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徽州臭鳜鱼
 
 

徽菜又称“徽帮菜”,属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最早起源自南宋时期的徽州府。徽州特有的地理、人文、商业环境赋予了徽菜 “盐重好色、轻度腐败”的独有风味。能全部或部分代表这一风格的菜品,“毛豆腐”、“红烧果子狸”、“火腿炖甲鱼”等等数不胜数。但要说到最具典型性且人气最旺的一道菜,则非 “徽州臭鳜鱼”莫属了。

徽州臭鳜鱼

徽州臭鳜鱼又称臭桂鱼、桶鲜鱼、桶鱼,腌鲜鱼,属徽州传统名菜。臭鳜鱼的诞生看似偶然,实属必然。过去徽州人独爱长江流域安庆、大通、贵池(今池州)等地肉嫩无小刺的野生鳜鱼,因需求量大,很多商人就做起了长途贩鱼的生意。过去由于保鲜设备不足,只能待天气转凉后才到江边大量收购活鱼,再雇佣挑夫用木桶往徽州山区运送。

古徽州范围

有一次,在收购完活鱼赶往山区的途中,天气突然由凉变热,鳜鱼在木桶中逐渐发酵变臭。为减少损失,商人请妻子用浓油赤酱处理一番,原本想盖住鳜鱼的臭味,没想到味道竟出奇的好。商人灵机一动,直接请城中名厨烹制这些已变臭的鳜鱼,并免费请乡亲们品尝,最终臭鳜鱼一炮而红。自此,贩鱼的徽商便在运送鳜鱼的时候洒上淡盐水,推动其自然发酵,最终在徽州形成“鳜鱼不臭不吃”的风俗。

臭鳜鱼的制作已标准化,但要真正做好这道菜却并非易事,成败核心关键点在于腌制环节。首先挑选体重在一斤上下,徽州自产的新鲜桃花鳜鱼,这样的鳜鱼味道最为鲜美,也更容易入味;其次,用盐量也要根据季节及气候条件最终决定。盐放的太少,容易腐败变质,放的太多,又成了咸鱼,而且夏季和冬季的用盐量也有差别,一般夏季用盐稍多,冬季用盐较少。只有经验老道的厨师才能拿捏到位;第三,腌制用具也有一定讲究。一定要选取有利于通风和水分蒸发的腌制用具,传统小木桶最佳,如无小木桶,其他容器亦可,但需重点关注通风条件。第四,腌制好后鱼肚朝上放置再放入石块等重物,做出的鱼皮和鱼肉才会更加紧致。可喜的是,随着科技的高度发达,现在已经有腌制好的臭鳜鱼半成品在网上售卖,使得美味得以穿越地域和时空,便捷到达吃货们的餐桌。

腌臭鳜鱼

臭鳜鱼闻起来比较臭,但只要克服心理障碍,哪怕尝试着只吃第一口,也会被臭鳜鱼的美味所折服,剩下的全部是舌尖上的震撼和惊喜。不仅鱼肉肉质鲜嫩、醇滑爽口,而且完整保留鳜鱼本身的原汁本味,吃起来格外香。我去合肥出差,每天都要上一盘臭鳜鱼解馋。吃到最后说话要离人五丈远,嘴巴快成“生化武器”也乐此不疲。在徽州人眼中,臭鳜鱼表皮散发出的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不叫“臭味”,必须称之为“暗香”,菜名也很少说成“臭鳜鱼”,“腌鲜鳜”这个名字才更贴近徽州人对待臭鳜鱼的应有态度。香臭之间的快速转换,代表了徽州人对臭鳜鱼的热爱和浓厚情感。

在徽州,公认做臭鳜鱼最好的两个地方是黄山歙县和宣城绩溪县。绩溪不仅是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而且是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厨师之乡。正是有着如此雄厚的技艺和文化基础,如今的绩溪人也对臭鳜鱼进行大胆的创新。“干锅臭鳜鱼”、“酱香臭鳜鱼”、“窖香鳜鱼”甚至“汉堡臭鳜鱼”等多种烹调方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除了徽菜本身的创新外,湘菜也将臭鳜鱼进行了大胆改良。加辣是少不了的,同时在发酵方法上有别于徽菜的自然发酵法,很多湘版臭鳜鱼采用臭卤或臭豆腐腌制后再发酵,以至于很多人已分不清臭鳜鱼到底属于湘菜还是徽菜。菜系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总容易擦出创意的火花,不过对于略偏传统的我,乘一叶扁舟徜徉在山水之间的新安江上,看满眼的青苍群山和黑瓦白墙的徽派民居,再来上一口传统发酵方法做出的“腌鲜鳜”,幸哉!爽哉!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本文为蔡大帅原创,如您有相关意见或建议,请直接点评或联系作者蔡大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徽州臭鳜鱼 桃花流水鳜鱼肥
让人欲罢不能的臭鳜鱼,为什么好吃?
徽菜经典——臭鳜鱼制作大揭秘!
【技术分享】改良旺销菜品——明炉臭鳜鱼
黄山“臭”鳜鱼
这是什么情况?别家的大厨都推荐去他家!说外地人过来更要去尝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