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进化心理学视域下的“贪婪”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许多心理现象都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被选择并保留下来的,以解决特定的适应问题。对物种而言,适应是根本问题,评价适应程度的标准以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繁衍为基本指标。据此,一切现存的人类的心理机能都具有适应意义,对人类生存和繁衍具有某种积极作用。贪婪这一心理现象无疑也是在漫长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来的,也是人类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产物。


贪婪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对事物无节制的渴求。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类为了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首先需要占有一定的生存资源。而资源总是有限的,当一些个体占据更多资源的时候,便意味着其他个体占有更少的资源。拥有更多的资源就等于拥有了更大的生存机会。因此,为了有效应对资源短缺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人们对资源的心理需求,尽管这种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人们的真实需要。于是,这种对事物无节制的需求就成为了人们共有的心理特征,贪婪成为人类的心理动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贪婪对生物进化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一特征就被保存在了后代的心理动机库中。这种对需要无止境的渴求,既是个体从事诸多行为的心理根源,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因为这个永不知足的心理动因,每个人都会无止境地发展并壮大自己,而由诸多个体组成的社会集体也因而在无止境地发展着。因此,进化心理学视域下的“贪婪”在推动人类文明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开发创新,促进了工具改良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些正是让整个人类步入新经济时代的重要因素。


那么,是否因为有了这个贪得无厌的本能就代表我们可以以此为借口而做贪得无厌的事?身处社会群体之中,贪婪的原始冲动如同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一样大多被人们的日常生活压抑了,人们只是试图通过看似合理或不合理的方式不断地满足着自己。问题是,相同的动因却产生了不同的行为表现,其原因何在?


贪婪是人类为了适应资源匮乏的环境特点而进化得来的心理动因之一。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人们在欲望促使下获得更多资源时,可能会因未来更有保障而感到自信,从而消除了本来会有的因资源匮乏而产生的不安全感。比如有研究证明,孩子在不确定是否可以得到资源的时候更倾向于即时满足。由此可见,个体对环境的认知判断是重要影响因素。另一个影响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道德的约束机制,而这种约束机制可能源于人们对于资源不安全感的期望和认知的差异。从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这种不同程度的期望与个人的早期经历有关。早期孩童的心理满足程度以及后天施加在孩子身上的成人的价值观,都会影响其未来的资源不安全感和道德认知。孩童时期个体基本需要满足的缺失,可能会对孩子未来生活的心理机能产生消极影响,比如来自破碎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强迫消费倾向的影响。由此可见,进化而来的贪婪动因并不一定直接导致贪婪,因为人类的行为,除了受多年进化而来的本能影响之外,还受个体的认知能力、价值观等诸多“高阶欲望”的影响。


综上,尽管贪婪是人在适应环境过程中进化而来的一种行为动因,但这个动因在发生作用的时候,会受到人类特有的社会、法律、道德等诸多区别于本能而又规范着人类群体行为的“文明”因素的影响。进化心理学在解释人类行为的时候,只是对人类共有的低层次的行为动因具有解释力,但决定人类行为的还有高层次的精神动力。因此,尽管贪婪的动因对进化而言具有积极意义,但人类的进化已经因为人类扩展的心理生活而区别于纯粹生物意义上的进化形式,于是,贪婪行为受人们价值取向的制约,取决于人们对贪婪的度的把握以及对贪婪对象的选择。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进化心理学
人类进化过程 1、质疑
每日细读《增广贤文》,说话做事必有方寸 (124.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反思人性
朗读,《自卑与超越》,人类个体心理学最卓越的作品
从进化论说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