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癫狂方剂总汇(收集整理)

1、竹沥达痰丸

  【处方】黄芩200g 半夏(制)150g 大黄(酒制)200g 橘红200g 甘草100g 沉香50g

  【性状】为绿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0g,捣碎,压榨取汁,加鲜竹沥800ml混匀,与上述粉末泛丸。取青礞石100g,加硝石30g煅后水飞成极细粉,包衣,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豁除顽痰,清火顺气。用于痰热上壅,顽痰胶结,咳喘痰多,大便干燥,烦闷癫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

  【注意】孕妇慎服。

  【规格】每50丸重3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2、坠痰丸

  【处方】大黄(酒煨)30克 贝母(去心)胆星 青礞石(煅过)石菖蒲各30克 麝香3克 蛇含石(煅红,醋淬七次)15克

  【制法】上药为末,姜汁为丸。

  【功能主治】治痰火凝结于胸膈,以致癫狂,谵语妄言。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白滚汤送下。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

3、坠痰丸

  【处方】大黄(酒煨)30克 贝母(去心)胆星 青礞石(煅过)石菖蒲各30克 麝香3克 蛇含石(煅红,醋淬七次)15克

  【制法】上药为末,姜汁为丸。

  【功能主治】治痰火凝结于胸膈,以致癫狂,谵语妄言。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白滚汤送下。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

4、芩连清心汤

  【处方】黄芩 黄连 麦冬 花粉 茯神 丹参 牛黄 菖蒲 远志

  【功能主治】清心开窍,化痰安神。治痰火扰心,癫狂烦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类证治裁》卷四

5、清心汤

  【处方】人参 白术 茯苓 远志 枣仁 川芎 生地 石菖蒲各3克 当归 麦冬4.5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治癫狂。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仙拈集》卷二

6、清心滚痰丸

  【处方】酒大黄 黄芩各120克 青礞石(同焰消煅如金色)犀角 皂角 朱砂各15克 沉香7.5克 麝香1.5克

  【制法】水泛为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痰火骤壅,发为癫狂。

  【用法用量】开水送下60~70丸。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7、排气饮

  【处方】陈皮4.5克 木香2.1~3克 藿香4.5克 香附6克 枳壳4.5克 泽泻6克 乌药6克 厚朴3克

  【功能主治】行气散滞。治气逆,食滞腹胀,疼痛,癫狂。

  【用法用量】以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热服。

  食滞,加山楂、麦芽各6克;寒滞,加焦干姜,吴茱萸,肉桂之属;气逆甚者,加白芥子、沉香、青皮、槟榔之属;呕吐而痛,加半夏、丁香之属;小腹疼痛,加小茴香;如兼疝症,加荔枝核(煨熟捣碎)6~9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8、牛黄清心丸

  【处方】羚羊角(镑.另研.一两) 麝香(另研.一两) 龙脑(另研.一两) 人参(去芦.二两半) 蒲黄(二两半) 白茯苓(去皮.二钱半) 芎藭(一两六钱半) 柴胡(一两六钱半) 杏仁(另研.一两六钱半) 桔梗(一两六钱半) 防风(去芦.一两半) 白术(一两半) 白芍药(一两半) 麦门冬(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神曲(一两半) 当归(一两半) 阿胶(炒.一两七钱半) 大豆黄卷(一两七钱半) 肉桂(一两七钱半) 干姜(七钱半) 牛黄(另研.一两二钱) 犀角(另研.二两) 雄黄(另研 八钱) 金箔(一千二百箔) 甘草(五钱) 乾山药(十两) 白蔹(七钱半) 大枣(另研.一百个)

  【炮制】上除大枣、杏仁、金箔、羚羊角、犀角、麝香、龙脑、雄黄另研,余药别研为细末,入羚羊角等七味。入内再研和匀。将大枣煮熟去皮核,捣烂如泥。同炼蜜为丸,每一两作十丸,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治诸风缓纵不随,言语蹇涩,痰涎壅盛,心怔健忘,或发癫狂,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食后温水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9、牛黄清心丸

  【处方】白芍药 麦门冬(去心)黄芩 当归(去苗)防风(去苗)白术各45克 柴胡 桔梗 芎藭 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别研)各37.5克 神曲(研)蒲黄(炒)人参(去芦)各75克 羚羊角末 麝香(研)龙脑(研)各30克 肉桂(去粗皮)大豆黄卷(碎炒)阿胶(碎炒)各53克 白蔹 干姜(炮)各22.5克 牛黄(研)36克 犀角末60克 雄黄(研,飞)24克 干山药210克 甘草<锉,炒)150克.金箔1200箔(内400箔为衣)大枣100枚(蒸熟,去皮、核,研成膏)

  【制法】上除枣、杏仁、金箔、二角末、牛黄、麝香、雄黄、龙脑外,余为细末,入余药和匀,用炼蜜与枣膏为丸,每30克作l0丸,用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治诸风,缓纵不随,语言謇涩,心悸健忘,精神恍惚,头目眩晕,胸中烦郁,痰涎壅塞;心气不足,神志不定,惊恐悲忧,喜怒无时,虚烦少睡,或发狂癫,神情昏乱。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用温水化下。小儿惊痫,以竹叶汤温化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10、宁神饮

  【处方】茯苓 陈皮 瓜蒌各2.4克 黄芩 远志 枣仁各1.8克 半夏 贝母各3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清火化痰,养心安神。治痰火内伏,心神不宁,发为癫狂。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心热,加麦冬、黄连。

  【摘录】《仙拈集》卷二

11、礞石滚痰丸

  【处方】金礞石(煅)40g 沉香20g 黄芩320g 熟大黄320g

  【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棕褐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降火逐痰。用于实热顽痰,发为癫狂惊悸,或咳喘痰稠,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12g,一日1次。

  【注意】孕妇忌服。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12、麦门冬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1两,虎睛1对(微炙),龙齿(研)1两,金箔(研)100片,银箔(研)100片,石膏(研)1两,升麻1两,枳实(麸炒)1两,生姜(切,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锉)1两,玄参3分,萎蕤(炒)3分,芍药3分,甘草(炙,锉)3分,远志(去心)3分,柏子仁(生用)半两,薤白(细切,焙干)半两,牛黄(别研)半两。

  【制法】上药除虎睛并别研6味外,余捣罗,再与研者同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安魂定志。主风癫狂乱失心。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地骨皮汤送下,日3夜1,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13、六应散

  【处方】郁金、滑石、川芎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中风痰迷心窍,癫狂烦乱,人事昏沉,痰涎壅盛,及五痫,心风。

  【用法用量】每服1-2钱,空心以虀汁调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14、安神镇心琥珀丸

  【处方】琥珀1两(细研),真珠1两(细研,水飞过),牛黄半两(细研),天竹黄1两(细研),铁粉1两,光明砂3分(细研,水飞过),金箔50片(细研),银箔50片(细研),龙齿1两(细研如粉),腻粉半两(研入),麝香1分(细研),犀角屑3分,露蜂房半两(微炒),龙胆半两,川升麻半两,天门冬3分(去心,焙),钩藤3分,茯神3分,菖蒲3分,远志3分(去心),麦门冬3分(去心,焙),人参3分(去芦头),白藓皮3分,黄芩半两,蚱蝉半两(微炒),干蝎半两(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风邪凌心,言语不定,精神恍惚,乃成癫狂,发歇无时。

  【用法用量】每服15丸,以竹叶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15、八珍散

  【别名】八珍汤

  【处方】人参1两,石菖蒲1两,生地黄(酒蒸焙)1两,川芎1两,朱砂(别研)半两,防风(去芦)半两,细辛(洗净)1钱,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产后败血停蓄,上干于心,心气闭塞,舌强不语,产后痰迷心窍,言语不正,状如癫狂。

  【用法用量】八珍汤(《寿世保元》卷七)。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三五引《济生》

16、碧霞散

  【处方】石绿(拣上色精好者研筛,水飞再研)2-3钱,冰片3-4豆许。

  【制法】上研匀。

  【功能主治】中风,痰迷心窍,癫狂烦乱,人事昏沉,痰涎壅盛;五痫、心风。

  【用法用量】以生薄荷汁,合温酒调服。微微令涎自口角流出,自苏。

  【摘录】《济阳纲目》卷一

17、蟾酥丸

  【别名】蟾酥痧药丸

  【处方】苍术3两6钱,生军6两,麻黄3两,天麻3两,沉香5钱,檀香1两,丁香6钱,广木香1两5钱,麝香3钱,雄黄3两,朱砂1两2钱,甘草2两4钱,蟾酥6钱。

  【制法】上为末,将蟾酥酒化为丸。

  【功能主治】祛暑辟邪,利湿开窍。主心腹暴痛,兼受四时不正之气,山岚瘴毒,癫狂迷乱,五痢八疳。

  【用法用量】蟾酥痧药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本方用法:用高粱酒泛为小丸,每分约二十粒,朱砂为衣,放于烈日下晒燥,趁热装蜡袋中,打光至亮为度。每服一分至二分,开水送下。

  【摘录】《饲鹤亭集方》

18、大黄一物汤

 【处方】大黄4两(酒浸1宿)。

  【功能主治】癫狂。

  【用法用量】水3升煎之,分3服。

  【摘录】《医方考》卷五

19、大灵丹

  【处方】滑石(飞过)3两,雄黄(飞过)3钱,犀角3钱,辰砂(飞过)3钱半,牛黄1钱,冰片1钱,麝香5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用升麻3钱,甘草3钱,防风3钱,薄荷3钱,灯草3钱,牛子3钱,红花3钱,紫草3钱,黄连3钱,水2碗,煎至半碗,细绢滤去滓,加蜜4两同熬,滴水成珠,和前药为丸,如小龙眼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痘疮,壮热癫狂,惊搐谵语,红紫斑焦干陷,一切恶症。

  【用法用量】每服1丸,灯心汤送下;暑月冷水化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20、当归承气汤

  【处方】当归 大黄各30克 甘草15克 芒消27克

  【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主阳狂,奔走骂詈,不避亲疏。

  【用法用量】每服60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0枚,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21、当归承气汤

  【处方】当归尾1两,大黄(酒洗)5钱,芒消5钱,枳实5钱,甘草(蜜炙)3钱,厚朴5钱。

  【功能主治】内有实热,致发阳厥、癫狂或溺血。

  【用法用量】水2钟,先煎枳、朴、草、归至9分,次下大黄,煎3-5沸,末下芒消,随即就起,去滓服。

  【各家论述】胃气为湿热所伤,必泻其上实,而元气乃得上下同流,此承气所由名也。三一承气汤外加当归,故名。

  【摘录】《内经拾遗》卷二

22、荡痰加甘遂汤

  【处方】生赭石2两,大黄1两,朴消6钱,清半夏3钱,郁金3钱,甘遂末2钱。

  【功能主治】癫狂失心,既滑实,顽痰凝结之甚者。

  【用法用量】甘遂末,调药汤中服。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23、荡痰汤

  【处方】生赭石2两(轧细),大黄1两,朴消6钱,清半夏3钱,郁金3钱。

  【功能主治】癫狂失心,脉滑实者。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24、癫狂丹

  【处方】公丁香3钱,沉香3钱,雄黄3钱,青皮3钱,黄芩3钱,胡黄连3钱,乳香2钱5分,麝香2钱5分,熊胆2钱5分,檀香3两,轻粉4钱半,黄连1两,牵牛1两,三棱1两,甘草1两,莪术1两,陈皮1两,雷丸(甘草水浸1宿,酒拌蒸)1两,鹤虱1两,大黄1两半,赤小豆3两,巴豆(去油)7个。

  【制法】上为极细末,荞面糊为小丸。

  【功能主治】镇静安神。主癫狂不安,言语失次,悲哭无常,凶狂怒骂,自歌自舞,神经错乱。

  【用法用量】每服10粒,白开水送下。

  【注意】剧药,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25、癫狂马宝散

  【处方】马宝2两,琥珀1钱,龙涎香1钱,珍珠(豆腐炙)1分,牛黄5分。

  【制法】上研细末,装瓶重3分。

  【功能主治】镇静,豁痰,安神,定志。主神经错乱,狂躁不安。痰热蒙蔽心窍引起的癫狂,口吐涎沫,神识不清,语言谵妄,疯狂打闹,烦躁不安,惊惕失眠,哭笑无常,及精神分裂症等。

  【用法用量】每次病轻者服半瓶,病重者服1瓶。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26、癫狂梦醒汤

  【处方】桃仁24克 柴胡9克 香附6克 木通9克 赤芍9克 半夏6克 腹皮9克 青皮6克 陈皮9克 桑皮9克 苏子12克(研)甘草15克

  【功能主治】主癫狂。哭笑不休,詈骂歌唱,不避亲疏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林改错》卷下

27、癫狂霹雳散

  【处方】雄黄5分,雌黄5分,冰片5分,西牛黄5分,生山栀20枚,白急性子1钱,生白砒4分,生绿豆180粒。

  【制法】将绿豆冷水浸少顷,去皮,余药各生晒为末,另研入冰、黄。

  【功能主治】化顽痰浊涎。主癫狂。见面色板钝,目神滞顿,迷妄少语,喜阴恶阳,饮食起居若无病者。多从屈郁不伸,而为失志痴呆。

  【用法用量】大人可服1钱,15-16岁者,用4分,白汤送下。再令食粉面糕饼等少许,当吐。如一时未吐,以硬鹅毛蘸桐油搅喉探吐,吐后人倦,安卧半日,欲食,少少进微温米饮,切勿多,亦勿热,越日方进米粥。吐后每多口渴,不可饮茶,即取清童便饮之,或服自己小便,名轮回酒,皆能洗涤余浊,兼解毒药。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28、独效苦丁香散

  【处方】苦丁香(即甜瓜蒂)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惊忧之极,痰犯心包,忽患心疾,癫狂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井花水调满1盏服之。得大吐之后,熟睡,勿惊之,自是遂安。凡吐能令人眼翻,吐时令闭双目,或不省人事,则令人以手密掩之。吐不止,以生麝香少许,温汤调解之。

  【摘录】方出《永类钤方》卷十三,名见《普济方》卷十八

29、二圣散

  【处方】常山1两,葱管藜芦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中风,痰迷心窍,癫狂烦乱,人事昏沉,痰涎壅盛及五痫、心风。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水1钟,煎至7分,食后温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一

30、防风散

  【别名】防风茯神散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茯神1两,独活1两,远志1两(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龙齿1两,秦芎半两,菖蒲1两,石膏1两,牡蛎1两,禹余粮半两,蛇蜕皮1尺(烧灰),桂心半两,甘草2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风邪癫狂,或啼泣不止,或歌笑无度,或心神恐惧,或言语失常。

  【用法用量】防风茯神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三)。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31、防己地黄汤

  【处方】防己7.5克 桂枝22.5克 防风22.5克甘草7.5克

  【功能主治】滋阴凉血,祛风通络。主治风入心经,阴虚血热,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脉浮;或血虚风胜,手足蠕动,瘈疭,舌红少苔,脉虚神倦,阴虚风湿化热,肌肤红斑疼痛,状如游火。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癔病、癫痫等证属阴虚热伏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药,以酒200毫升,渍12小时,绞取汁;用生地黄1千克哎咀,蒸1小时,绞取汁;以铜器将上二种药汁和匀,分二次服。

  【备注】方中重用生地黄滋补真阴,凉血养血为君;防己善搜经络风湿,兼可清热为臣;防风、桂枝调和营卫,解肌疏风为佐;甘草调补脾胃,和协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滋阴凉血,祛风通络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32、返魂丹

  【处方】乌犀(锉屑)2两,水银半两,天麻(酒洗,切,焙)半两,槟榔半两,僵蚕(去丝嘴,微炒)、硫黄半两(研末,明瓷盏慢火养,却入水银,急炒去青成砂,要知紧慢),独活(去芦)1两,川乌(炒通赤,留烟少许,合旧绢上卷之,冷倾出)1两,干蝎(炙)1两,荜茇1两,肉桂(去粗皮)1两,防风(去芦)1两,沉香1两,槐胶1两,当归(去芦,酒浸,切,焙,炒黄)1两,细辛(根)1两,天南星(汤洗,生姜自然汁煮软,细切,焙干,炒黄)1两,阿胶(杵碎,蛤粉炒如珠子)1两,藿香叶(去梗土)1两,乌蛇(酒浸1宿,炙令熟,去皮骨,用肉)1两,白花蛇(酒浸1宿,炙令熟,去皮骨,用肉)1两,羌活(去芦)1两,白附子(炮)1两,麻黄(去根节)1两,半夏(汤泡,姜汁浸3宿,炒黄)1两,羚羊角(镑)1两,陈皮(去白)1两,天竺黄(研)3分,木香3分,人参(去芦)3分,干姜(炮)3分,茯苓(去皮)3分,蔓荆子(去白皮)3分,晚蚕纸(微炒)3分,藁本(去土)3分,桑螵蛸(炒)3分,白芷3分,何首乌(米汤浸,煮,炮干)3分,虎骨(醋酒涂,炙黄)3分,缩砂仁3分,丁香3分,白术(泔浸1宿,切,焙干)3分,枳壳(去白,麸炒)3分,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令熟)3分,蝉壳(去土,炒)1两,川芎1两,附子(水浸泡,去皮脐)1两,石斛(去根,锉)1两,肉豆蔻(去壳,炒)1两,龙脑(另研)1两,牛黄(研)1两,朱砂(研,水飞)1两,雄黄(研,水飞)1两,麝香(另研)1钱,乌鸡1只(去嘴翅足),狐肝3具(以上2味,腊月内入瓦瓶固济,木炭烧赤,候冷,取出研极细),金箔20片(为衣)。

  【制法】上炮制如法,杵令细,炼蜜和酥为丸,如梧桐子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诸癫痫,潮发瘛疭,口眼相引,项背强直,牙关紧急,目睛上视;及诸病久虚,变生虚风多睡者。

  【用法用量】方中僵蚕用量原缺。

  【摘录】《元戎》卷十一

33、滚痰丸

  【别名】礞石滚痰丸(《痘疹金镜录》卷上)。

  【处方】大黄(酒蒸)片黄芩(酒洗净)各250克 沉香15克 礞石30克(捶碎,焰消30克,入小砂罐内,及稍盖之,铁线练定,盐泥固济,晒干,火煅红,候冷取出)一方加朱砂60克研为细末为衣

  【制法】上为细末,水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降火逐痰。治实热老痰,发为癫狂惊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或痰闭子宫不孕,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而腻,脉滑数有力者。现用于精神病、癫痫身体壮实者。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临卧用茶清或温水送下,量虚实加减服。

  【注意】体虚及孕妇不可轻用,以免损伤正气。

  【备注】方中礞石驱逐顽痰,力甚猛峻;大黄荡涤陈积,开下行之路,黄芩清上焦之火,消除成痰之因,二味用量独重,有正本清源之意;沉香调达气机,为诸药之开导。四药共奏降火逐痰之效。

  按:《证治准绳·类方》卷二引本方有“百药煎”。

  【摘录】《玉机微义》卷四引《养生主论》

34、固气止脱汤

  【处方】人参1两,熟地1两,山茱萸1两,白术5钱,麦冬5钱,甘草1钱,丹皮3钱。

  【功能主治】补气摄血,补精止血。主妇人因行房癫狂,气脱精泄火炽,遂至小产,血崩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35、黑金丹

  【处方】黄连、黄芩、黄柏、山栀子、连翘、石膏、泽泻、赤芍药、大黄、枳壳、薄荷、牡丹皮、玄参、桔梗、防风、赤茯苓、荆芥各等分。

  【制法】上大合1剂,水8碗,煎7碗,去滓,入芒消1斤于内化开,澄去泥水,将药入锅内煎至干,须慢火铲起,入新罐内,上用新灯盏1个盖住,入水于盏内,火煅,候干,水3盏为度,取出放地上,去火毒,研为细末,入甘草末5钱搅匀。

  【功能主治】上焦邪热,咽喉肿痛,及牙齿疼痛;伤寒误补,大潮大热,声哑不出,胸膈作痛,鼻衄吐红;痰壅火盛,癫狂谵语,一切实热之证。

  【用法用量】每服2钱,茶清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四引云莱弟方

36、加味八珍汤

  【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茯苓2钱,甘草(炙)2钱,当归2钱,川芎2钱,芍药2钱,熟地2钱,远志2钱,茯神2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补养元气。主产后癫狂,乃血虚神不守舍而然。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二

37、苓甘姜附龙骨汤

  【处方】半夏3钱,甘草2钱,干姜3钱,附子3钱,茯苓3钱,麦冬2钱(去心),龙骨3钱,牡蛎3钱。

  【功能主治】癫狂。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

  有痰者,加蜀漆。

  【摘录】《四圣心源》卷五

38、六君健脾汤

  【处方】人参、白术、白茯、甘草、陈皮、半夏、枳壳、厚朴、杏仁、泽泻、炮姜。

  【功能主治】癫狂,清热之后,脉来沉细者;癫病,语言谵妄,喜笑不休,抑郁不遂,脉沉小无力

  【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肺中药方剂
『祛痰剂』贝母瓜蒌散
治疗痰湿的方剂
含白果的58个处方。白果,入心经,通任、督之脉,至于唇口。敛肺定喘;止带缩尿。主哮喘痰嗽;白带;白浊;遗精;尿频;无名肿毒; 皶鼻;癣疮。
含有瓜蒌的处方(六)
含有夏至草的处方(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