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日军最常见的铁棺材,日军九七式战车及其改型

九七式中战车是日本八九式中战车的后继车,安装九七式57公厘短炮管,主要是用于支援步兵,反战车能力很弱。为了对抗盟军的战车,开发了新型的炮塔,炮塔安装一式47公厘口径长炮管,后来的一式中战车也是采用同样的武装。但是由于47公厘口径炮弹的重量太轻,导致动能流失的快,随着距离一远炮弹的穿透力就大幅降低。九七式中战车的装甲太过薄弱,最厚处不过30公厘厚,美制37公厘反战车炮能轻易贯穿。当九七式中战车在面对美军M4中战车时显得相当脆弱,M4中战车能在1000米处击破九七式中战车,而九七式中战车要在200米处才能贯穿M4中战车的正面装甲,因此处于一面倒的惨况。


九七式中战车

九七式中战车改


97式中型坦克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的最成功的一种坦克。日本在这以前有一种89式坦克,到了30年代中期,89式坦克的火力和机动性已明显落后于当时世界坦克的发展潮流。为此,日军参谋总部和工程部在1936年决定发展一种新式坦克。时值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之际,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急需大量战车投入战斗,于是采用了三菱重工的样车“奇哈”,左侧的三视图中就是这种“奇哈”坦克。日军将其定名为“97式中战车”(即97式中型坦克)。和89式一样,虽然名为中型坦克,但在今天来看,只能算是轻型坦克。不过各国的军事专家们仍然称它为中型坦克。为了战局的需要,日本人又对这种坦克进行了多次改进,其中有“一式中型坦克”,“三式中型坦克”以及“四式”和“五式”。97式中型坦克的总生产量约1500多辆。这种坦克广泛用于日本侵华战争,东南亚战争和太平洋岛屿的争夺战中。


97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15.3吨,乘员4人,车长和炮手位于炮塔内,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的右侧,机枪手位于驾驶员的左侧,炮塔位于车体纵向中心偏右的位置。主要武器为1门97式57毫米短身管火炮,可发射榴弹和穿甲弹,携弹量120发(榴弹80发、穿甲弹40发),其穿甲弹可以在1200米距离上击穿50毫米厚的钢质装甲。辅助武器为2挺97式7.7毫米重机枪,携弹量4035发,其中1挺为前置机枪,另1挺装在炮塔后部偏右的位置。   


动力装置为1台功率为125千瓦的12缸风冷柴油机,位于车体后部;车辆最大速度38公里/小时,主动轮在前,动力需通过很长的传动轴才能传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和并速器。车体每侧有6个中等直径的负重轮,第1和第6负重轮为独立的螺旋弹簧悬挂,第2-5负重轮每2个为一组要用平衡悬挂。车体和炮塔均为钢质装甲,采用柳接结构,最大厚度25毫米。车长5.516米、宽2.33米、高2.23米。



九七式战车还作为原型车被改成很多用途的战车。


比如指挥车、运输车、坦克抢救车等等。



九七式指挥战车

九七式抢救战车

九七式抢救战车

九七式骑兵装甲车


九七式作为底盘,也搭配了榴弹炮或者加农炮来作为自行战车。



九七式120mm自走重加农炮

九七式120mm自走短榴弹炮

九七式120mm自走重加农炮


从1940年起,以97式坦克底盘为基础研制出下述改进型车:

 

一式

“奇黑”中型坦克是日军为准备“本土决战”,于1941年研制成功的中型坦克。“一式”的“一”,是日本天皇在位年代2601年的后1位数字。该车战斗全重增加到17.2吨,增加了1名装填手,乘员增至5人。炮塔尺寸也明显增大,车高增大到2.38米。主炮是长身管的47毫米坦克炮。车体改为焊接结构,主要部位的装甲厚度达到50毫米;动力装置是三菱公司生产的100式12缸风冷柴油机,功率为176千瓦。这种坦克共生产了587辆。

同时一式战车也被改为很多的战车。


一式中战车

一式中战车

一式装甲运兵车

一式半履带装甲运兵车

一式半履带装甲运兵车


三式

“奇努”中型坦克1943年开始研制,1944年研制成功,战斗全重增加到18.8吨,在一式坦克的基础上,换装了新式炮塔和75毫米坦克炮,取消了炮塔后部的机枪。最大速度减至38公里/小时。只生产了约60辆。



三式中战车

三式中战车

三式中战车

三式中战车

三式中战车


四式

“奇托”中型坦克1977年研制成功,是以反坦克作战为主要目的而设计的坦克,由著名的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战斗全重为30吨,乘员5人,全长6.343米,车全宽2.865米,车全高2.772米,比起三式坦克来要大一圈。车体前部为驾驶室和传动装置,中部为战斗室,后部为动力舱。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一根很长的传动轴传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这种总体布置方式,其主要优点是坦克的纵向布置较合理,纵向重心容易平衡,但最大的缺点是使整车的高度增加。 其主要武器为1门75毫米坦克炮,原来是准备用于五式中型坦克的,并准备采用自动装弹机。由于研制时间紧急,被迫去掉了自动装弹机装到四式坦克上。但它至少说明,在二战期间日本已经开始研制了用于坦克上的自动装弹机。采用的弹种有:一式穿甲弹和试制四式榴弹。为提高穿甲威力,在强化弹体材料的同时,还在弹头内加装65克高猛炸药,弹药基数77发。辅助武器为2挺7.7毫米机枪,1挺为并列机枪,1挺为前机枪,弹药基数5400发。发动机为V型12缸风冷柴油机,最大功率412马力(303千瓦)。行动装置采用混合平衡式悬挂装置,负重轮由6对增加到7对。车体为焊接结构,炮塔为铸造、焊接和螺接混合式结构,分三部分铸造,然后焊接起来,防盾部分又采用了螺接方式。这种混合式的炮塔加工方式,比起日本坦克原来的铆接方式是一大进步,但比起整体铸造炮塔或全焊接炮塔,在技术上要相对容易些。车体的装甲厚度为15-35毫米,炮塔的装甲厚度为50毫米;车辆最大速度45公里/小时,最大行程250公里;装甲厚度12-75毫米。该坦克只生产了6辆。



四式中战车

四式中战车

四式中战车

四式轻战车



五式

“奇里”中型坦克是作为“本土决战兵器”在1945年研制的。它是四式中型坦克的改进型,外形上很相似,但车体加大、加长,每侧有8个负重轮,炮塔也改为全焊接结构。这些成为识别五式坦克的外部特征。其战斗全重达到了约35吨,比四式坦克重了约4吨,乘员仍为5人。车长7.307米,车宽3.07米,车高3.049米。各部位的装甲厚度与四式中型坦克大同小异,但车体前部侧面的装甲厚度增加到50毫米。从外观上看,已经具有战后第一代坦克的一些特征,但整车的高度较高。

  

其主要武器为五式75毫米坦克炮,穿甲威力较四式坦克的火炮有一定提高,弹药基数78发。车体上还装有1门37毫米火炮,弹药基数为124发。辅助武器为2挺7.7毫米重机枪,1挺为并列机枪,1挺为前机枪,弹药基数3000发以上。另有2支冲锋枪,携弹药300发。动力装置为500马力风冷柴油机,并准备在Ⅱ型上加增压器。还有一个方案是安装研制中的98式800马力的液冷汽油机,由德国的BMW航空发动机改装,但装车的还是风冷柴油机。每侧有8个负重轮、3个托带轮,每两个负重轮为一组,为平衡式悬挂装置。五式坦克的履带较长,即长宽比较大,转向性能不太好。坦克的最大速度为4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200千米,最大爬坡度为30度,最大越壕宽2.8米。这种坦克只生产了1辆样车。 此外,97式“奇哈”中型坦克的变型车还有扫雷坦克、推土坦克、各种自行火炮、装有20毫米高射炮的防空坦克、坦克架桥车以及各种工程车和抢救车等。



五式中战车

五式中战车

五式中战车

五式轻战车



五式 I 型105mm炮战车

五式 II型105mm炮战车

五式47mm炮战车

五式105mm自走重加农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日军装甲车
解密:“钢铁巨无霸”,二战日本重型坦克到底有多烂
二战日本战车纵览
1124. 太平洋坦克战(23):亡羊未能补牢之作——三式、四式、五式中战车(上)
王牌坦克:东瀛末代铁甲,二战日本五式中型坦克解密
二战日本坦克装甲车彩色图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