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天该如何养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userphoto

2017.08.09

关注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常有“秋老虎”出现,是疾病的多发季节,所以保健尤为重要。秋季养生,凡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应以养“收”为原则。

起居养生——早卧早起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生发、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对预防秋冬季节的呼吸道病变大有裨益。

运动养生——适可而止

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但切勿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即可停止,此时能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尤其是老年人、小儿和体质虚弱者更不宜过量运动。对于身体健康者,可从立秋起就尝试冷水浴锻炼。

饮食养生——补而不腻

“一夏无病三分虚”,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进补、调养保健身体十分必要。秋季气温仍然较高,进补宜清补。所谓“清补”主要是指补而不腻,具体而言,就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一方面可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

“清补”当忌辛辣、生火助阳或肥甘油腻、生痰助湿类食品,但并非禁忌荤食;

阴虚体弱者在安排膳食时,可以选食瘦猪肉、鸭肉、兔肉、鸡肉、咸鸭蛋、鲜鱼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量;

脾虚的老人应选食有健补脾胃、化除湿邪、性质平和、补而不腻的补益食品,常用的有赤小豆、薏米仁等,将其煮烂,加糖服食,是良好的滋补食品;

此外,可常饮冬瓜汤、百合汤、红枣汤、绿豆汤等,以解暑止渴、生津凉血。一般而言,食补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如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立秋之后不比夏季,萧瑟秋风吹出些许寒意,此时更是温软肠胃的关键时刻,不要贪吃各种油腻辛辣的食品。而是要选择采用一些清热透热的方法,配合一些滋补津液的药材,比如生地、玄参、石斛、沙参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性秋季养生小常识 充足睡眠健脾补肝
秋分后,宜“润养”
秋冬要养生 养生勿忘养心
【本周忠告】过了大寒,又是一年!这最后一个“节气汤”,你喝了没?
冬至开始的45天,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养肾时期
至寒的节气,做好这些,就可以增强免疫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