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最低产的诗人,仅有两首诗留存于世,却有一篇压倒全唐

唐朝最低产的诗人,仅有两首诗留存于世, 却有一篇压倒全唐

上中学的时候,相信大家都学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是唐代文人,他留存于世的诗作仅有两首,而这篇可以说是大名鼎鼎,在后世享有盛誉。整体诗作给人一种超凡脱俗,清丽可人的感觉,婉转秀丽,仿佛能让人感受到一阵心旷神怡的清风拂面而来。


很奇怪的是,张若虚按理说该是文采斐然,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作才对,但是可惜的是,文学家和史学家们查遍了诗集和资料,他存世的诗作就只有两首,无法找到其他的诗作,而且就这首春江。

当时在唐代的时候也没有多少人提起它,仿佛这首诗不存在过似的,没有多大的声望,最早收录这首诗的竟是宋代的郭茂倩,所以可以说这首诗在当时并无人夸赞,算是被埋没了,后来在后世才享有的盛名。


大概是从明清开始才被捧起来,到了民国时期,这首诗的名声达到了顶峰,因为当时民国的大文人闻一多先生就对这首诗赞不绝口,夸这首诗是诗中的顶峰,而当时自然也有其他文人附和,所以这首诗现在能这么出名。


甚至还有人夸赞得更加厉害,说这首诗的风采和韵味能够压过整个唐朝的所有诗作,要知道在唐代时候,诗作的发展已经是顶峰了,而他们夸赞张若虚的这首诗压过所有唐诗,可想他们把这首诗作捧上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境界。

有人吹自然也就有人踩,所以就有人说这首诗不错,是不错,但是用不着这样吹嘘。因为这首诗只不过是比较有韵味而已,但是没有什么荡气回肠,也没有什么特别含义,家国天下都没有包含在内,不算什么有意义的诗作。


虽然吹嘘的那么好,实际上难以接下这样的盛名。要不然也不会中间隔了几百年都不火,从明清时代才开始为人所歌唱,只能代表一般种风格的诗作,但是说全方位领域压制住别的诗作,那是显然不可能的。


在民间有一个传闻说,这个诗作中还包含有一个奇妙的故事。某天,张若虚在一个桥边遇见了一个知书达理,出身名门的女子,这个女子叫做辛夷。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都对对方抱有好感,接触了一下后感情就一发不可收拾,所以两人都许下了半辈子厮守的承诺。


而当时是鬼节,鬼节是地府开放给鬼魂出去到阳间的日子,等到了一定的时间,再把这些鬼捉回来,当时就是牛头马面去捉这些鬼回地府的时间,当时把张若虚当做他们要抓的鬼魂给抓了回来,阴曹地府本要将张若虚投胎,但他不肯,硬要和他心爱的女子辛夷见面,后来阎王爷被他的诚心打动了,所以就让他回去人间。他回到人间那个时候,辛夷已经66岁了,而张若虚还保持着27岁的样子,他们两个当时还是在第一次见面的桥边相会,张若虚当时感受颇多,便写下了这首旷世之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是大唐诗才第一人?诗中顶峰张若虚
初唐诗人仅两首诗流传,其一被闻一多赞许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唐代最低调诗人,虽然名气没有李白大,但李白也敬他三分
孤篇压倒盛唐,你不知道的张若虚,文学史上很少有人比他更低调
《春江花月夜》赏析
孤篇横绝梦若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