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迷: 源泉 谈谈源泉这本书吧,因为《源泉》可以说是真正树立我人生观的一本书,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研一...

       谈谈源泉这本书吧,因为《源泉》可以说是真正树立我人生观的一本书,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研一的时候,一打开这本书我根本停不下来,我记得源泉应该有一千页左右,一直从上午看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多才看完,深深被安兰德的观点吸引,后面又看了他的《阿特拉斯耸耸肩》,看完这些书之后我终于知道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了,要知道我之前看过的书至少在五百本以上,我不是一个那么容易激动的人。当我得知《阿特拉斯耸耸肩》在美国销售量仅次于《圣经》时,我终于明白了美国文化里个人英雄主义的根源。

       首先来看看安兰德的经历,当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时兰德只有12岁,她全家原先的平静生活都因布尔什维克的崛起而打乱了。她父亲的药房被苏联政府所没收充公,全家逃至克里米亚等待经济恢复。当克里米亚于1921年也被布尔什维克攻陷时,兰德烧毁了她的日记,以免日记中强烈的反苏联言论被发现。兰德接着回到圣彼得堡以就读大学。她在彼得格勒大学学习哲学和历史。大学期间她在文学上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弗里德里希·席勒、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爱德蒙·罗斯坦德。她欣赏罗斯坦德作品中的浪漫想像、和席勒的华丽风格以及英雄般的布局。她欣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戏剧感和他强烈的道德判断力,但却强烈反对他的哲学观和他对于生命的态度。她在大学里的社会教育系完成了为期三年的课程,包括了历史、哲学和法律,在1924年毕业。她也接触了尼采的哲学理念,极为欣赏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里所表达的,对信奉利己主义、并反对利他主义的独立个人的英雄式崇拜。但后来在她接触了更多尼采的作品、发现他的哲学中心是“力量即为真理”后,便相当厌恶他的哲学观。在1925年底,她获得了前往美国探亲的签证。对同时经历了这样两种体制的人,深知前苏联那种公有体制的弊端,并对此深恶痛绝,在她的作品时常都有流露出来。

        那么作者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呢?她认为社会就是他笔下天才建筑师霍德华·洛克,里尔登,达格妮,德安孔尼亚那种人推动的,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与世俗格格不入,他们不屈服于舆论压力,他们内心极其骄傲,他们极其专注于自己的作品或者产品,他们只做世界上最出色的产品,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无论社会给什么样的压力给什么样的诱惑,决不妥协,因为他们明白失去这种坚持之后他们的人生就没有了意义。像霍德华·洛克他拒绝仅因为满足客户的需要而妥协自己的建筑设计,哪怕最后关闭自己的公司也在所不惜,甚至最后因为自己的设计方案被改动,亲自引爆了那个正在建筑中的工程大楼,这就是傲娇,潜台词就是你们这些傻x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美。 像阿特拉斯耸耸肩里尔登用自己十年努力研究出的新型合金制作了一个手镯送给妻子莉莉安,而她却嘲笑他,在她眼里只有主流社会的钻石珠宝才是珍贵的 。那达格妮是怎样一个人 ,她哥哥詹姆利用政治手腕使自己的竞争对手退出了与自己竞争的领域,达格妮认为这样做很可耻,她希望的是在公平的商业竞争中打败对手。德安孔尼亚呢?他认为金钱是自由交换的结果而并不是万恶之源,工业资本家是成功的改造了自然的创造者而不是人类公敌。现实生活中最接近安兰德笔下那些主人公的人应该是乔布斯以及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乔布斯比较像霍德华·洛克,巴菲特,芒格像德安孔尼亚,国内福耀玻璃的曹德旺比较像里尔登。 

        看完这些书之后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以前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而活,后来我明白了,我们应该为内心深处的那种追求而活,比如我准备一生以投资为事业,那么我就必须在这个领域做到极致,这也是为什么我每天学习十二个小时以上一点都不觉得累,这也是我买股票为什么只买那些最优秀的企业,因为说到底是我们有相同的价值观,因为这个社会就是这些最优秀的企业推动着前进的,比如以前的银行,对小储户是爱理不理,结果冒出来个具有服务精神的招商银行,那么这些国有制银行就必须改变。另外我认为乔布斯的苹果创造的价值远不止现在的8000亿美元市值,他带来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便利,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就像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我们的社会就是这些追求极致的人在推动着进步,是他们一小撮人替我们扛着这个世界前行。如果这个世界的每个人都在混吃等死,那么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义呢?

只有偏执狂才能做出伟大的产品https://xueqiu.com/5298718725/9968460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写了一本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小说 -《阿特拉斯耸耸肩》(Atlas Shrugged )
​谁是约翰.高尔特
《阿特拉斯耸耸肩》故事梗概
读书随笔:阿斯特拉耸耸肩(1)
哲学大佬们那些“一针见血”的人生观,太犀利了。
哲谈500强第4谈:苹果公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