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抱石 《刻印概论》册
userphoto

阅读量转藏数2019.03.17

关注

手稿 行楷  87页  1937年7月  

南京博物院藏

在创作之余,青年傅抱石对篆刻历史和理论有着浓厚的兴趣,阅读了如《小石山房印谱》、《十钟山房印举》、《古今印文》、《印章集说》、《印薮》、《集古印谱》、《印人传》等古今印谱或印学文献。1926年9月,他梳理分析古代史籍,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著成《摹印学》,分“总论第一、印材第二、印式第三、篆法第四、章法第五、刀法第六、杂识第七”七篇。“总论第一”“溯流讨源,识门析别”,概要式地梳理了篆刻历史各篆刻流派风格,体现了他对中国篆刻艺术源流的初步认识;其余六篇则侧重于篆刻技法的阐述,无论章法剖析,还是刀法演示,举隅示例,再现出其篆刻实践的切身心得。1928年秋,《摹印学》即被用作江西省立第一中学讲义。

1934年,留学日本的傅抱石目睹日本学人重视篆刻艺术、美术院校开设篆刻课程,感慨于中国“述刻印全般之概略,足资初学入门之书,迄未尝见”的现实,重修《摹印学》,参考日本学者成果修订完成《刻印概论》。《刻印概论》“能条分缕析,要言不烦,极具独创性。无论是关于篆刻历史发展的论述、印石材料的认识,还是对印章样式、用途的研究,对篆法、章法、刀法的分析介绍等,都非常完整全面、准确而又精到”,图例丰富,通俗易懂,既是有关篆刻理论和技法的专门论著,又可视为刻印和书法的临摹范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印刻的好,还标注所用刀法,这部印谱很牛!
一段被拂去尘封的历史:被忽略的清代沈凤的篆刻艺术
亚翁趣味篆刻赏析(四)
历代印学理论简要
篆刻的理论基础知识
历代印学家与印论举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搜索
热点新闻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