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的最高境界,是点燃学生心中的那一盏灯



一个路人问三个正在凿石的石匠他们正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挣钱过日子。”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国内最好的凿石工作。”第三个石匠仰起头来,眼中充满光芒地说:“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对于第一个石匠来说,工作是为了挣钱,至于工作的内容,无关紧要。第二个石匠就不同了,他又更高的目标:他要在他的领域中做得最好,他要成为一流。但是,第三个石匠的境界比第二个石匠更高,因为他看到了他凿石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建筑一座精神家园。


这是钱颖一院长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0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一个故事。钱院长补充道:我们对大学的理解与这个故事中的三个石匠的思想有类似的地方。把大学工作仅仅看作挣钱过日子是第一种境界。把创一流大学作为目标是第二种境界。把办大学的最终目的定位于探求真理是第三种境界,这是最高的境界。




其实,这应当是所有大学、学院的本来面貌:生存谋生的手段、个人的目标和成就、以及人生的终极意义,这三种不同的境界应当共同存在、相辅相成。我们让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轻人去盲目追求真理而没有求生的手段,那是不切实际;然而我们不能熄灭他心灵中的那盏灯——那是对一个人精神的扼杀。


然而,我们的大学上上下下,乃至是整个教育体系,有多少大学、有多少教授和老师会去点燃学生心中的那盏灯?会鼓励学生,在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别忘了去探求、追寻、甚至只是简单地敬畏真理?而不是在别人谈到自己的崇高理想,眼睛放光的时候,带着鄙夷的口气泼上一盆“空想主义、白日做梦”的冷水。



在我们刚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时候,我们急需建设性人才来促进我国的经济、工业、军事、科技各个方面的发展,所以采用了极其务实且功利的策略来培养有用之才。这个方针的结果,是如今我们所有人都看得到、享受得到的。然而如今这样的模式早已不再适用了,我们要在忍受着过时的教育体制模式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同时,寻求着改革,符合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的改革。


活动一


第一场

时间:1月 18 日 星期三 20:00-21: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颖一:大学是这样一个地方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石匠成佛(民间故事)
知之、好之、乐之
郭文红 | 我对刚入职的年轻老师说的话
工作了才知道(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