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封面】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儿科医生提醒:这些防护知识妈妈要谨记!


   据媒体报道:广东目前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这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近期,广东省中医院儿科门急诊及住院部也均有接诊手足口病例。儿科临床医生提醒,手足口病高发,家长须提高警惕。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本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防可治。一般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二、手足口病严重吗?
  多数家长认为患上小儿手足口的死亡率是很高的。事实上这个观点并不正确小儿手足口病绝大多数属于普通型,普通型手足口病多在7-10天内痊愈。少数病人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并发症,多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严重病例可能会死亡,致死原因主要为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所以需要再次提醒,如出现高热不退、精神差、持续呕吐、嗜睡、易惊、肢体抖动(肌肉抽搐)、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情况,提示可能是重症手足口病,应从速就医!

 

三、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手足口病有中度传染性。
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在发病的第1周传染性最强。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四、哪些人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五、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开窗、晒衣被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一般治疗小儿手足口普通型多用中药和中成药,中医在治疗上有优势;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

小贴士:推荐食疗方三豆饮:黑豆、绿豆、黄豆等量煮水口服。

 


六、手足口病宝宝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a、轻症患儿,采取居家治疗。 首先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如饭前、便后应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后,均要洗手家庭居室要通风,衣服、被褥勤暴晒,饮食上宜给予富有营养、清淡、易消化食物。将患儿与健康儿隔离,禁止带患儿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b、消毒隔离。 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处理。一般常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

c、口腔护理。 应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餐后应用盐水或淡盐水漱口。口腔有糜烂者可予一些中成药喷剂,促使创面早日愈合。

d、皮肤护理。  护理时注意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勤换洗消毒。患儿皮肤保持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洗皮肤次,勿用肥皂,动作轻柔。勤换衣着,穿宽松柔软棉质衣裤。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搔抓皮肤,皮疹外涂炉甘石洗剂或三黄洗剂,防止疱疹溃破后感染。

e、防止高热。 该病患儿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如体温超过38.5℃,应适当使用退热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育儿丨手足口进入高发季节,做足功课不用怕!
手足口病不可怕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手足口病高发期杀到!这13点,家长必须留意!
手足口病为什么易在春季大肆流传
妈妈们看过来│手足口病高发季,怎样让孩子不“中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