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指南】温故知新:换瓣术后抗凝10要点

对于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无论是置换机械瓣还是生物瓣,术后血栓并发症的风险仍较大,需要进行抗凝治疗。尤其是机械瓣置换者,血栓形成风险更大,或需终生抗凝治疗。对于瓣膜转换患者的具体抗凝措施,一直以来争议较大。为此,201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瓣膜病患者管理指南对此专门给出了推荐建议。我们整理了指南中的有关推荐建议,要点总结如下。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一、机械瓣置换术后抗凝


指南指出,对于机械瓣置换者来说,利用维生素K拮抗剂(VKA)进行抗凝治疗较为有效。在治疗过程中,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应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此外,若无禁忌,患者均应在VKA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要点如下。


1.对于机械瓣置换者,应进行VKA治疗,并监测INR(Ⅰ,A)。


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VKA抗凝有利于预防瓣膜内血栓形成(OR=0.11)及血栓事件发生(OR=0.21)。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合并症、瓣膜类型及位置来选择适合的VKA治疗策略和INR目标值,进而减少缺血性卒中、脑血管事件及全身性栓塞等血栓事件的发生及相关死亡。值得注意的是,若VKA抗凝时,INR不达标,则可首先启用肝素使INR达标。


2.若患者无栓塞危险因素,或使用双叶瓣膜、单叶翻转式瓣膜进行机械主动脉瓣置换术(AVR),则推荐INR目标值为2.5的VKA抗凝治疗(Ⅰ,B)。


大规模回顾性研究已证实,机械瓣AVR患者在INR>4.0时,不良事件风险增加。对于不伴其他栓塞危险因素,且置换新一代机械瓣的患者来说,INR 2.0~3.0与INR 3.0~4.5时的血栓事件发生率相似,但出血风险较高。关于低风险机械瓣AVR的研究则显示,若患者无其他栓塞危险因素,INR 1.5~2.5不劣于INR 2.0~3.0,但INR 1.5~2.5的证据质量较差。因此,对于上述患者来说,INR目标值为2.5(2.5~3.0)或可更好地平衡抗凝与出血风险,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对于利用旧式机械瓣,或伴有房颤、既往血栓病史、左心室(LV)功能障碍等其他栓塞危险因素的机械AVR患者,推荐INR目标值为3.0(2.5~3.5)的VKA抗凝治疗(Ⅰ,B)。


4.推荐机械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进行INR目标值为3.0的VKA抗凝治疗(Ⅰ,B)。


对于机械瓣置换的患者来说,二尖瓣位置较主动脉瓣位置更易发生血栓事件,并且INR目标值较高时,血栓风险较低。GELIA研究也表明,若置换两个机械瓣,则INR目标值高者(2.5~4.5)较低者(2.0~3.5)生存率低,但INR目标值高时,患者的依从性较低。因此,INR目标值为3.0(2.5~3.5)时,机械MVR患者或可平衡机械MVR患者的抗凝不足与抗凝过度。


5.除外VKA,阿司匹林(75~100 mg/d)也推荐用于机械瓣置换者(Ⅰ,A)。


对于机械瓣置换者来说,即使利用VKA抗凝治疗,血栓形成风险也较高(1%~2%/年)。已有研究证实,在VKA基础上,利用阿司匹林100 mg/d抗栓治疗可减少主要血栓事件和死亡率;增加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d),在减少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同时,不增加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因此,若无禁忌,上述患者均应在VKA基础上联用阿司匹林。


6.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对机械瓣置换者有害(Ⅲ,B)。


研究表明,机械瓣置换患者采用达比加群治疗时,机械瓣内有血栓形成。RE-ALIGN试验也因达比加群的血栓和出血事件过多而提前终止。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指出,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或Xa因子抑制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禁忌用于机械瓣置换者中。


二、生物瓣置换术后抗凝


1.对于生物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的患者,应考虑使用阿司匹林(75~100mg/d)(Ⅱa,B)。


与二尖瓣位置相比,生物瓣位于主动脉时更易形成血栓。已有前瞻性研究表明,窦性心律的AVR患者在接受阿司匹林或其同类药物进行抗栓治疗时,与VKA具有相似的血栓事件发生率,出血及死亡风险亦相似。尽管目前尚没有在生物MVR或二尖瓣修复患者中抗血小板药物长期疗效的研究,但根据其在生物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有利效应,推测其在二尖瓣置换患者中同样有利。


2.对于生物MVR或瓣膜修复的患者,术后头3个月应考虑INR目标值为2.5的VKA抗凝治疗(Ⅱa,C)。


一般来说,术后24~48小时内,患者的出血风险可接受时,可进行肝素治疗;进行3~5天肝素与VKA的联合用药后,在INR达到2.5时,即可停用肝素;3个月后大部分患者可停用VKA,但伴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终生进行VKA抗凝治疗(INR:2.0~3.0)。


3.对于生物AVR患者,术后头3个月应考虑INR目标值为2.5的VKA抗凝治疗(Ⅱb,B)。


与普通人群相比,生物AVR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和外周栓塞的风险更高,尤其是在瓣膜置换术后90天内。然而,小型随机对照试验显示,上述患者抗凝治疗无获益;大型前瞻性研究则显示,早期抗凝获益,且严重出血风险不增加。另有研究则显示,VKA抗凝治疗,6个月事件发生率低。因此,生物AVR后,VKA抗凝治疗应至少维持3个月,必要时或可持续至6个月。


此外,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和Xa因子抑制剂在生物瓣置换者中尚缺乏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故不推荐其应用于此类患者中。


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抗凝治疗


对于TAVR患者,术后头6个月内,应考虑应用阿司匹林(75~100mg/d)联合氯吡格雷(75 mg/d)进行治疗(Ⅱb,C)。


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利用球囊扩张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时,应在术后头6个月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血栓风险。另一小型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则显示,上述DAPT治疗并不优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术后30天或6个月时,不良心血管事件所组成的复合终点无显著差异。


来源:Nishimura R A, Otto C M, Bonow R O, et al. 2014 AHA/ACC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alvular heart diseas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4, 63(22): e57-e185.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郭雪梅 ┆美编 柴明霞┆制版 郭文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更新:瓣膜性心脏病指南
拜瑞妥®(利伐沙班片)与其它抗凝药物如何进行转换?
【麻醉实战】正在接受抗血栓治疗的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进行其他手术的术前评估
亚洲人换机械瓣后,INR在1.5~2.0也行?JAMA子刊研究
静脉血栓栓塞预防和治疗的专家共识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发布,推荐要点抢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