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信应该从何而来 —— 自我认知体系的建立


 
所有的“不自信”,一定得是具体的,针对一个特定的领域,一个特定的环节或者问题的。
 
比如,笔者在写作的时候,往往也会陷入自我怀疑:我每天花那么多时间读书,笔记和写作,到底成效如何了?我真的有这方面的才能吗?未来我将走向哪里?
 
如果我在长时间内反复的思考这些抽象的有关于“成效”,“才能”和“未来”的问题时,最终多半都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但是,一旦我当问题具体到一篇篇具体的文章,去评价自己存在的问题,发现自己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的漏洞,逻辑的错误的时候,往往才会真正收获一些有效反馈,以此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我给自己评价自己的写作能力列出了一个参考标准清单:

  ● 身边的人给出的修改意见
  ● 各平台是否有人留言感谢,或者提出意见
  ● 青云计划是否获奖
 
你可能会发现,笔者没有用“阅读量”、“点赞数”或者“粉丝增长”来评价自己的写作能力。
 
其实,笔者在一开始也会用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这几个标准是我完全无法掌控的,因为笔者还处在写作的初步阶段,作品有限,读者熟悉度也有限,很多人每天在网络上阅读文章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本身就关注了一些不少的大号,能看到我的文章的概率往往很低,阅读量上不去是必然的。
 
此外,一个读者如果觉得你的文章好,他可能会复制收藏链接,甚至推荐给自己的朋友,但却很有可能不会点赞,只是因为他没有这个习惯而已……
 
更重要的是,一个写作者如果过度注重这些标准,往往就会陷入标题党,刻意发表偏激言论博眼球,甚至用抄袭以求保持日更频率等等的地步……
 
所以说,当你在建立自己的自我评价体系的时候,在给自己制定反馈标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仅要有“正面清单”—— 应该用哪些具体的标准来评价自己;而且还应该有一个“负面清单”—— 不应该用哪些自己不能掌控,甚至会把自己引入歧途的标准来评价自己。
 
所以,笔者的完整的自我写作能力评价清单应该是这样:
 
如何评价自己的写作能力:
可以参考的标准:

  ● 身边的人给出的修改意见
  ● 各平台是否有人留言感谢,或者提出意见
  ● 青云计划是否获奖

不能参考的标准:

  ● 阅读量和点赞数
  ● 粉丝增长数
 
这个清单,笔者还在不断的完善……
 
细心的你可能发现了,笔者的“正面清单”,标题叫做“可以参考的标准”,而不是“参考标准”—— 加上“可以”两个字,是因为这些反馈有时候也可能会出现问题:有的人往往会带着一些恶意或者醋意给你评价;平台不给这篇文章授奖,可能只是文章不符合编辑的口味……有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以后,当你对自己遇到的所有挑战都都大而化之的自我质疑“我不行”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你的问题并不是什么“自信”问题,而是思考能力:你需要具体再具体,发现自己到底在哪里不行;然后,着手去解决。
 
 
 

| 你只能笃信你的未来

 
正如笔者在前面提到的,反馈是个好工具,但它能够使用的范围很有限,而且有时候还会出错。
 
并且,这种短期的及时反馈最大的作用,其实是能力提升上的,而不是真正的自我信念上的。
 
比如,当笔者每次在文章获奖,看到短信提醒时,确实能高兴好一阵;看到文章落选,我会仔细反思,改写甚至重写,这个过程其实也是高兴的,因为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 这个过程中,我的能力在不断的增长。
 
当然,能力的增长确实会直接带来信心的增长,但是,笔者心中关于自己的大目标的焦虑和不自信,却始终存在 —— 在最近一年,我能不能写出一本高质量的个人成长类书籍?未来四五年,我能不能写出一个好的剧本,拍出好的微电影?当我辛辛苦苦把这些作品拿出来的时候,我能找到我的观众吗?
 
这些焦虑,这些不自信,是没有办法通过简单的反馈来解决的,因为一旦涉及到长期的计划,你是在和无限的未知量和可能性抗衡 —— 没有任何方法能够给你打包票。
 
更令人绝望的是,越是对未来感到不确定,越是沉下去学习,反而越是发现这个领域的水实在是太深了!越是发现原来就算是一个小小的成就都如此困难……
 
这个时候,要是偶然看到一句说出了大实话的评论,或者被人报以不屑,稍不注意,便会全面崩盘……
 
这个时候,也只有笃信自己能够做成,给自己灌点鸡汤,告诉自己: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然后埋头去做;除此以外,我们能做的事情真的很少。
 
 
 

| 一些经实验证明有效的小方法

 
在一项关于抑郁症患者的研究中(Schwartz et al. ,1996),实验人员对74个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训练,训练内容和其目的包括:
 
  ● 有氧锻炼,每天30分每周至少3次(促进健康和增加话力,刺激安多芬分泌)
  ● 充足的睡眠,每天晚上睡7-8小时(增加能量和保持清醒,增强免疫力)
  ● 接受光照,每天早上至少30分钟(强化唤醒,影响激素分泌)
  ● 社会接触,减少独处时间,每周至少参加两次有意义的社交活动(满足归属感的需要)
  ● 反复思考,识别并重新定位消极思维(提升积极思维)
  ● 营养补充品,包括每天服用鱼油以补充 ω-3 脂肪酸(维持健康大脑的功能)
 
实验完成后,有77%的人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在这当中,除去最后一项,每一项都是没有任何成本,只需要认真践行的;考虑到这是针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普通人其实可以稍微降低标准,偶尔熬夜或者没有晒太阳也是可行的。
 
对抑郁症患者都有用的方法,相信对你我都是有用的,这,算是在笔者前面介绍的两个方法无效时的一个常备补丁吧 —— 经常坚持,经常都能发挥作用。
 
 
 

| “自信不过是个标识物

 
笔者在和一些读者进行一对一咨询的时候,曾和不少人进行过有关于自信心改善的问题的交流。
 
他们的“不自信”是真诚的:很多人能够真实的,明确具体的认识到自己能力和认知上的不足;在和笔者交流后,他们往往都能找到一些有改进的方法。
 
但是,临门一脚,马上就要开始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回过头看着我,说:不行,我还是不行,不行,我还是不自信。
 
其实,从你制定好解决方案的那一刻开始,你的自信问题,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解决”掉了:因为那些困扰你的,模糊的,错误的自我认知会不断在你的行动中被破解,方案就在这里,解决只是一个过程,但它在逻辑上,已经被完成了。
 
这一脚,一鼓作气,踢进去,便是自由的国度。
 
 
 
 

| 自信改善离成功还远着呢

 
这篇文章主要谈的是改善信心的方法,但笔者无意宣扬“只要自信就能成功”的成功学,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信念这个东西,只能作为信念使用,它不能给你的事业带来实际的任何的东西。
 
它能让你高高兴兴的,富有希望的做眼前的事,但它并不会让努力变得轻松,也不会提升你的幸运值,在具体做事的过程中,需要的,还是聪明的方法,持久的毅力,以及那最终把你推上山顶的关键性的运气。
 
自信,不过是一切的开始。
 
 
 
Reference:
David G. Myers, Worth Publishers (2008) , Psychology
David G. Myers,  McGraw-Hill Humanities(2012),Social Psychology
Philip G. Zimbardo, Robert L. Johnson, Vivian McCann, Pearson (2012) , Psychology : Core Concepts
Philip G. Zimbardo, Richard J. Gerrig,Pearson Studium(2008),Psychologie
Rekhter MD, O'Brien ER, Shah N, Schwartz SM, Simpson JB, et al. (1996) The importance of thrombus organization and stellate cell phenotype in collagen I gene expression in human,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and restenotic lesions. Cardiovasc Res 32: 496–5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提高自信的15个小方法
抑郁症的预防和改善方法之内因
​从连起床都困难到像开了挂一般有活力,她来手把手教抑郁症患者如何从失败的恐惧中走出来,重建自信
培养自信心的7种方法
患抑郁症时:重新尊重自己、避免自卑的方法和提示
你的不自律,会毁了自己一辈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