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厦门风物:“海鸡”嘉腊鱼

封面插图庄南燕

刘五店渔村曾经有一个公开的秘密,金门到鳄鱼屿之间的海域不仅是文昌鱼之家,还是嘉腊鱼的老巢。每年的八九月,每艘渔船都能捕到几十条洄游的嘉腊鱼,每条重一二十斤,大的达到三十多斤。如今,和文昌鱼一样,此盛况已不复存在,成了刘五店渔人心头萦之不去的痛惜之情。


中文名真鲷、真赤鲷,学名Pagrosomusmajor,鲈形目鲷科,俗名还有过腊、加力、加吉、红加吉、嘉鯕、赤魬、王山鱼、红鲷、铜盘鱼等别名。

嘉腊,或者嘉鱲(音猎)据说肥美于腊月,因称嘉腊;也有人说是得名于春去腊来的洄游习惯。

手掌形状的鲷科鱼类,皆鲜味浓厚,多有脂香,肉质又细腻紧实。而嘉腊在这类鱼里体魄最大,可以长到一米,谁不推拥它当老大呢?学者们也认可它做科代表,号为真鲷、正鲷或真赤鲷。

嘉腊也是高颜值的鱼。你看它鼻梁正挺,大眼圈外有眉线一道道地描画出去,仿佛多重眼皮。那一身甲胄呢,上身暗红而下侧淡白,错缀以细碎蓝色银斑,五六条竖纹隐约其间,大气而精致。就是背鳍,也如锐戟张列长鬃飘飞。真个是威武灿烂,英气逼人。

多讨人喜欢的鱼啊!古人敬神祭祖、喜庆宴席,都把它奉为食材上品。

日本人也以红色为喜,繁殖期会现出樱花般绯红颜色的嘉腊,同样让他们青睐。鲷的日语读音tài,和“珍贵、珍稀”(有难い)与“出众、优秀”(目出度い)词尾同音,又迎合了语言迷信,嘉腊在日本遂成“鱼中之王”。日本相扑选手比赛获胜,干脆手把一尾大鲷,当做鲜花束扬晃。总之,凡隆庆盛典,用鱼,有头有尾的真鲷是免不了的,据说韩国也如此。

如此说来,嘉腊至少在文化上是东亚共同喜爱的鱼类。


台湾学者李嘉亮在《台湾渔港图鉴》里说,“中国可能是最早从事大规模海洋渔业的国家,一般学者都认定福建省的闽南人,从事海洋渔业已有超过1200年的历史。”我没有研究过世界渔业史,不过从语言学角度,好像也支持这个观点:闽南人至少是推动中国海洋渔业发达的中心力量。

嘉腊的鱼名衍化是一个佐证。

嘉腊的名字,是以闽南为中心,向南北推演而逐渐变化的。

台湾和闽南一样,叫它嘉鱲、嘉腊;莆田叫拮鱲,福州称棘鱲,山东辽宁,叫加吉鱼——总之,往北去,嘉字变成棘音,或者腊字变成了吉音。

往南走,鱲字的尾音丢失了,变成了“立”的读音。广东、香港,叫它立鱼,以此类推,黄鳍鲷叫黄脚立,乌翅叫乌立,平鲷叫金丝立。海南岛称加力,也有依然称嘉腊的,因为那里的渔民,多是从闽南一带移去的,依然保存了故土名俗。

可见这个命名是从闽南扩散出去的。你说:为什么不是相反,从外地传入闽南的呢?

语言学认为:凡是概念发源地,一般相关词汇都很丰富。以嘉腊为代表的鲷类一族,在闽南名字就细分成好几类:黄翅、乌翅、芳头、赤鯮、魬仔等等。在其他地方,都是用嘉腊这个概念,去衍生新名。

从地理上说,闽南海域地处南北冷暖流交汇的台湾海峡西岸,诸多河川地表径流,把营养不断带入海洋,培养起繁富的生物链。福建海域又岸线曲折,礁滩广袤,适合水族栖息繁衍。尤其闽南土地贫瘠而四季气候温润,闽南人群因此千百年来以舟楫为马、海洋为田,向鲸波万顷的海洋讨生活。

追究中国海洋渔业史乃至中国海洋文明史,明显地有一条由闽南人书写的突出文脉:闽南先人在八千多年前就大量采食海贝,两千年前就开始海产养殖,历代不断有新的渔法发明。至有宋一代,闽南的造船业就臻于世界领先地位,闽南人凭借优异的航海能力,北到营口、舟山,南下印尼、菲律宾、海南岛,更无须说往来台湾、琉球、日本。在如此宏大的历史基盘上,最终产生了郑芝龙家族这样的海商武装集团,纵横东北亚到东南亚的辽阔海域,建立起一个庞大的闽南人海上帝国。


刘五店浦园的渔船     摄影林鸿东

不掉书袋了,吃鱼吧。

30多年前,新闻前辈、作家宋祝平去石码渔业大队采访,邀我一同去看渔民的海上作业。

时在初夏,我们乘一条海监巡查船出海。兼任厨师的水手一路见到渔业大队的渔船就问,有什么好货?陆续“缴获”了青蟹、梭子蟹、狗虾、虾姑……有条船竟然给了一条近二十斤的嘉腊!

伙头军高声叫好,连声说大白菜没白带没白带!

伙头军先清水汆了两盆虾蟹,供一众人坐在甲板上,边看海上作业一边剥食,急忙忙料理午饭。

偏过正午,船在九龙江口的圭屿停下,吃饭。每人先来一大海碗嘉腊鱼头炖白菜,就着干煎嘉腊鱼段吃。“嘉腊鱼头煀白菜”乃闽南名菜,特别是鱼头那十三块肌肉,结实香美有如软玉,是此菜的精华。

主人专意把鱼眼连同眼后那团肉挑出来给老宋,说,讨海人最爱“鯎腮鱼+过喉嘉腊目”,这个最好。嘉腊眼后那团肉,味道之美,在海鲜品论中久有定评,《闽中海错疏》言,“棘鱲,味丰在首,首丰在眼。葱酒蒸之为珍味。”

嘉腊鱼肉炖过白菜,鱼油赭黄泛彩,鱼汤白浊如乳,白菜吸足了鱼鲜汤汁,透明而脆烂。鱼肉则略显粗糙枯干,犹如笋头段子,但是有嚼头。

虽然是荤素油枯相济,吃过三碗,胃口终究发腻了,只能用米饭解味。过去听说船上日子是“吃鱼配饭”,今天领教了。

饭后拔锚前行。不料开到鼓浪屿后边,海面刮起了七级风,船身倾斜二三十度,狂浪打上驾驶台。众人没胆量再航行到厦门,只好请船长掉头。一路摇摇晃晃,胃里嗳出来的都是嘉腊鱼香。

嘉腊在闽南旧时菜肴的地位,犹如前些年之澳洲龙虾、彩电龙虾,乃高档宴席须有之物。二十多年出版的薄薄一本《厦门菜谱》里,用嘉腊作主材的名菜就有五六道。

识味的厦门老饕虽然不犯傻摆谱,但是他们吃嘉腊,通常也要选十斤以上大鱼——那才是发育成熟的鱼啊。鱼肉有劲耐嚼,又可以一鱼数吃。鱼头炖汤,鱼身切块干煎和红焖,还可以片肉爆炒,有功夫可以剔肉出来做鱼饭鱼面。

老厦门还会把嘉腊肉块与猪肉同卤,“水陆会师”,吸取油香,再去骨析丝,当咸粥作料、或者用来炒面,味道不俗。


刘五店的海面    摄影:林鸿东

嘉腊畏寒,12度以下就会冬眠,严寒时令会东入深海去暖和身子。腊梅花谢过,性成熟了的嘉腊,复自澎湖海沟深处向大陆架游来,觅食,也寻找子孙托身所在,繁殖生衍。之后它们结队在近海洄游猎食,形成了渔民讨捕的鱼汛。

寒露风把乌桕树红叶摇落一地的时令,嘉腊们往深海避寒去,轮到海鲈来占用婚床了。有些嘉腊比较不畏寒,或者觉得厦门这地方冬天算不上冷,索性长年窝在近海礁群间,渔民称为“占棚嘉腊”,好像曲散了还恋戏棚不走的演员。早年厦门东嘴湾的五通到刘五店一线,海底是大片礁岩,这里的占棚嘉腊,鳞色比别地的暗黑,渔民称“黑仙公”。黑仙公饱食同安西溪流下的大量饵食,脂香浓郁,渔家也罢食客也罢,都夸说比一般嘉腊好吃。

西溪干流的汀溪上游,有一座清代建筑的德安古堡。堡主许尚官据说是当时同安三大富户之一,想借给儿子娶媳妇,结一门官亲。探听得县太爷的千金才貌双全,待字闺中。许尚官托人求亲,小姐不肯答应,嫌五峰山高壑深,特别是没有她爱吃的嘉腊。许尚官闻讯,拍胸说,“只要结亲,城里有什么,我家就有什么!”后来亲事成了,许尚官派人到沿海地域向渔人放定金,约定:嘉腊鱼上市一律先送他家,不卖同安城里。于是,城里还未见嘉腊鱼,许尚官一家人却已经在山沟里尝新了。

新妇回城探亲,许尚官把一担嘉腊鱼连同山里特产一起捎给亲家。亲家奇怪:“五峰山里何来的嘉腊?”小姐回说:“我哪里知道?可能是当地出产吧。”县官遂大摆“五峰嘉腊筵”,广宴同僚、豪绅和亲朋。客人尝到“五峰嘉腊”美味,赞不绝口。从此“五峰出嘉腊”变成同安笑谈,比喻荒唐之事。

我想,如果这个故事的底本大致真实,长年供应许家的五峰嘉腊,首先就是东海域的黑仙公。当年西溪水深,溯溪数十里地,船运到五峰,原也平常。

嘉腊是感情执着的鱼类。交配前会加快游速,就连原来体色有点发灰的雄鲷,也因兴奋而变红;雌鲷则愈发红艳,背部鲜蓝色斑闪闪发亮,犹如盛装的新婚夫妇,日本人因而称之为樱花鲷。它们最高期望寿限可以有二十岁,故此常常成对厮守栖息于某一地点。老到的海钓高手,在钓到雌鱼后,会在同一地点,等侯落单的雄鱼上钩。

据说它们成群作生殖洄游时,也总是雌鱼群在前,雄鱼群殿后,一旦雌鱼群落入定置网,雄鱼也尾随自投罗网。

悲回风,摧心肝!

这份忠贞勇烈,有多少男人做得到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厦门传统海鱼排名
酱油水是一种神奇的水
汪毅夫:序《厦门吃海记(3)》
闽南话读散文丨石斑
江西鄱阳湖畔鱼干飘香
应季海鲜是哪些,看完这个你就知道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