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绝圣手”王昌龄,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残杀,李白赠诗,张镐报仇

前一篇说了开盛唐诗道先河的王勃以及他的千古奇文《腾王阁序,今天说说'七绝圣手'王昌龄和他的名作《出塞》,官场不如意,却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残杀,而张镐为王昌龄报了冤仇。

王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以七言绝句艺术精湛而著称,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其名作《出塞》被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王昌龄诗风瑰丽、雄健,对当世及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他众多的出色作品之中,令人拍案叫绝的名句当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以及'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

王昌龄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祕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改授江宁丞,后被谤谪龙标县尉。他一生因性格耿直,经常遭到小人诽谤。安史之乱时期,被濠州刺史闾丘无辜杀害。

王昌龄的诗以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三类题材居多,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所写的《从军行》等诗,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诗,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全唐诗》对王昌龄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其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

高风亮节 自比冰心玉壶

王昌龄的好友辛渐准备北上洛阳之时,王昌龄特地陪伴着他,直送到润州,并在芙蓉楼赋诗一首《芙蓉楼送辛渐》作别: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大意是说: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他嘱咐朋友,'如果远在洛阳的亲友问起我,请你把我冰清玉洁、清廉正直的心意传达给他们。'

这首送别朋友的诗,把朋友之间的离情别绪写得很淡,却重笔写出了做人应有的高风亮节。前两句中的苍茫江雨和孤峙楚山,烘托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心玉壶,表达诗人开阔的心胸和坚强的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蕴藉含蓄,韵味无穷。此诗首二句表面写景,实则流露了真情。'寒'、'孤'二字,暗示好友离去后的清冷孤寂;而这连江的寒雨、孤峙的楚山,又像诗人自己波折不断的人生,与独立坚韧的性格投影。

《出塞》雄浑 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王昌龄的《出塞》一诗中写道: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意思就是:依旧是秦时的明月和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战的将士却仍未归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健在,绝对不会允许异族匈奴南下牧马渡过阴山。

这是一首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秦时明月,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第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好男儿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平民百姓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朴实的语言,描绘出雄浑的主旨,文笔流畅,一气呵成,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吟之莫不拍案叫绝。明朝文人李攀龙曾把这首诗誉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足见此诗的魅力所在。

遭贬龙标 李白赠诗相送

王昌龄前后结识了李白、岑参、高适、王之涣、王维、孟浩然等著名诗人,与他们郊游、和诗、对酒,逍遥于山色湖光。不管是傲岸的李白,还是向佛的王维,几乎都能与王昌龄一拍即合,互留送别酬赠之作。这些著名诗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微妙,但王昌龄却和每个人都非常和睦,能够和众多个性不同的诗人兼容为友,由此可见王昌龄是一个豁达豪放的人。

《旧唐书》、《新唐书》都不约而同地给了他'不护细行'的评价,就是指他的不拘小节。也因为'不护细行',他的人生中再一次遭贬,由八品的江宁县丞被贬为九品的龙标县尉。王昌龄被贬湖南龙标,诗仙李白为他写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相送: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身无财物,惟有琴书伴随,王昌龄在秋天雇船沿长江上行,经巴陵过洞庭到达武陵,又放舟顺着沅水前往湘西龙标,山高水远,前路迢迢。

王昌龄在龙标生活清苦,和随从而来的老仆人沿路捡拾枯枝败叶当为做饭的柴烧。虽然自己不走运,但他洞悉民情,为官清廉,为政以宽,是一个颇有政绩的地方官。对王昌龄而言,在他贬谪生涯的后期,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是功业报君的信念丝毫未减,并且愈久愈坚执;一方面是虚无幻灭和世外长生的思想也同时变得越来越浓厚。

可惜他的济世之志、他的冰心玉壶,都随着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零落成泥,一切化为泡影。天宝年间,安史乱起,两京沦陷,唐玄宗避乱出逃,肃宗即位灵武之后,大赦天下。此时,曾经为'一时之秀'的王昌龄已经垂垂老矣。66岁的他在兵荒马乱之中选择离开龙标,在濠州,刺史闾丘晓如捏死蚂蚁般随意处决了他的性命。

王昌龄含冤被杀后不久,闾丘晓因贻误战机之罪也被河南节度史张镐所杀。临刑前,闾丘晓以年迈的双亲无人供养求饶,被张镐厉声喝问:'王昌龄的双亲,又有谁来供养?'张镐在历史的那一刻称职地担当了正义的护法官,为王昌龄报了冤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绝圣手王昌龄冤死之谜!
七绝圣手,死于一场莫名的谋杀
王昌龄:大唐赫赫有名的边塞诗人,交游甚广,被称“七绝圣手”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为何惨死在亳州街头?
“七绝圣手”、“边塞诗”扛鼎之人,却被“渣官”稀里糊涂打死
“七绝圣手”王昌龄死于非命,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