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便秘的经方辩证一览表

便秘经方辩证一览表

经方

辨证要点

方剂组成

用法用量

备注

调胃承气汤

心烦、或谵语、发热、中脘下有压痛。少腹胀满,苔黄而干,脉滑数

大黄(去皮,酒浸)四两(约60克)、甘草(炙)二两(约30)、芒硝半升(约15克)

,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再入芒硝,再煮两沸,食前服,一次温服50毫升至60毫升。


小承气汤

大便干燥,恶臭难下。腹胀腹满,疼痛拒按。心情烦躁。发热怕热,口渴口干,舌红苔厚黄燥。

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水煎温服,一日三次。得下,止后服。


大承气汤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或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或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发狂。

大黄(12)、厚朴(24) 枳实(12) 芒硝(9)

水煎,先煮厚朴、枳实,大黄后下,芒硝溶服


麻子仁丸

大便干燥,熏臭。腹满心烦,怕热,口渴,舌红苔厚略燥。

麻子仁二升(20g),芍药半斤(9g),炙枳实半斤(9g),去皮大黄一斤(12g),炙厚朴一尺(9g),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10g)。

药店有中成药卖,按说明书服用

可改成汤剂煎服

蜜煎导

大便干燥,便时腹痛难下,口干,舌略红苔厚无津。皮肤干燥。

食蜜七合

微火煎,膏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

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桂枝加大黄汤

大便干燥,便时腹痛。口干不多饮,体瘦疲乏,易外感,易关节疼痛。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水煎温服,一日三次。得下,止后服。


小建中汤

大便干燥,呈羊屎蛋状。体瘦疲乏,易外感,易抽筋,口干急躁,腹薄纳差,腹直肌紧张疼痛或柔软无力。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水煎温服,一日三次。饴糖融化到药汤里,不需熬。


黄芪建中汤

小建中汤证患者见汗多,怕冷较重,疲乏,肌肉松软,面黄晦暗,呈浮肿貌。

黄芪一两半、桂枝、生姜各三两、芍药六两,炙甘草二两、大枣12枚(擘)、胶饴(饴糖)一升。

煎汤取汁,兑入饴糖,再以文火缓缓溶化,分2次温服。

小建中汤加黄芪三两。

桂枝新加汤

大便或干或溏。怕冷疲乏,身体疼痛。腹薄柔软喜按,面色苍白晦暗,舌淡润苔薄白。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四两)

水煎温服,一日三次。

大便黏腻加白术;汗多浮肿加黄芪;肠蠕动缓慢加枳实厚朴。

理中丸

大便稀软黏腻,排便不爽。胃寒纳差,喜温喜按。舌淡白齿痕苔白润。面色晦暗,皮肤松软。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9g)。

有中成药卖

日三次,夜二次。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

可改汤剂煎服

大柴胡汤

大便干燥难下,往往与情绪有关。性格急躁,紧张,体质偏壮实,胸胁不适,胃脘下或偏左部按压疼痛。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擘)  大黄二两

水煎温服,一日三次。


四逆散

大便偏干,排便或难或易,往往与情绪有关。性急紧张,胸胁不适,四肢凉,腹痛时作,便后即止。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各等份。

水煎温服,一日三次。

便秘或腹痛严重者,芍药加倍。

大黄附子汤

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

大黄三两(9g),附子三枚炮(9g) 细辛二两(3g)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三黄泻心汤

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外证疮疡,心胸烦闷,大便秘结;湿热黄疸,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脉数实者

大黄15g,黄连10g,黄芩10g

水煎取液顿服。



四方鉴别

经方

相同点

不同点

大承气汤

四方均用大黄

荡涤胃肠积热

大承气汤硝、黄并用,助加枳朴,而厚朴用量倍于大黄,泻下与行气并重,其功峻下,主治痞、满、燥、实俱备的阳明腑实证。

小承气汤

不用芒硝,枳朴用量亦轻,厚朴用量为大黄之半,其功轻下,主治痞、满之阳明腑轻证。

调胃承气汤

不用枳朴,而大黄、芒硝并用,而以甘草与大黄同煎,其功缓下,主治阳明腑实证,燥、实同见而无痞、满之证。

复方大承气汤

以大承气汤“枳壳易枳实”为主,通里功下,配以莱菔子、赤芍、桃仁行气导滞,活血化瘀,即可助方中诸药荡涤积滞,又可防止梗阻导致局部血瘀弓|起的组织坏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如何学和中医如何学好兼我是如何变成医生的经历 中医讨论版 基层医生论坛
苓桂术甘汤医案二则
伤寒论方证鉴别(表格化1)
金匮要略临床总结(1)
浅解《金匮要略》中治痉病的三条方论——栝蒌桂枝汤、葛根汤、大承气汤
仲景大黄用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