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闽南剑狮”火了!续央视之后,亮相“学习强国”!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上周末到东山寻找剑狮,找到五个,其中三个曾经被发现过,两个是新的。现东山“剑狮”总数已达二十二个,其中铜山古城一带共有十三个。

截止目前,共找到近百个大陆剑狮。从分布上看,剑狮主要存在于厦漳泉潮的“泛闽南文化区”,在靠近“泛闽南文化区”的客家与莆田地区亦有不少发现;从材质上看,主要有灰塑、木雕、石刻、铜铸、版画等五种;从功能上看,有辟邪、镇煞(包括镇风)、祈福等;从安设位置看,有门楣、窗楣、山墙、柱头等;从组合上看,通常有八卦、“王”字等。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追踪“闽南剑狮”!

这样说,也许不够精准,应该说,这些年,我一直在追踪的是“闽南厌胜物”。目前,已成功收集八十种左右的“闽南厌胜物”资料,慢慢掌握其内在的一些规律,像“闽南剑狮”与“闽南玛尼堆”的,很可能已经走在了闽南文化研究的前沿。

“闽南厌胜物”与“闽南民间信仰”同为闽南人精神世界的神性力量,却远比“闽南民间信仰”更为古老,更为广泛,更为深刻。“闽南厌胜物”是闽南文化的隐秘部分,到处都有,却极易被忽视,它是闽南文化研究的“圣杯”,是打开闽南人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是鸿东研究故乡乡土文化的核心课题。

“闽南厌胜物”是闽南地区极为重要的战略性文化资源,其未来的开发利用,直接影响到闽南的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等。文化资源可以转化成文化资本,可以创造出前途无量的文化产品,遗憾的是,直至今日,不少人对于“闽南厌胜物”这种闽南地区极为珍贵的战略性文化资源,一直都停留在“迷信物”的认识水平上,鲜有高度的重视。

我们忘了,现在大陆人对台湾的很多印象,便深受其“厌胜物文化”的影响,如台南的剑狮,金门的风狮爷。

这里要提提“剑狮”。

截止写稿时,我已经追踪收集到近百只“闽南剑狮”的资料,种种迹象表明,这近百只“闽南剑狮”,只是闽南民间隐藏着的“剑狮”族群的很小一部分。其中,东山剑狮竟然占了五分之一。

这几年,寻找“剑狮”行动所取得的成果,足以瓦解台南“郑成功军队剑狮起源说”、“清代军队起源说”,足以证明台南“剑狮”的原乡在闽南,剑狮”不过是闽南人东渡台湾时带过去的“宅第保护神”。

“闽南剑狮”与“西南吞口”极为相似,皆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兽面文化”。

鉴于“闽南剑狮”与“西南吞口”相比,还是有不少差异点,且其主要分布在泛闽南文化区,基本可以认定:

“剑狮”是两岸闽南人共同的神徽,共同的家园守护神。

希望台湾台南的“剑狮埕”正视“闽南剑狮”广泛存在的客观事实,让“台南剑狮”认祖归宗!

希望泛闽南文化区的厦漳泉一带,能打造一座大型的“剑狮埕”,用来展示“闽南剑狮”或称“福建剑狮”的原乡文化。

昨日,《厦门晚报》用四个版面,介绍了“闽南剑狮”,这让我想起编辑萧春雷兄鼓励我的话:做闽南剑狮文化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今日,拙作《寻找被遗忘的闽南徽记 ——剑狮》正式亮相“学习强国”!

这是续本月中旬“闽南剑狮”亮相央视后的又一次突破!

我希望,在“闽南剑狮”消失殆尽之前,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并一起推动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相信,“闽南剑狮”,一定会越来越为两岸人民所熟悉!所喜爱!所敬重!

“闽南剑狮”,作为一种精神象征,象极了咱们闽南人那“爱拼才会赢”的奋斗精神!象极了咱们闽南人那仗义尚武,共御外侮的爱乡精神!

“绿脸剑狮”——东山石埔村剑狮(林鸿东摄影)

“无脸剑狮”——东山石埔村剑狮(林鸿东摄影)

“金发剑狮”——铜山古城(铜陵镇)剑狮(林鸿东摄影)

“只有耳剑狮”——铜山古城(铜陵镇)剑狮(林鸿东摄影)

“酒糟鼻剑狮”——铜山古城(铜陵镇)剑狮(林鸿东摄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碧海蓝天东山岛(上)
90%的人都不知道的岛,竟有完美星空
东山岛风动石景区的古、奇、趣
明代建城专家 周德兴
再到东山岛,寻找曾与台湾岛相连的“东山陆桥”
从东山岛到云水谣(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