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家食疗秘方丨1岁内的宝宝辅食中能加糖吗?
userphoto

2016.12.17

关注

 

宝宝6个月后,可以添加各种辅食了,如米粉、菜糊、肉泥、蛋黄、米粥等。很多妈妈会认为,孩子喜欢稍甜的辅食,因为无论是母乳还是奶粉,味道都有些偏甜,所以在添加辅食时总是会考虑放一些糖,以保证宝宝能够将辅食完全吃掉,还会增加一些热量,从而加快宝宝的生长发育。


但在最新的2016年《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中建议:保持食物原味,不需要额外添加糖、盐及各种调味品。1岁以后再逐步尝试淡口味的家庭膳食。




为什么不要额外加糖呢
因为食物中额外添加的糖,除了增加能量外,不含任何营养素,被称为“空白能量”,这些糖的过量摄入不仅增加婴幼儿龋齿的风险,也增加婴幼儿额外的能量摄入,增加儿童期、成年期肥胖的风险,并相应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糖摄入过多还会影响宝宝味觉的发育,如果辅食中添加了较多的糖,宝宝会习惯甜味,味觉也慢慢只对甜味敏感,而忽略其他的味道,从而容易出现偏食,挑食的现象。此外,糖分在人体内代谢时,需要大量维生素B1辅助代谢,同时还要消耗身体储备的钙,维生素B1和钙的缺乏,会影响视神经的状态,引起晶状体变形,使小儿更容易近视。过多的糖进入婴幼儿体内,还会使肌肉和皮下组织变得松软无力,影响骨骼发育,同时让宝宝长胖,身体抵抗力降低,容易患上各种感染性疾病。



父母需要知道,在给宝宝喂食一种新食物时,宝宝本能会表现为把食物顶出来,尤其是很小的宝宝由于进食技能不足,只会舔吮,甚至将食物推出、吐出,这样的动作并不一定意味着宝宝不喜欢这种食物,这时父母应该有更多的耐心,慢慢喂养,不能因此就在辅食中添加各种调味料。

婴幼儿的味觉、嗅觉还在形成过程中,父母不应以自己的口味来评判。任何一种食物都有其天然的味道,大人不喜欢食物清寡的原味,孩子却很可能吃得津津有味,因为宝宝的味蕾比成人要敏感的多,对食物口味的也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偏好。


如果有妈妈仍然担心辅食不够味道,那也可以在制作辅食时通过不同食物的搭配来增进口味,如番茄蒸肉末、土豆牛奶泥等,其中天然的奶味和酸甜味是婴幼儿最熟悉和喜爱的口味。又如有些宝宝不爱吃西兰花,也可以考虑把番茄和西兰花一起打成辅食泥,用番茄的酸甜来为西兰花调味,营养还更丰富。此外南瓜、红薯等也是很好的天然“甜味剂”,可以和主食类的食物一起混合食用。


温馨小提示:

要注意的是,额外添加的糖除了标示为蔗糖(白砂糖)外,还有其他各种名称,如麦芽糖、果葡糖浆、浓缩果汁、葡萄糖、蜂蜜等。





几种常见糖类的介绍
▼▼▼▼▼▼▼▼▼▼▼▼▼▼▼▼▼▼▼▼▼▼▼▼▼▼▼▼▼

乳糖:是母乳和牛乳中天然存在的糖分,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添加到辅食中,但因乳糖价格昂贵,一般很少用;

葡萄糖:属于单糖,很快被机体吸收,不易在肠道停留发酵,所以不适合宝宝食用;

白糖:是通常采用的食用糖,甜度很高,长期食用,宝宝容易患龋齿,并易致肥胖;

红糖:是一种未经提纯的粗糖,含杂质较多,加入辅食中有可能会使部分物质沉淀、凝固,因此也不宜食用。

蜂蜜:蜂蜜对小宝宝来说不是安全食品,最好在1岁以后再吃。因为蜂蜜中可能会混入肉毒杆菌,宝宝的肠道屏蔽功能比较差,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在辅食中添加调味品?
预防偏食挑食从婴幼儿开始
宝宝吃米粉要注意些什么?
孩子吃太咸居然这么多危害!到底该吃多少盐
寡人的健康纠结第218期:要不要给婴幼儿吃盐?
这些“重口味”正在破坏BB味蕾,除了盐、糖,还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