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御弟皇叔板桥友,宗藩第一慎郡王——记清代画家允禧
爱新觉罗·允禧,清代著名画家,清代画史中列其画为“本朝宗藩第一”。他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十一个儿子,母亲陈氏是汉人,康熙在世时只封至贵人,雍正初年才尊封为熙嫔,地位很卑微。允禧做为父皇幼子,母家又无势可侍,既没有资格像几位年长的哥哥那样去争夺储君之位,也不奢望能成为佐理朝政的显贵勋王,自幼年起便醉心于诗文翰墨,除在上书房中读书习武和偶尔随父皇出京巡幸,消闲自得,无忧无虑。

雍正皇帝继位后,对允禧这个多才多艺的幼弟很关照,雍正八年二月允禧20岁时被封为贝子.同年五月又以他“立志向上”晋封为贝勒。

乾隆皇帝幼年时便与自己同年出生的二十一叔一起在宫中读书,叔侄感情十分融洽。乾隆在雍正十一年正月曾为允禧的画作题诗云:“吾叔乃诗翁,栽句清而好。近复参画禅,颇得画中道。……吾叔乃升堂,况值青年早。纵知天拙奇,不凭人力巧。” 观其诗句,可知二人当时过从之密。乾隆即帝位后,自然也不会忘记与二十一叔的友谊,继位之初便晋封允禧为慎郡王。

允禧自幼雅好丹青、究心绘事。又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既可饱览皇家秘藏之历代名画,又得任内廷供奉的诸画坛高手精心指教,所以艺能日进,卓然成家。他的画以山水为主,远师五代画家董源和元四家之一的倪瓒,近学明代吴门画派巨匠文征明,清幽淡雅、笔致超逸,很有贵族画家的个性。后人评论他的画说:“郡王身处宗藩,心耽翰墨,天杯高朗,一丘一堑,雅有胜情,所画水墨花卉也具雅韵。

允禧与“扬州八怪”之一的著名画家郑板桥的交往很早。雍正三年,33岁的郑板桥游历京师,与很多佛门名憎和八旗贵胄中的文人相过从,在一起高谈阔论、吟诗奕棋,其中便有年方15岁的“御弟” 允禧。在20年后允禧寄结郑板桥的一首诗里,他曾谈到当时的情形:

二十年前晤郑公,谈谐亲见古人风。

东郭系马春芜绿,西墅弹棋夜炬红。

浮世相看真落落,长途别去太勿勿。

忽传双鲤垂佳貺,烟水桃花万里通。

其实允禧虽是颇具才华的贵胄少年,然而并无盛气凌人之态,与郑板桥一见如故,诚挚相交,使这位素以清高狂傲著称的江南才士对他也肃然起敬,终于成为此后几十年中的挚友。

郑板桥曾为允禧的诗集《随猎诗草》作拔语一篇,文章开头便说:“紫琼主人者,圣祖仁皇帝之子,世宗宪皇帝之弟,今上之叔父也。其胸中无一点富贵气,专与山林隐逸、破屋寒儒争一篇一句一字之短长,是其虚心善下处,即是其辣手不肯让人处”。又提到其治学精神:“琼崖主人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故其落笔晶明洞彻,如观火观水也”。最后又对允禧的艺术作出了总的评论:“主人有三绝:曰画、曰诗、曰字。世人皆谓诗高于画,燮(板桥)独谓画高于诗,诗高于字。盖诗字之妙如不云之月、带露之花.百岁老人、三尺童子无不爱玩,至其画,则荒河乱石、狂风怪雨、惊雷掣电,吾不知之,主人亦不自知也。世人读其诗,更读其画,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这篇干余字的跋文,体现出郑板桥对允禧的风格及其艺术的了解之深,也揭示出他们之所以相交甚厚的原因所在,使人们看到允禧与一般王公贵族的不同之处。

乾隆二十三年五月,年仅48岁的允禧离开人间,回到了“天上”(郑板桥曾说:“紫琼居士,天上神仙,来住人间圣世。”)。临终之际,他命将自己宝爱多年的“紫琼岩”端石砚山殉葬,让这件供他题诗作画的文房瑰宝,仍然陪伴着他到另一个世界里去做紫琼道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板桥的竹石图【33P】
画到生时是熟时:读《郑板桥集》
一日一诗第6⃣️1⃣️首《竹石》郑板桥,...
百年风雨承泽园系列之二:承泽园与允禧
郑板桥 国画兰花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竹子:怎么可以这么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