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曹操高陵可能与老子祠 孔子祠为邻

 点击: 亳州高陵初露端倪     药庵艺术(书画)欣赏

海内外大风堂同仁纪念张大千诞辰110周年活动(上海)

      亳州高陵与亳州老子祠(新图)

         ------ (曹操高陵可能与老子祠孔子祠为邻)

 

      《武帝哀策文》曰:矧乃小子夙遭不造。明确写出了曹丕没有遵照父亲的遗令安葬曹操,所以,我在《亳州高陵初露端倪》一文中曰:操死,丕承魏王丞相职,因其胸怀废汉称帝之心,丕并没有遵照父亲的《遗令》安葬父亲,而是秘密的把曹操安葬在了魏岗高陵,并于陵上以汉制建有祭殿,陵屋,以及守墓驻军使用的建筑等。但于黄初三年,丕又以“古不墓祭皆设于庙”为由,下诏毁掉了高陵上建筑。黄初元年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而毁皇帝陵上之祭殿,在当朝来说也是头等大事,文帝曹丕不可能委托他人代之,必定要亲临陵地,监督操办。曹操去世的建安二十五年那一年,历史曾有曹丕幸谯的记载,为曹操墓在亳州这一观点增添了旁证。而曹丕下诏毁高陵上祭殿的黄初三年,谯县是不是也有曹丕的身影出现呢?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发现黄初三年文帝曹丕,可能亲临了亳州曹操高陵的记载,并由此引出了另一条东方巨龙的出现----老子出生地(老子祠考).

    


陈黄赵村北部的老子庙遗址,地势高隆,规模庞大。(李三官庙村西南,此村可能是因李母庙 老子庙 老君庙 孔子庙而得名。)

老子庙遗址附近发现的石碑,有5米多长,60公分宽,26公分厚,上有大字。此碑断为两节,此节约3米长,另一节正在寻找中。
 石碑上的大字,已隐约难辨,利用技术手段有望复现。

 《水经注》记载:涡水又北,迳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陈相边韶撰文。碑北有双石阙,甚整顿。石阙南侧,魏文帝黄初三年经谯所勒。……濄水又东,迳谯县故城北。文中提到了魏文帝曹丕黄初三年经过老子祠时,留下的刻石。此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由此可知:老子祠在北魏时期是在谯县西附近。于是一连串的疑问,出现了我的脑海:老子祠的真正地址在哪儿?曹丕到城西方向干什么?  他是不是去高庄高陵毁陵上的祭殿?去高庄高陵是不是要经过这个地方?要解开这一连串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老子祠到底在哪儿。

     关于老子故里的归属,一直以来纷争不断。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即鹿邑说、涡阳说、谯县说(亳州说)。这三地究竟哪里是真正的老子故里?三地各有自己的说法,都有自己的依据。但三地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以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为论据,来证明自己就是老子故里。《水经注》是记载老子生地位置最具体、着墨最多、记载最详细的文献。卷二十三《阴沟篇·涡水》是这样记载的:

濄水受沙水于扶沟县。……濄水又东迳大棘城南,故鄢之大棘乡也。……濄水又东迳安平县故城北。……濄水又东迳鹿邑城北,世谓之虎乡城,非也。《春秋》之鸣鹿矣。杜预曰:陈国武平西南有鹿邑亭,是也。……濄水又东迳武平县故城北。……濄水又东迳广乡城北。圈称曰:襄邑有蛇丘亭,故广乡矣,改曰广世。后汉顺帝阳嘉四年,封侍中挚填为侯国,即广乡也。濄水又东迳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枝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谓死濄也。濄水又南东屈,迳苦县故城南。……濄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谷水注之。谷水首受涣水于襄邑县东,东迳承匡城东。……谷水又东南迳已吾县故城西,……。谷水又东迳柘县故县东。……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谷水又东迳赖乡城南,其城实中,东北隅有台偏高,俗以是台在谷水北,其城又谓之谷阳台,非也。谷水自此东入濄水。濄水又北迳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北有双石阙,甚整顿。...石阙东侧有孔子庙,庙前一碑…北则老君庙,庙东院中有九井焉。又北濄水之侧,又有李母庙。庙在老子庙北,庙前有李母冢。冢东有碑,是永兴元年谯令长沙王阜所立。碑云:老子生于曲、濄间。濄水又曲东,迳相县故城南,其城卑小实中。边韶《老子碑》文云: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存,在赖乡之东。濄水处其阳。疑即此城也。……濄水又东,迳谯县故城北。……濄水又东迳朱龟墓北,东南流。……濄水东南迳层邱北,……濄水又东南,迳城父县故城北,沙水枝分注之。……濄水又东,迳下城父北。……濄水又屈迳其聚东郎山西,又东南屈,……濄水又东南迳濄阳城北,临侧濄水,……濄水又东南迳龙亢县故城南……濄水又曲而南流,……又东南流迳荆山北,而东流注也。

由上看出,涡水的流经路线是:

扶沟县--大棘城南(今属柘城地)--安平县故城北(柘城安平镇)--鹿邑城北(鸣鹿,今鹿邑辛集)--武平县故城北(今鹿邑武平城)--广乡城北(今太清宫)--苦县西南--赖乡(谷水注之)--老子庙东--相县故城--谯县故城北(今亳州城)--朱龟墓北--层邱北(今属亳州地)--城父县故城北(今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下城父(涡阳县城旧址)北--东郎山西(涡阳县城北十公里北龙山)-涡阳城北--龙亢县故城南--荆山北,东流注也。

     从以上《水经注》的描述和涡河流程分析, 考证老子出生地的重要标志是:老子祠  孔子祠  谷水  及谷水入涡处九井等。

地理位置有以下几个特征:一. 谯县故城以西,二.相县故城西南,三.鹿邑故城以东,四.涡河以北,五.谷水之东。
    以上五条特征是考证老子故里的基本要件,须同时具备,有一不符,故里说即难成立。

   涡阳地处谯县故城以东,很明显,不完全符合上述五个基本要件,可以排除是老子故里。鹿邑太清宫地处涡河以南,虽提出涡河有北迁之说,但没有实质证据。无九井(只有井口刻有九条龙的九龙井)。太清宫上游附近又找不到谷水入涡处的遗痕(证据)。所以也可以排除。由顾宗正先生提出的两河口姬揣李说,举证内容丰富,引据详实可信,也是最为可信的老子故里说。但其说惠济河就是古谷水的观点未免有些牵强,还需商榷。此处经过顾宗正先生实地勘探,直至今日还是没能找到可信的建筑遗址和老君庙东院中的九龙井【九龙井的认定,一:由于在院中所以范围不可能过大,二:井的年代要相符。】。

    我在对高陵的考察研究过程中,调查走访了高庄周围数十里村庄的老人,听到了大量的古史传说信息,掌握了大量的历史古迹存留情况,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我个人分析认为:春秋时的苦县城应该是牛集镇的牛粪谷堆遗址,【牛集一带曾出土过殷商时期的文物,证明牛集的历史要早于春秋  西周时期】。而不应该是安溜遗址。从《水经注》记载古谷水的流向看:   谷水首受涣水于襄邑县东,东迳承匡城东。……谷水又东南迳已吾县故城西,……。谷水又东迳柘县故县东。……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谷水又东迳赖乡城南。 谷水过承匡城东后向东南流去,应该经过已吾县故城西附近,不会距离已吾县故城太远,也就是从承匡城东开始,我的判断与顾宗正先生的考证有了不同的观点:应该是谷水经过已吾县故城西附近,向东流去(主要流向是向东偏南),然后经过柘城故县东,经过苦县故城(今牛集镇)。  谷水首受涣水于襄邑县东后,应该沿袭上游的流向一直流下去(如下图),正好经过已吾县故城西(附近)  柘县故县东  苦县故城中(即牛集遗址),如此推断与《水经注》对古谷水的记载完全相符。【见下图】





     对照当代地图发现,红色部分的谷水早已不复存在,由于其上游源于黄河,千百年来,黄河多次泛滥,泥沙涌泄,被淤没消失也在情理之中,我从对高陵走访中探知,东王庄前高庄西部有一条西北至东南流向的古河道,自刘庄方向----到东王庄西头-----至前高庄西头-----流向刘营方向。入渦处在刘营东,陈黄赵村涡北粮站西。七  八十年代此处还有老河道遗痕,向北(偏西)延伸约有二  三十米长,至村民田地处消失。强干旱季节高庄南一带古河道上的庄稼要明显早于两边的庄稼枯死。手压井打在河道上也无法正常使用,压出的全部是流沙,东王村的村民老虎(小名)建新家时,把房子建在了河道上,在院子里打吃水井时,就无法使用,只好到院子外面的路对过打了口井使用。


商周时期的鬲(读li)


牛集遗址上找到的陶鬲残足,为牛集即古苦县在时间段上得到了证实(为商晚期,西周早期)

陶片

商周时期的瓦当,珍品,十分难得

     《水经注》载:谷水自此东入濄水。濄水又北迳老子庙东。陈黄赵村东正好是涡河向北曲弯的转折处,如此看来老子祠当在陈黄赵村一带,而这个弯处是不是有什么古迹呢?我在《亳州高陵初露端倪》中曾提到,陈黄赵村东南部涡河岸边有一棵千年银杏树,此树巨大,需十数人始能合抱。约文革时期被村干部卖到阜阳纱厂,用来做织布的梭子。后来村干部的几个儿子也遭报应而终。树冠更是繁茂,据村民说树根都扎到涡河南岸去了。从网上查古银杏树资料得知:现存的古银杏树多为古代宗祠寺庙中所植,如此推断,此树也应是老子祠中所植。在《亳州高陵初露端倪》一文中,我曾推断此树是曹丕为留标记所植,现在看来,非也。有老子祠在此,何须标记。
  《水经注》载:濄水又曲东,迳相县故城南,其城卑小实中。边韶《老子碑》文云: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存,在赖乡之东。濄水处其阳。疑即此城也。……濄水又东,迳谯县故城北。……涡水经过老子庙后,又转向东流,经相县故城南继续向东,流向谯县故城北。此相县故城在哪儿?。《后汉书·桓帝纪》载,延熹八年(165年)春正月和十一月,桓帝因梦见老子,分别遣中常侍(高级近侍官,后汉由宦官充任)左悺和管霸之苦县,祠老子。彼时苦县属陈国,著名文士丞相边韶,奉命“典国之礼”,作《老子铭》。此文今收入《隶释》卷三,《道家金石略》有转录,其前有序,云:

老子姓李,字伯阳,楚相县人也。春秋之后,周分为二,称东西君。晋六卿专征,与齐楚并僭号为王,以大并小。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其土地郁塕(wěng)高敞,宜生有德君子焉。

 

文中明确说:相县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我认为,此相县并不是顾宗正笔下的相县,而是南高楼村北,落杨庄崔李村一带,被老人称为古相国遗址的高台(现称八里庙遗址)。“相国”“相县”不言而喻应该是这个地方。见下图

 

 


  《水经注》载:。……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谷水又东迳赖乡城南,其城实中,东北隅有台偏高,俗以是台在谷水北,其城又谓之谷阳台,非也。谷水自此东入濄水。谷水经过苦县故城(即牛集镇)后,就又向东到了赖乡城南。这个赖乡在什么地方呢?上文中明确记载其城实中,东北隅有台偏高。又:相县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分析赖乡一定在相县的西方,从牛集至涡河这一段谷水旁边,特别是临近涡河的这一段,而且它的东北方向还要有高台遗迹。那么这一带是不是有这样的的历史遗迹呢?有(见上图)。就是我在《亳州高陵初露端倪》一文中写的“吊台庙”处,有古代遗留的高土台,也称“古钓鱼台”。根据上文东北隅有台偏高推测,赖乡城应在高台西南,至古谷水附近。有独无偶,不知道是天意,还是巧合,在这里就有古代遗迹出现。也是我在《亳州高陵初露端倪》一文中提到的,高庄南耕地里曾出土古建筑遗址和骨簪,年代久远,骨簪上的铜饰已受腐消失,只留有约1.5厘米长的绿铜锈痕。(建筑遗址现在还没有挖完,被埋在耕地下面)。此建筑遗址正好处在“古钓鱼台”西南,古谷水河道附近。

        

 



     写至此当告一段落,五大地理特征完全符合,老子祠  孔子祠  谷水  及谷水入涡处等要件基本落实,现在只欠九井。关于“九井”,在我的记忆里还真有一点印痕,在那时间怎么也不会和老子联系到一起,二十多年前,刚分生产队时,听人谈起李三官庙村南一带有很多井,大家都不知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井?感觉很奇怪,但这个记忆时间太久了,感觉有点模糊,努力回忆了很长时间,也不敢肯定。只有等待我去实地考察走访寻找了

    (笔者已于2010年9月30日对李三官庙,陈黄赵,卓李村,郑桥一带,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也许因为符合事实的缘故吧,事情有着想不到的顺利。说来奇怪,从谯西涡河北岸的大丁轮窑场附近的八里庙遗址【即此文中的古相县】开始,我就注意到有一只喜鹊在我的前头鸣叫,我从南高楼村沿着涡河大堤一路西行,一直到陈黄赵村,他就一直在前头鸣叫飞翔,好像在给我带路一般,到陈黄赵村才飞去不见。我因忌讳喜鹊叫,认为不吉,所以开车也格外小心,害怕出现意外,因此印象也特别深刻。走访过程中,很快就打听到了我要找的“古井”,这一带的老人都知道,在卓李村西头,这口井还发生过“神奇”的事情,据老人们讲,这口井里以前水质很好,附近好几个村的村民都到这里吃水,有一天井里突然冒起了冲天白烟,烟雾滚滚,气势惊人。村民以为井中失火,就喊了起来,这一喊不当紧,滚滚的白烟突然停了下来。村民围近井一看,一切如常。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哈哈     我可不是给大家讲故事听,我说的是我调查的事实,农村人都很朴实,谁也不会说瞎话,搞演义,赋予一口废弃的老井以神话。再说了,编故事也不可能人人尽知吧。据村民讲这口井的西边还有一口这样的井,因在水坑里后来被扒掉了。这一带我还将继续调查下去,期待更多地“九龙井”现身。见下图,)
 






此井口径约四十多公分,越向下越大,沿口向下一米的用砖,与下面的用砖有明显不同,应为后期修复所至。此井为极为少见的大肚砖瓦井。【现挖掘的早期的井,良渚时期的都是小口径井,一般都是四十公分左右。西周时期的水井有圆形和方形井,西安发现一口西周时期的方井,也是腹部增大的大肚井。但口径大,有一米左右。】

 


    写至此心中坦然,不由长出了一口气,我也明白了魏文帝曹丕为何到此,曹操临死时的夙愿就是能身后与西门豹为邻,而曹丕为成就称帝大业,不得不把父亲秘密另处安葬,为了达到父亲的心愿,曹丕为父亲选择了与老子作邻,比之西门豹者,老子更加让世人尊崇。曹丕诗:“羡西门之嘉迹,忽遥睇其灵宇。”即有此意也。

    写至此本欲放笔,但仍觉得意犹未尽。从北孟常营村至南陈黄赵村,横跨十里,集“古钓鱼台”(传说是姜子牙路过此地的钓鱼台)“曹操高陵”“邓哀候曹冲之墓”“老子祠”“孔子祠”“老君庙”“李母庙”“李母冢”“九龙井”等巨牌胜景在此,我觉得此地将成为真正的“龙兴之地”,这条经济巨龙也将远超古井集团,及亳州所有中药材产值的总和。

    ---------------- 期盼亳州腾飞!

 【此篇只为略考,顾宗正先生著的《老子生地—亳州老子祠—太清宫遗址真迹详考正说》一书中,对老子出生地的论述已很详细,读者可找来参考(也有顾说的网上资料)。正是顾先生的论证给了我启发,本人才开始对老子出生地进行考证,笔者考证的地点距离顾先生考的姬揣李仅有六里之遥,所以,顾书中的论据都可以作为参考。在此不再赘述。以后笔者将用更详细的历史文献资料,对牛集遗址即古苦县,八里庙遗址即古相县,高庄西头的地下古河道即湮灭的古谷水,及九井的寻找等做专题论证整理成文。】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六日初稿于药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生地考辨
老子故里历史真相系列② 从《水经注》看老子故里(9)
《水经.阴沟水注》考略(四)
老子故里:安徽涡阳苦县
浅谈老子诞生地历史定位、沿革及其认可漂移
老子故里在安徽涡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