。”谭某极想有人聘请,不禁高兴万分,便接着询问这家的住址。老翁告诉他“到时间我会来请您,先生就不必多问了。”说完拱手道别。

  正月十五一过,老翁果然来到,并拿出百两上等成色的白银作为聘金。谭某欣喜万分,告别了妻儿,与老翁登舟而去。船行水道十分曲折,但老翁对水路极为熟悉,就这样大约行了三个昼夜,老翁对谭某说道:“到了。”说罢,拉着他的手离舟登岸。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只见这里高门大院,房屋极为华丽。旁边有一条小径,两侧布满参差不齐的花草树木,小径深处有几间房子,老翁告诉谭某:“这就是书房,请先生在此稍事休息。”随后,老翁便进到里面领着弟子来拜见先生。只见弟子身着奢丽服饰,完全是贵族富家子弟的装束。老翁略带歉意地说道:“主人因有事外出,未能亲自前来迎接,改日再来拜见先生。”接着拿出书来,请谭某逐句训读。谭某接过书一看,内有《三国演义》一部,《水浒传》十余本,而五经和四子等书,却一本也没有。谭某觉得十分奇怪,老翁告诉他:“此家弟子不求功名大志,只要能识得几行字,稍懂得世间的事理就足够了。所以请先生不必惊疑奇怪。”谭某于是安下心来,终日教授弟子识字。不久,老翁告辞而去。就这样过了半年,每天饮食供奉,极为丰盛。

  一天,家中传话称主人回来,于是大摆筵席,无比奢华。又请障某前去观戏,谭某走进主人家中,主人身着戎装甲胄,十分敬重地迎接他的到来。而席座上的宾客,也都身着战袍戎装,谭某不由得心惊胆战,不知如何是好。主人笑着安慰他:“先生不必惊慌,我是江湖豪客。只因我们这些人依仗强势,劫杀财命,全然顾不得什么仁义。所以就让小儿子学点知识,得以稍稍懂得识大体。如今承蒙先生不嫌弃,悉心教授弟子。特备下此酒食,以表示对先生的忠敬之意,话刚说完,戏班呈上剧本,请主人家点戏。谭某不懂戏剧,便点了《白罗衫》全本戏。不料,戏演了还不到一半,主人便脸色骤变,猛然起身,急令仆人撤去筵席,对谭某说道:“我并没有得罪先生,却为何要如此取笑我?”随即便备下彩缎数匹,黄金十锭,命其儿子连夜送先生回去。

  第二天,捕捉强盗的官军突然闯人,将这一伙人全部捉住,只有其儿子送先生回家而幸免于难。谭某十分感谢当初主人家的盛情款待,便悉心抚养其子长大成人,并娶妻成家立业。而那位老翁也时常来此接济、照顾他。

  【《白罗衫》:明代兰溪知县苏云偕妻郑氏赴任,为水寇徐能所劫,徐能缚苏投于江中,掠郑氏归。徐能弟徐用暗中释放郑氏,郑于途中产一子,裹以罗衫,弃于道,遂入庵为尼。徐能率众追赶,得其子,抚为已子,取名继祖。苏云亦为人所救,于乡间为塾师。十余年后,继祖为监察御史,郑氏来诉冤,所告者即徐能,苏云亦得神示,投状于林都御史。继祖自老仆姚大处得罗衫,已疑自己非徐能子,逢徐能至署中,令人擒而诛之,复以罗衫为记,全家团圆。】

108,鬼婿

  扶风人邱淑,字令仪,很小就死去了父亲,母亲管束儿子十分严格。有一天,偶然打碎了带子上的佩玉,就害怕地逃走了。夜里窜到山谷中,月色迷茫,荆榛丛莽,没有地方可以去投宿。远远望见百步以外,似乎有个村落。到了一看,原来是用板筑成的房子,竹子做成的门,两门的铜环合在一起。邱生敲门,两扇门顿时打开。一位老翁出来问他说:“深夜来敲门,你是干什么的?”邱生就把实情告诉了他,老翁于是就邀请他进入房内坐一坐。老翁询问邱生的姓族,邱生就一一回答了。老翁不高兴地说:“这是我的仇人啊!”邱生说:“平生不曾见面拜侍,不知道怎么会得罪了您?”老翁说:“我是延陵旧族,与你父亲从小就是好朋友。当我女儿很小的时候,就答应她将来做你的妻子。自从你父亲去世以后,这件事竟然停下来了,以致于我的女儿含恨,到现在还未嫁人。说起来让人切齿痛恨。”邱生很茫然,没有什么话可回答。忽然一位老妇人出来说:“过错在他的父亲,与他有什么相干?如果女婿的心思不坏,照样可以去掉仇恨变成好亲戚。”老翁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看着邱生。邱生说:“先人果真有约在先,我做儿子的怎么敢违抗?”于是老翁十分高兴,立刻让女儿梳妆打扮好了出来相见。那女子有着一双明亮而清澈的眼睛,牙齿洁白,艳丽得简直没有人能够和她相比。老翁就让女儿与邱生互相交拜,领进内室去了。

  同床共枕的时候,邱生向女子询问事情的本末。女子说:“回家问问你母亲,当然就会知道的,料想不是无端地攀援你,炫耀玉石以求出售!”邱生于是不说话了。天还未亮,女子就催促邱生回去。邱生说:“新婚燕尔,怎么能忍心马上离开。”女子哭着说:“我自从被你家抛弃,本当以女儿身度过一生。今天所以含羞强作欢乐,实在是想凭借一个晚上的嘉礼,正名定分,以后使自己的骸骨,埋进你家先人的坟墓罢了。实在不能够终身侍奉你。我有一枚玉佩,你拿回去献给你母亲,来作为证明。”邱生一看,与自己所打碎的那块没有什么不同。正在依依相恋的时候,听见岳父母等候送邱生出门,邱生就与她握手流着眼泪告别了。在曦色微露的晨色之中,老翁指明他回家的路径。

  回到家里,母亲呵斥责备一齐来了。邱生把玉佩呈献给母亲,并叙述了自己的遭遇。母亲仔细地看了好几遍,说:“是了!你父亲在世的时候,曾经看见过吴家的女儿,当时才九岁,长得容貌十分秀美,打算把她聘作你的媳妇,就开玩笑似地把佩玉解下来系在她身上。后来等到你父亲死去,匆匆忙忙,不再记起这件事了。后来听说那女儿得急病死了,她的父母很悲痛,也相继死去了。如今骨头已经埋了多年了,怎能再成嘉礼?”邱生听了,十分愕然。

  第二天,邱生找到那个地方,只见破房子之间,停放着三口棺材。邱生参拜祭奠后,痛哭一场就回来了。后来邱生以进士的资格官任部曹,把女子的棺材移葬到自己的祖茔中,并抬着岳父岳母的棺材,修建坟墓埋葬了。娶了吉氏的女子,很有贤德,得到的封诰,也让给前室那女子,来嘉奖她的志愿。

  铎说:烈女不嫁二夫,虽然死了,还遂了自己的心愿。后娶的妇人的贤慧,也是忠贞的魂灵使她感动,不然,过去的宝剑再求来,尚且招她的嫉忌,能把封诰让给她吗?

109,书神作祟

  金陵钞库街一人家的儿子,自幼学习儒家经典,可只因为读书不能致富,就弃学经商。有一次,他一个人留宿在店铺之中。夜深人静的时候,忽听得床头传出叹息之声,他呵斥一声,叹息声就停了。从这以后,每天夜里必然听到叹息之声,他也就听之任之了。

  一天夜里,有一位头带方巾,脚登红鞋的人从床后面慢步走出来,眉额紧皱,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他问来者是什么人。回答说:“我是书神!自从迁居到你家,承蒙你祖父与父亲对我颇为敬重。不想到了你这一代,不修旧好,竟然放弃父辈遗留给你的学业。好在我与你既无仇,又无德,可如今我却被钱奴所束缚,使我意气不扬,如果你不尽早解脱腰缠,那么铜臭逼人,斯文可就沦丧殆尽。等灾祸殃及到你身上。千万不要后悔!”话一说完,书神就不见了。他急忙起身,拿着蜡烛四下照看,只见到有几卷破书,用钱串捆绑着,丢放在床头,大概已经有十几年了。他怨恨这是书在作祟,就用火将书烧掉。一时间,纸灰飞舞,火焰腾起,竟将店铺房屋引着。不多时,火焰冲天,屋里存放的货物及摆设全付之一炬,什么东西也没有下。他片刻之间,顷家荡产,以后终因贫困而死。

110,病鬼延医

  曹州人计伏庵,本是一位牛医,附近有一位富翁,患喘病,请了许多医生都没有治好,计伏庵用治牛病的方法给这位富翁治病,不想竟然治愈。于是计伏庵便自以为是名医,在齐、鲁之间到处行医。一天,计伏庵正在睡午觉,见有一仆从模样的人拿着书贴请他前去巡诊。计伏庵也不问为何人看病,何令来者在前引路,他们来到一个大堂中,见里面站着几十个脸色蜡黄,面容憔悴的人。他们环绕着计伏庵请他诊脉。计伏庵看着他们觉得十分眼熟,再仔细一看,原来都是过去自己治不好的病人,不禁愕然道:“这是阴间冥府吗?”众鬼答道;“是。”计伏庵不解地问道:“即然是冥府,那么请我来此是什么意思?”众鬼纷纷对他说:“先生给我们治病而将我医治到这里,还望先生再把我们医治回人世。”计伏庵推辞不掉,无奈只好勉强开了一副药方。众鬼拿着药方,端详了许久,又说:“一剂药恐怕不能见效,还有劳先生在此呆上两三个月再走。”计伏庵一听,声泪俱下,苦苦哀求众鬼放他回去。不料,众鬼竟勃然大怒:“此地既然不可以留居,为什么你却要送我们到这里来呢?”说罢,众鬼蜂拥而上,痛打计伏庵。计伏庵猛地从梦中惊醒.隐约觉得左边面颊有疼痛之感,拿来镜子仔细查看,果真有指甲的抓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事:盗师,扫帚村钝秀才
《七真传》十五:性命双修之法,内功外功详说
医术
明清公案:老翁霸占儿媳酿命案,周县令巧计审案情
民间故事:一书生到大户人家当先生,因为一出戏被赶走,哪知道大有玄机
北京老太175万卖房,儿子:她有精神病,买卖合同无效!法院判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