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司想做大,你首先要变成一块透明的众能海绵


2017年12月17日,由中科商学研究院、浙江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主办的2017浙江省产学研合作论坛暨新浙商论坛在杭州举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菜鸟网络首席战略官陈威如发表了题为《数字化时代的企业转型升级之路》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数字化时代将颠覆我们的传统思维范式,未来企业应该就像是一个透明的众能组织,像海绵体一样,可以吸收所有的能力方。企业要变得极端的透明化,不要隐藏你的痛点、需求和你的能力,反而要把你的能力、你的痛点大方的讲出来,让别人随时可以接入。这样你的组织才能够无边界,才能够做更大的生意。

以下为陈威如演讲内容摘要:

菜鸟网络首席战略官陈威如

我认为未来的世界可以形容为三个元素交构的世界:第一个叫做数字化的时代,第二个叫做互联网化的时代,这两个做好以后会带着我们进入第三个即所谓的人工智能的时代。

为什么欧美企业不讲互联网化而是说数字化,到底数字化跟互联网化有什么差别?数字化简单的讲,可以说就是把很多企业信息加以积累分析,作为未来决策的判断。中国很多的企业家,非常强调互联网化,但是吃饭喝酒后却没有具体可以连接的抓手。欧美的企业做到了数字化,但是因为隐私的保障及保守,他们的互联可能没有做得像我们中国的企业家这么好。数字化与互联网化这两件事情,如果都能够做起来以后,我们上下游的数据能全部打通,整个生态圈的信息能够相通、能够累积的时候,我们便进入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

70后、80后、90后出生的人,在这个时代要特别注意,我们过去习惯的思考,可能在未来会大变样。如果你不能站在未来看未来的话,你根本无法预测。所以在未来的世界里,我们的企业经营会被影响,这个影响包括了运营模式、商业模式及组织形态的影响。

1、运营模式。所谓的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的世界怎么改变我们的经营模式呢?我想问大家未来世界还需要有记账员的这个职能吗?政府还需要设置催缴税款的庞大组织吗?当所有的数据都被数字化、互联化的时候,加上所谓的区块链的概念,每个公司彼此之间都有一个账本,这个账本可以互联互通,但是又不会了解你营业机密的信息,但是如果你做假账的话,上下游就无法跟你的账本对接,因此你根本不能做假。所以你进了多少货,不只是在你的账本上有出现,在你的供应商账本上都有出现,所以你是完全没有办法造假的。这时候对于监管来讲,我认为根本就不必要有一个很庞大的税务部门,因为所有的信息都已经能够相连了。那这样的一个连接里面,所有的货品、资讯,全部都在一个监管之下,这个监管又不需要了解你的核心机密,但是又能够连接。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过程里,所谓运营的形式,就变得不一样了。

2、商业模式。过去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建立在大量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得到规模经济,把成本降低,从中间赚点微薄的利润。未来如果能够了解每一个消费者的需要,再利用所谓的工业4.0和3D打印的生产,小规模个性化生产的话,那你能够服务每一个人的可能性变得很高,而且成本也可能会大幅的下降。而且每一个人愿意付出购买同样的一个产品的心理价格是不一样的,因为有的人会愿意花20元钱买一杯咖啡,但是有的人在某一场景之下,他愿意花100元钱买一杯咖啡。这时候如果你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所要求的商业模式,比大规模生产所赚的钱更多的话,将会是更值得你去投入的一种商业模式。

3、组织管理方式。目前我们招聘时,对很多人才的过去不了解,未来我们或许可以用手机或者什么样的介质触碰一下,就能在短短一秒钟之内互相连接,应聘者过去所有的绩效表现,甚至可以计算到他做过哪些项目,他的成果是如何,甚至可以计算到他每天的绩效,譬如说他销售了多少,综合起来这个人会有一个指标,他的战斗力几分,他的创新度是几分,他的个性、忠诚度是几分,所有这些指标建立起来以后,很方便了解人的优点和缺点在哪里。

这时候会产生几个现象,一是更多的自由职业者产生,因为他的价值变得非常的透明,容易评量。第二我们所有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人才流动会极端的迅速,你凭什么留住真正的人才。我认为这些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有可能未来五到十年就可以产生。所以人在流动的时候,你的组织形式还能够是层级组织吗,你的组织要不要变成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组织?

我们在理解未来科技会如何影响企业经营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些科技带来的是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叫做去中间化,去除所有的信息不对称,帮助直接相连;第二个叫去中心化,也就是说能够让更多多元的供应商跟资源方,能够被我们赋能产生他的效用;第三个叫跨界协同,要进入一个能够跟各方合作共赢的一个阶段。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平台的思维模式会对未来很有指引性。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世界在平台上面展现的一些成果,譬如说谷歌,比如说脸书,譬如说微信,都在一个行业里面拿到了80%、90%的市场占有率,使得这个行业里面基本上没有第二名,第二名也活不下来,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活得下来。平台已经进入线下,传统行业,在未来,很可能没有一个行业可以脱离平台商业模式。

我们如何从平台商业模式里,萃取出一些我们可以学习的方式,帮助我们各式各样的企业,迈向未来呢?

第一个网络效应。因为数字化时代带来了连接的可能性,把连接能够转化成正向的增值效用,我们称为网络效应,这样会极大改变你对于传统经营或者商业模式设计的基本思维。所以,在这样的商业模式中,最好的战略就是把市场扩大,而且不必降价竞争来扩大市场,到最后你会发现你不想要求短期的利润,而是长期的利润,你要赚的是最后一桶金而不是最快的一桶金。因此你要以更大的胸怀,来让你的小伙伴们都能够活下来都能够赚钱。因为你要赚的是最后一桶金,所以你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会更大,你要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最难做的事情。

第二个平台思维。我们会将所谓的叫做去除直线型的串联式的或者垂直价值链的思维,把他变成是一种并联式的双边平台的思维。做平台,你一定要让各方并联的时候你还被需要着。你帮他们连接了以后,还能够给他们更多的价值,因此你才能够愿意放弃自己过去屏蔽各方的利益,而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商业模式设计就难在你如何重新做更多的增值,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靠着信息不对称来赚钱。

如果你的行业想要做平台化,就去除所谓的直线型的链条思维,把一个行业思考成一个多边的网状市场。这里面有两个核心概念:第一个叫做把自己定位成多边市场的一个连接者,不是自己来做供应商,不是做头牌,而是做妈咪的角色。第二个叫做网络效应,就是说能够把各方直接相连,让每一方都觉得他是头牌,他是主要的供应者,而不是为你打工。因此他的积极性大幅增加,然后为你创造多元的解决方案。最后在你搭建严密的生态圈中各方被黏住而不会离开,这就是未来网状型的产业的结构。

我们在商业模式上,可以创造一个共赢生态圈的思维,同样,也可以应用到组织管理上。你可以不做平台商业模式,但是你的组织内部就是一个小生态,每一个人的利益有没有达到共赢,你的机制能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都是我们想要解决的事情。现在很多企业家,已经提出了传统层级组织的问题。包括任正非所讲的做决策者听不到炮声,或者是张瑞敏所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中间层变成屏蔽层,变成防火墙。传统的层级组织的问题就在于,中间层是一个屏蔽上下信息来获得自己最大的资源和价值,我们要让中间层变成是创造价值的,而不是在屏蔽信息,这个叫做直接相连,去中间化。你能不能通过赋能,通过去中心化,让更多的员工有很多的创想,在生态圈里跟着你一起做到共赢的效果,这也是我们未来组织设计的一个思考。

中国企业在第一个阶段做的是什么?市场化,希望透过市场化来激发整个组织的创新动能。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韩都衣舍的例子,海尔的例子,可以向外市场化,尝试着一些生产的外包,尝试着利用外部的研发人员,让天下都是我的研发部等等。你也可以向内市场化,让你的工作岗位,是竞争上岗的工作,使得下属可以决定上司的命运,而不是上司决定下属的命运,因此形成一个非常能战斗的环节。

但是我发现这几年所谓市场化机制产生了一个弊病:员工对公司的向心力下降,有奶就是娘,没有牛奶我就离开。因为公司对待他们就是一种利益的驱使,而利益驱动的员工对公司是没有感情的。因此这个时代需要多元的管理机制设计,而不是纯粹地变成市场化的组织,这是不够的。层级的管理必须存在,因为很多员工是需要安全感的,他需要升迁。所以层级组织在某些部分固化了以后,是能带来效率的。然后市场化的激励也需要,你要让员工觉得,人人都是CEO,他是在为自己干活。

但是我们别忘了,还有另外两个驱动力,第一个就是社会化的情感。员工留在公司,是因为他跟这些兄弟们一起打仗,一起形成了革命的感情,因此不愿意去别的公司,你要创造这种情感的氛围。第二个就是价值使命感的指引。改变世界为社会创造价值。

这四种管理机制都存在,才能创造一个合伙人心态。股份能带来合伙人心态吗?股份能让员工变成跟你一样共存亡的合伙人吗?我相信不一定的。更重要的不是市场化机制的股份,你可能还要有这四个方向的多元管理方式。

因此,我觉得未来的产业互联网,或者所谓产业的发展,很可能会进入一个无边界的,或者边界模糊的一个众能组织形态,就是每个企业都会有一个核心的中台和支持的后台,然后上面有很多的E是代表内部创业者,他有可能在边缘上做一些创业,公司鼓励他、帮助他,他把一个新的场景、新的业务做好了,然后由你连接研发、生产、销售、消费者,四方是互相打通的。在这个平台上,会有很多的B是所谓的商家,P是所谓的专业人士、自由职业者,都在上面混杂着,彼此互相相通。你的企业就像是一个透明的组织,海绵体一样,可以吸收所有的能力方。那你如何创造这么自由进出的一个组织呢?你要变得极端的透明化,不要隐藏你的痛点、需求和你的能力,反而要把你的能力、你的痛点大方的讲出来。让人们可以知道你的痛点在哪里,进来就可以解决你的问题,不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退出。这样你的组织才能够无边界,你才能够做更大的生意。

总之,我觉得数字化时代将会颠覆我们的传统思维。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平台的思维,不是说你一定要做平台,但是平台思维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借鉴,平台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创造一个共赢的生态圈,这叫平台商业模式。平台的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创造一个能够一起打拼的,而且还能够一起收获的组织团队,叫平台的组织。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相不相信,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共赢利他的世界,惟有通过成就他人才能更大的成就自己!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用商业模式的思维,提高自有资源的杠杆率?
产业互联网的商业逻辑!
知识共享 | 陈威如:共享经济下平台的数字化转型
互联网思维之平台思维
彭剑锋:回归三大经典命题,刷新四种管理思维
如何利用平台思维帮助企业创新转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