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质资料与基础设计衔接配合不够 — 国网架空输电线路工程设计常见病典型案例(2016年)

01

工程概况

某 220kV 送电线路新建工程,线路长度约 2×46.1km 的双回双分裂架空线路本体设计,导线采用 2×630/45,沿线地形平地 60%、丘陵 40%。

线路穿越地段主要为丘陵树林、农田、苗圃、果园和宅基地。


02

原设计方案

J7 塔位,塔型为 2F4-SJ1,位于旱田,D 腿基础最外边沿 3.0m 为公路,A 腿基础最外边沿 3.0m 处有一化粪池。根据地勘详细勘察报告,基础设计方案为斜柱板式基础,埋深为 3.3m,底板宽 4.5m,依据地质资料基坑开挖放坡对公路及化粪池无影响。

图 2-1 原始地质资料

图 2-2 斜柱板式基础结构图


0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问题描述

现场施工过程中,开挖至 2.0m 左右,见地下水,且发现存在软塑层,深度约 4m。由于该塔 D 腿基础位于路边,A 腿基础位于化粪池旁,继续开挖存在公路及化粪池垮塌的安全隐患,无法按原基础方案进行施工。

图 3-1 现场实际开挖情况


 3.2   依据性文件要求

 《 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T 5463-2012)4.11.1 第六条中规定工程地质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逐基(必要时逐腿)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及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3.3   隐患及后果

由于无法按原基础方案继续进行施工,原斜柱板式基础在现地质条件下,经计算不满足承载要求。因塔位四周开挖受限,按软塑层回填毛石方案无法满足上拔要求,后期设计变更为灌注桩基础,基坑重新回填后夯实,原斜柱基础钢筋以及斜地脚螺栓均报废,造成了资源浪费,工期延误。


04

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

 4.1   解决方案

设计变更为灌注桩基础,基坑重新回填后夯实,

 4.2    预防措施

(1)地质勘测资料的深度对设计成品的质量起着绝对支撑作用,应着力加强地质专业的勘察深度,勘测深度应满足施工图设计相关要求。

 2)对于铁塔根开较大的塔位,各腿距离较远,地质条件会存在一定差异,施工图设计定位时地质专业应加强对现场地质条件准确性的判定,必要时应逐腿进行钻探。


以上摘录于《基建技术〔2016〕65号-国网基建部关于发布输变电工程设计常见病案例清册的通知》。

------------E N 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输电线路设计基础
少年,送你一本《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秘笈!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规程DLT5582—2020规程解读
导地线选型不当——国网架空输电线路工程设计常见病典型案例(2016年)
最新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架空输电线路的组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