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养山房:没有菜单,山水入宴 | 匠心派100


这是内参君为您分享的第750期内容;新朋友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cylbnc关注。



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美食的人,在台湾,有一个地方是不可错过的,那就是食养山房。


它建在山里,没有菜单,只有主人随季节自由组合的10道菜。人均1200元一位,却需要提前数月预定。可谓藏于深山却名扬红尘。


《一》


去年6月,跟随邓姐的餐饮老板考察团去了台湾。当时接待我们的是在台湾餐饮业有“连锁教父之称”的林威雄老师。他说食养山房在台湾的餐饮中,算得上最有个性的一个。它把四季请进厨房,把山水邀上餐桌,是一处把中国美食和禅意融合得浑然天成的空间。因为生意太好,竟然三次搬家。


于是一天午后,我们的大巴就出发了。车出台北,一路向北,在云雾缭绕的山路上开了好一会儿,终于在一个近乎直上直下的陡坡上停了下来。沿着陡坡走到谷底,右转,终于到了台湾人趋之若鹜的食养山房。



不过是平常的午后,山房门口的停车坪上也停满了几十辆小车。抬头看,山谷四面叠翠,深色木制的山房,就沿着山形和涧流依势而建。


走进草顶的院落,沿碎石铺就的石阶,是一个幽深静谧的所在。两手边是一个个的房间,房门口徽州细致的竹帘垂落,探头进去,整面墙的窗子外面,茂林修竹像画一样扑面而来。



食养山房的房间,都很舒朗。厚实的长形矮桌,素色的榻榻米,老紫砂壶,墙角的陶缸里,新鲜热烈的黄花和遒劲如铁的枯树枝相映成趣。卫生间门口的台子上,一把铃兰随意地搁在那儿,镜头中好看的如同静物画一样。


每个房间说起来其实没有特别的装饰,但不论是墙上的水墨山水,还是桌上的各类经典书籍,抑或是布满了每个角落随意绽放的花儿,都像是从这个地方长出来的,没有丝毫的刻意造作。而大格局的开窗设计,则更像是为了方便邀请山林进来做客。


因为吃饭尚早,我们从房间里走出来,漫无目的地转。山房的四周,环绕着潺潺流水和茂林修竹。叫不上来名字的野花,铺满了河边上的草地。草地上竟然还有硕大的蝴蝶翩翩起舞呢,而你一抬头,身边结满密密麻麻果子的柚子树伸手可及。这哪里是一家餐馆,分明是一处世外桃源。




《二》


林威雄老师说,食养山房是一个叫林炳辉的人创立的。50多岁的单身男人,十几岁起就流浪在台北的大都市,后来做建筑生意起家。九十年代台湾房地产不景气,林炳辉也负了债。他跑到台北乌来店的山里,租下了一处人家做土鸡城的山。


本来只是想让自己安静下来喘口气,没想到当地的熟人校长让他做菜给教职员工吃,机缘巧合之下,食养山房的名号不胫而走。因为客人越来越多,2005年12月,食养山房搬到了阳明山的松园,后来又因同样的原因,搬到了新北市的汐止,也就是现在的这个安静的山谷。


大家喜欢食养山房的原因,一方面是它天人合一的环境。呆在这舒朗、通透、澄明得几近于无的空间里,山水风光就在窗外。那袅袅燃起的炉香,风吹起的竹帘以及暗夜摇曳的烛火,把滚滚红尘化解在万里之外。



坐在榻榻米上望着窗外,你的眼睛舒服得近乎叹息。那颗在都市里打拼的不安的皱巴巴的心,也像面前那杯泡开了的茶,缓缓舒展开来。你会时不时地有种错觉,以为外面是在下雨。因为空气那么润湿,水的气息就在鼻尖。


当然作为一处餐馆,它更吸引人的是它的美食。这里要预约,因为食材都是当日准备,没有多余的备份。没有菜单,则是林炳辉自认“不会做菜”,不敢给人点菜。


1200元一位的菜式,都是主人根据四时节令的不同自由搭配发挥的。比如夏天,汤里会有菱角、鸡头米,冬天会有芋艿、白薯,春天会有早晨刚从竹林里掰回来的鲜笋……这样的菜,像山房闲散的主人一样,不会对你的胃造成逼迫感。也或者因为你和你的胃先天撤下了戒备,一道道上来的菜,你很自然就接纳了。


林威雄说,山房的主人,没有生意人见人三分熟的热络。他常穿一身白衣白裤,声音不高,温和浅笑,仿佛随时可以隐去。他也不会在客人吃饭闲谈的时候,突然进来问你们:饭菜是否适口?是不是对胃是你家的事,他只做他的菜。


甚至坊间有一个传说,有一次台湾政坛几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来吃饭,林炳辉也不过坐了10多分钟,且惜字如金,沉默的很。可见他真的是山水散淡,而非攀权附贵之人。



《三》


天渐渐地黑了,我们那个屋子里的灯亮了。


长长的矮桌上,铺着本白色和胭脂色绵纸的桌布。那个好看的颜色,我记得在周迅演的一部电影里,叫素茜红。


菜也一道道地端了上来。台湾传统的宜兰渣糕,芋艿糯米羹,日本新鲜的海胆、鲑鱼卵,手工豆腐和竹笋、墨鱼炖的汤,红心芭乐与百香果做成的果盘……每一道菜的摆盘都像一幅画,完美得让你不舍得去破坏。


鳀鱼莲藕包,小小的一包里暗藏乾坤。鱼肉的鲜美与酸豆和甜豆皮相容,暗藏其中的脆口藕片化解了米饭的黏牙。


芋艿糯米羹,轻轻挖一勺,芋艿的糯和糯米本真的甜交织在一起,连带最上面花生碎的香,整个口腔瞬间就欢呼了起来。我以后再未吃过那般极致的甜品。



印象最深的是一道莲花墩。黑色圆形陶钵里,是一锅热腾腾金黄的土鸡汤。服务生当着我们的面丢进去一个黯淡不起眼的东西,热气盈盈之中,这物件颤颤巍巍绽开,原来竟是一朵皎洁的白莲花。



将莲花与鸡汤搅匀,才发现里面还有春笋、鸡油枞等杂菌。喝一口热汤,莲花的笋的菇的香气在喉口回转,满心满肺都滋润了起来。


菜一道一道地接着上。每食用三道菜之后,会有一杯自酿的果酒或果醋清一下味蕾。最好喝的是薰衣草醋和桑葚酒。紫色的小小的一杯酒,清甜圆润,于我这样的爱酒之人而言,显然意犹未尽。


这顿饭吃了5个小时。然而我并未觉得这时间的漫长。或者我就是被这菜不经意的样子给骗住了,只知道接纳,一道一道地接纳。你看着它们那么美好的样子,会忍不住想:每一种食物在它的一年中,总有一段时间是最肥美甘腴的。食得其时,时得其鲜。在它最好的年华里端上餐桌,又何尝不是对食物的一种最高的敬意?


禅宗语录曾有云:逢茶茶,遇饭饭。感谢林炳辉。他把四季请到厨房,把山水邀上餐桌,给了我们一场生命的华宴。那一夜,我们以风景佐酒,以酒敬风月,以风月涤荡心胸,不亦快哉。


好食记近期文章一览


中国好匠|卞儿哥与“一桌席”的传说

老字号|道口烧鸡义兴张,一锅老汤三百年

失传菜|麻腐:人当能大能小,菜当能主能辅

匠心好食|因为你曾出现,其他烤串都成将就

土产搜鲜|我有一杯酒,可以慰风尘

专栏|熬汤记

老字号|世界面目前非,而你还在这里

失传菜|一个“逗比”与一条名鱼

老字号|一灶柴火,四代传承,吾等品味在沙家

老字号|发哥、星爷,下了片场,来这里吃云吞面

作者:焦素芳

来源:微信公众号“好食记”

统筹:刘晓红

编辑:闫太然

视觉:陈晓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43岁退休,在深山老林里开饭馆,没菜单没大厨,连李安都排队吃
四十三岁隐居建造极致东方的禅意空间,山水入宴率意天成
他43岁归隐深山,开了家没有菜单的饭馆,一个月只接待30人,连李安吃饭也要排队
在食养山房,看到生活原本的姿态
他43岁归隐深山,开了家没有菜单的饭馆,一个月只接待30人,结果却...
他在深山里开了家餐厅,两次因人气太高关门歇业,现在还是提前一个月约不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