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这十人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道不尽的隋唐事,说不完的玄武门。发生在公元626年7月2日的

玄武门之变,一直以来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热度从未减弱。这里面除了人们对政变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感兴趣外,更是对李世民是否篡改历史持有疑问。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世民掌握了大权,并因此开创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进程影响巨大的贞观之治。

有人会说,那李建成功劳与能力并不比李世民差,如果他当了皇帝,肯定比李世民做得更好,这和废话差不多,一个连宫斗都搞不赢的太子,你还指望他能够做出什么大的不世之功?

抛开玄武门之变的争论不讲,我们单单说说追随李世民参与这次血腥政变的十大功臣的人生与结局。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封建王朝中,对功臣最好的,除了汉光武帝刘秀,然后就非李世民莫属了。

玄武门之变的十大功臣都是谁?他们的人生结局如何?

根据历史记载,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和张公谨等10人是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十大主要人物。其中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和张公谨四人后来还位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

第一位:司空、司徒兼侍中、赵国公长孙无忌,凌烟阁排名第一

鲜卑出身的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一路追随辅佐李世民,是李世民最主要的心腹谋臣,也是他的发小。

关于长孙无忌对大唐的功劳,李世民是这样评价的:'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我有天下,多是此人力。'

确立李世民地位的玄武门之变,就是在长孙无忌的提议与策划下进行的,可以说,没有长孙无忌,李世民是否能够夺权成功,还真是未知数。

李世民登基以后设立凌烟阁表彰功臣,内挂二十四功臣画像,长孙无忌位列第一名。这些功臣的画像都是请著名画家阎立本描绘的,十分传神。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在李世民一朝的主要功劳,除了辅佐与策划参与玄武门之变外,在攻打高丽之战中,长孙无忌也展示了极强的军事才能,可见长孙无忌在军事上也是很有能力的。

终李世民一朝,他还一直担任宰相一职,延续到唐高宗李治时期,长达30多。

后来,太子李承乾谋反,长孙无忌受命主审,其间还巧妙地把魏王李泰排除太子之位,使本来与世无争的晋王李治成功续立太子,捡了个大漏子。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逝,按照唐太宗的安排,由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共同辅佐新登基唐高宗李治,李治将舅舅长孙无忌拜为太尉。

正常情况,长孙无忌在历史上应该是一个相当完美的角色,可惜的是,随着地位与权势的增长,他处事不再以公心为准,夹杂了许多私货,害了不少人,也让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污点。

长孙无忌在受命审理房遗爱和高阳公主为主的'房遗爱谋反'案之机会,将素与自己不合的吴王李恪也牵连进来,诬告李恪也参与了房遗爱谋反事件,借机将李元景、李恪、房遗爱、高阳公主、薛万彻、柴令武、巴陵公主等一干与自己不对付的皇亲国戚、文臣武将全部诛杀。

长孙无忌之所以对房遗爱一系斩尽杀绝,和他与房玄龄之间的恩怨有关,属于典型的公报私仇小人之举。

大唐名将薛万彻死前大喊:我薛万彻乃堂堂男儿,宁愿死在沙场,也不愿意因为房遗爱而亡!

吴王李恪死前大骂:长孙无忌你这样弄权作恶,你和你的儿孙会遭报应的!

可见吴王和薛万彻对长孙无忌的自私是多么愤恨。

长孙无忌的报应来自对武则天立后事件。这李治被武则天迷得深入骨髓,就看不上自己的王皇后了。加上王皇后一直没有子嗣,李治就想换人,换谁?当然是他爹李世民的武昭仪了,但这个事不好办,因为理由不是太光明正大。

于是,这唐高宗就带着武则天,备上好烟好酒金银珠宝去了舅舅长孙无忌的府上。皇帝去舅舅家,也算正常吧,当然李治两口子是为了借机说服长孙无忌支持废王立武。当时朝政都是在长孙无忌的把持下,这一关要是过了,其他人就不是问题了。

但长孙无忌却不给外甥两口子面子,根本不接话茬,这让李治两口子恼怒非常,悻悻然离去。

长孙无忌为什么不同意立武则天呢?他的理由是,哎,这个武媚娘,可是你爹的妃子啊,你做儿子的立爹的妃子当皇后,体统何在?

但李治是铁了心要武则天当皇后,不顾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托孤大臣的反对,强行废了王皇后,立武则天为自己的皇后。

这个软不拉几的唐高宗,在立武则天一事上,可谓杀伐果断,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借长孙无忌的对手、武则天的宠臣许敬宗控告长孙无忌谋反一事,将长孙无忌发配流徙黔州,后被迫自缢身亡,算是不得善终。

长孙无忌的子孙也被流放岭南。

长孙无忌的下场,典型的是被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了,也让吴王李恪死前的咒语应验了。

不过,让长孙无忌聊以自慰的是,上元元年(公元674年),高宗为其平反,恢复其爵位,将他陪葬昭陵。

尉迟恭

第二位:右武侯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恭,凌烟阁排名第7

在玄武门之变中,打死李元吉的,拎李建成人头吓退敌人,逼迫李渊退位的,就是尉迟恭,也就是尉迟敬德,同样位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

尉迟敬德原为刘武周的部将,后被投降李世民并被重用,李世民对尉迟敬德可谓有知遇之恩,尉迟敬德也不含糊,对李世民忠心耿耿,是李世民手下第一心腹武将。

尉迟恭与秦琼一样,作为民间的两个门神,战斗力和威慑力是没什么说的,是门口一站,牛鬼蛇神全无影的存在。

尉迟恭本身是武将,加上战功又高,所以平时与人相处的时候难免会有点盛气凌人,行为有点高调,所以也得罪了不少人,但对李世民那是绝对忠诚。

后来就有人告发他有谋反嫌疑,被李世民训诫,尉迟恭当场撕破衣服,露出身上的伤疤说,这样子的臣是谋反的人吗?一下子让李世民感觉很是不好意思,李世民其实也不相信他会谋反的,只不过是看他平时太出格就提点一下而已。

好,这和废话在征高丽回来以后,就闭门谢客16年,专心研究丹药。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12月25日),去世,享年七十四岁,算是善终。

第三位: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凌烟阁第十七

侯君集属于那种文治武功都不太出色但运气又超好的那种人,自从跟了李世民,可以说是一路平步青云,功劳苦劳都有点了。

让侯君集名列凌烟阁的大功劳,当属鼓动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干掉李建成了,而且在玄武门之变时表现突出,深得李世民信任。

后来,侯君集随李靖参加了征讨吐谷浑之战,之后独立担纲攻灭了西域的高昌国,打通了大唐与西域的战略通道。

本来嘛,侯君集灭高昌立下的是不世之功,但这家伙有点贪小便宜,伙同部下盗取瓜分了高昌国的国宝和金银珠宝,这下子让李世民对其产生了不满与戒心,但依然把他列入了凌烟阁。

但侯君集不知道反思自己,反而认为李世民不敢怎么样他,就越发猖狂,甚至勾结太子李承乾试图谋反被抓。本来李世民并不想杀他,毕竟跟随这么多年了,但朝中没有人替侯君集说话,因为他人品与人缘太差了。

没办法,李世民没有台阶下,只好杀了侯君集,妻儿被发配岭南。

侯君集不得善终,算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三个死于非命的人之一。

张公谨

第四位: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凌烟阁第十八

张公谨是李世民的心腹幕僚,在李世民对是否除掉李建成之事上还有犹豫不决的时候,是张公谨一把打掉了李世民占卜的龟壳,张公谨说,这种事情是需要当机立断的,不能靠占卜,难道因为卦象不利就不做了吗?李世民也因此下定了发动政变的决心。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卫队攻打城门,是力大无穷的张公谨独立支撑,才让李世民顺利了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张公谨也因此被列凌烟阁。

632年(贞观六年),张公谨病逝于襄州都督任上,年仅三十九岁,属于善终。

刘师立

第五位:检校右武候大将军、检校岐州都督、始州刺史刘师立

刘师立,原是王世充部下,后投降李世民,也是玄武门之变的大功臣。作为武将,他平定了燕郡王罗艺叛乱,打败党项和吐谷浑的入侵。

曾经有人告刘师立谋反,李世民就问他,听说你要造反,是真的吗?刘师立这个人情商很高,也很朴实,他是这样答的:臣在隋朝只不过是个六品芝麻官,跟随陛下以后,不但做了将军,而且还得到皇上厚爱,这是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怎么会造反呢,他的话深得李世民认可。

贞观十四年(640年),刘师立去世,追赠豫州都督,谥号为肃,善终。后被作为贞观五十三功臣之一,续图于凌烟阁。

第六位:右武卫大将军、东莱郡公公孙武达

公孙武达以豪爽侠义著称,做武将,玄武门之变时为秦王府右三军骠骑,除了在政变中为李世民立下大功外,其一生都在与突厥作战。永徽年间死于右武卫大将军任上,算是善终。同样作为贞观五十三功臣之一,续图于凌烟阁。

第七位:幽州都督、溧阳郡公独孤彦云

独孤彦云,是玄武门兵变功臣之一。在贞观初年大唐与突厥颉利可汗的战斗中牺牲。

遗憾的是,独孤彦云因去世太早,没有来得及享受到封官加爵和后来的凌烟阁待遇。唐德宗即位后,作为贞观五十三功臣之一,续图于凌烟阁,供后世瞻仰。

第八位:左戎卫大将军,兼太子左典戎卫率杜君绰

杜君绰除了参与玄武门之变,还在东征高丽时立下战功,以功拜左领军大将军。公元662年12月11日上朝时,应该是突发疾病死亡,算是善终。

贞观五十三功臣之一,续图于凌烟阁。

唐太宗李世民

第九位:右武卫大将军 灵盐凉二州都督,上柱国郑仁泰

参与玄武门之变后一路高升。高宗时期郑仁泰率薛仁贵讨平铁勒九部,抵突厥,护吐谷浑,击吐蕃,功劳甚大。

唐高宗龙朔三年,病逝于官府,时年六十三,追赠代州都督,谥号为襄,陪葬于昭陵。贞观五十三功臣之一,续图于凌烟阁。

第十位:右威卫大将军李孟尝

玄武门之变功臣,李孟尝跟随李世勣与突厥战于阴山,大破之。公元666年7月7日,李孟尝暴病死于长安静安坊的府第,时年74岁。

贞观五十三功臣之一,续图于凌烟阁。

纵观玄武门之变的这十位功臣,大部分都是善终,这也体现了唐朝对功臣的善待,李世民立了个好榜样。

侯君集谋反被李世民处死,长孙无忌则是死于外甥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之手,和李世民无关,这也怪长孙无忌没有听李世民的临终遗言,否则,善终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除了这十人之外,房玄龄,杜如晦,程咬金,高士廉等人理论上也可能涉及到玄武门之变,只不过没有直接参与当天的战斗而已。

世 界 通 史

global--histor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何秦琼只能甘居末席?侯君集还能赫然在列?
玄武门之变五功臣:为何李世民怀疑一位处斩一位?剩三位有苦难言
与李世民一起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十二位将领最终的结局如何?
玄武门之变,徐世勣没有参与,为何还能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及结局;1、长孙无忌...
玄武门事件后尉迟恭倨功自傲,李世民一番告戒后,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