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三0)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00条辨/

《伤寒论》第300条辨: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原文解释】脉微细,但欲寐,为少阴病本有的脉和证。始得之病在表,宜服麻黄附子细辛汤。微细之脉见于沉,可知为寒饮在里。汗出不烦者,暗示原来还有发热心烦,因过服麻黄附子细辛汤,汗后表解而烦亦去也。寒饮未除,故自欲吐。太阴病的为证渐显,急与附子汤温中逐饮或可得治。待至五六日,终因胃虚无力收摄而自下利。复烦躁,以至不得寐者,是生机欲息之象,这是死证。

少阴病脉证并治篇出了很多死证,所以,进入少阴证的时候,就会看到死证了。如果是比例的话,百分之五十是死证,百分之五十不会死。我们该如何来救逆,后面会有方来治疗少阴病证。

这种就是失治,如果少阴病,脉微细而沉,但欲寐,汗出不烦,自欲吐,这种状况下,一剂四逆汤下去就去掉了,但是如果不及时服用,至五六日,自利,自利就是利光了,营养能源都没了。烦燥,就是已经不受药了,阳虚在上面,阳没有根了。这看起来好像阳气恢复,实际上是死证,热快绝的时候,可以看到这些现象。

少阴证,照理说是无汗,我们用小便排出来。治疗了以后,精神好起来,运动才有汗,这才是对的。这个人但欲寐,汗出不烦,没有动,睡觉的时候还是在流汗,代表阳在往外走。里面阴很盛,阳往外走就会有这种汗出不烦。

自欲吐,自利,里面的寒湿很盛,少阴证兼有下利的情形,然后又烦燥不得卧。当阳要绝的时候,阳要离开身体的时候,都会但坐不得卧。这个时候,没有办法躺着睡觉,然后烦燥,这些都是死证,代表阴阳相隔,阳要离开身体,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我们看到这种烦燥,死证,不可以不治,要用大剂的四逆去救他,至于要用多大剂,我们后面会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 病机版《伤寒论》(二),开启伤寒论奥秘的一把新钥匙!!
中医探讨:不懂南阳方言 误读仲景千年
学术争鸣 | 小柴胡汤证主要诊断并非“但见一证便是”
中医方剂详解|小柴胡汤
帮你整理好了,小柴胡汤的全部条文和精义
《伤寒论》精选条文120条,见者有福(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