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谋高手晏子,遇到神对手的无奈,谋略只成功67%

古代,谋士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这不得不让人想起苏轼描写周瑜的诗:“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其中的潇洒令人神往。古代谋士所出的计策有的令人佩服不已,有的却让人鄙视。令人鄙视的谋略大都违反道德,采用欺骗的手段,像反间计等就让人们非常痛恨。这类谋略我们一般称之为阴谋。有的谋略却是谋士根据实力和形势制定,堂堂正正,敌人明知是坑,却不得不跳。这类谋略让人们心里接受,恨不得给谋士点个赞。我们一般称之为阳谋。阳谋中的经典不得不提晏子的“二桃杀三士”,晏子用两个桃子便让三个猛将自相残杀。“阳谋高手”的称号,晏子可以说是当之无愧。晏子还有一个不亚于“二桃杀三士”的谋略,可惜的是这个谋略只成功了67%。

周瑜“羽扇纶巾”形象

不管阳谋还是阴谋,谋略的制定一般是从形势出发,所以我们先来看当时的形势。

齐国当时内外交困

齐景公时期,齐国再也没有齐桓公当年的辉煌了,处于一种内外交困的状态。

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不仅晋国这个中原大国时不时的欺负齐国,连燕国这个小国也能打败齐国。

“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於民,民爱之。”——《史记·齐太公世家》

而齐国内部,大权被田氏、高氏等大夫握在手中。其中,田氏最得民心。晏子见此情景,发出以后齐国必然会到田氏的手中的感慨。

而齐景公面对这种情况,不去想着如何削弱大夫势力,反而是大修宫殿,吃喝玩乐,一些人迎合齐景公来谋求富贵,庄贾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要么死谏,要么像纣王的大臣微子一样辞官归隐来避免祸患。

经典阳谋“二桃杀三士”

但是晏子不是一般人,齐景公时三位猛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居功自傲,晏子用两个毫不起眼的桃子激起三位猛将的名利之争,然后他们因羞愧自杀而死。晏子不费一兵一卒,堪称阳谋典范。

虽然晏子抱怨自己的国君是个猪队友,而田氏等大夫是神一样的对手。但是说归说,晏子还是决定想办法解决这个祸患。

这时晏子面临的问题是国君宠幸奸臣,大夫大权在握。晏子需要一箭双雕的计谋,让奸臣被杀,同时让大夫势力衰落。

当时孔子在鲁国得到三恒之一季孙氏的支持,打击三恒势力来扩大军权。虽然最后失败,但给晏子提供了参考,那些大夫势力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可以随时为了利益自相残杀。

晏子决定挑起大夫势力的内斗,然后让国君坐收渔翁之利。但是齐国的大夫势力一向井水不犯河水,虽然田氏很得民心,但是高氏、国氏等大夫势力是齐国的老牌贵族,实力也不差。齐桓公正是由于他们的通风报信,才得以早出发到达齐国。之后,也是在他们的拥护下,稳住齐国的局势,打败了帮助他兄长公子纠夺位的鲁国军队。

虽然后来管仲是当时最大的赢家,但是高氏、国氏等势力却低调发展,经过200多年的积累,势力非常雄厚。

晏孺子元年春,田乞伪事高、国者。——《史记·齐太公世家》

即便是后来的田氏想消灭他们,还要先假装当他们的小弟。然后在趁机下手,才得以打败他们。

所以晏子需要大夫势力中的一个人,来诛杀奸臣,获得重用。然后引起其余势力的不满,这样大夫势力自相残杀,国君就可以趁机加强集权了。

晏子定下“一石三鸟”之计

史上著名的赵氏孤儿案,也是由于晋国赵氏公卿势力太过强大,晋国六卿中有三位全是赵家子弟。这遭到了国君和其余公卿势力的忌惮。于是,他们联合打击赵氏家族,晋国国君也趁机提拔了公族势力。

赵氏孤儿剧照

万事具备,只欠利剑了。而田穰苴就是这把利剑。他是田氏是同一个祖先,也就是陈国被灭后,逃到齐国的陈国公子陈完。陈完到达齐国后,受到了齐桓公的重视,后来陈完把姓氏改为田。田氏就在齐国慢慢生根,茁壮成长,成为齐国不容小觑的一股势力。

田穰苴是田氏的庶出子弟,虽然也算贵族,但是在上层贵族圈里是不入流的。在春秋百家争鸣的时代,平庸的人随波逐流,有才华的人都渴望出人头地,在春秋时代暗流涌动的浪潮中创造独属于自己的传奇。田穰苴是一个有有很高的军事才能的人,他渴望自己可以带领齐国军队大杀四方,自己青史留名。晏子不仅发现了田穰苴的才华,也发现了他潜藏在心里的渴望。

这不得不让晏子心里发出 “天助我也”的感叹。由他杀庄贾,一方面可以除掉朝中奸臣;一方面可以凭着他的军事才华,让其他诸侯不敢小视齐国;然后他肯定获得齐景公的重用,那么这势必会引来田氏之外的大夫的嫉恨。他们对田穰苴动手,肯定会引来田氏的干涉。那么大夫势必自相残杀,到时国君在趁机扩大权威。简直是一石三鸟啊。

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让这个布局开门红了,也就是如何顺利杀掉庄贾。首先是让田穰苴如何进入齐景公的视野。于是,晏子趁着各国军队打败齐国的时候,向齐景公推荐田穰苴。

由于国相晏子的推荐,齐景公便召见田穰苴。经过交谈,发现田穰苴确实是个人才,便决定让他做将军。

这时就要准备如何让庄贾入局了,背后晏子和田穰苴也有过交流。

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原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田穰苴先谦虚的说自己资格不够,希望齐景公派自己的宠臣作监军。其实田穰苴虽然是田氏的庶出,但是他也是大贵族出身。所以他是绝对有资格作将军的。另外,历史上将军都不喜欢监军,因为监军大多不懂军事,有时还胡乱指挥。这对将领才能的发挥有很大的限制。

明朝太监监军,让明朝将领饱受其苦。很多大臣、将领都说监军太监“多侵克军资,临敌辄拥精兵先遁”,也就是平时知道捞好处,克扣军饷,打仗时怂的一批,让精锐士兵先掩护他们到安全的地方。

杨业影视形象

著名的“杨家将”杨业,就是因为监军王侁把本该在陈家谷接应他的军队撤走,导致杨业孤立无援,最后战死。

虽然这些是后面发生的事情,但是军队主将没有一个愿意军队中还有一个在他地位之上的监军,这样如果两人意见不合,士兵该听谁的都是个问题。

所以田穰苴让齐景公派宠臣作监军,有别的心思。不过,齐景公不疑有他,派自己最宠爱的大臣庄贾作监军。

然后就是用什么样的办法杀庄贾。庄贾作为监军,一般都是在后方。这样,让他在战争中被敌军杀死是很难的事。所以只有在出征前,用军法杀死他了。

于是,田穰苴就和庄贾约好明天中午在军营前会合。

这个约定不只是两人之间的约定。田穰苴应该是在齐景公面前和庄贾约定,并且通告全军的。

因为西周大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西戎,一个是祭祀。虽然周王室衰落,各路诸侯不在按周礼侍奉周天子。但是对于神灵,各路诸侯还是按照礼制祭祀的,因为这与自己的名位、战争、军心息息相关。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基本保留了祭祀的传统,最出名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泰山封禅。

《左传》中就记载了春秋时军队出征前的祭祀活动。

“夏,宋公使邾文公用曾子于次雎之社,欲以属东夷。”——《左传·僖公十九年》

“帅师者,受命于庙,受脤于社,有常服也。”——《左传·闵公二年》

军队出征前,有的杀人祭祀,像《三国演义》中周瑜赤壁之战前杀了曹操派来的内奸蔡和,用他的人头来祭旗。有的用牲畜祭祀,然后将士分着吃了,表明获得神灵的庇佑。

古代军队出征前进行祭祀活动

其实祭祀本质上是一种仪式感,对于个人来说,仪式使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于多人来说,通过仪式,让人们的信念凝聚在一起,起着稳定军心的作用。

田穰苴和庄贾约定的日子应该是军队出征祭祀的日子。在这种时候,监军迟到,相当于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可想而知,士兵们对庄贾的愤怒了。

所以当田穰苴要士兵们杀庄贾时,士兵们毫不犹豫的向最高长官庄贾动手了。

再来说说庄贾的迟到,这个背后估计也与晏子和田穰苴有关。庄贾出任监军的消息传开,很多人到庄贾府上向他恭贺,估计有人还拍马屁:“大人出马,马到成功”。庄贾不由得飘飘然,在明天要军队动员的日子,开始大宴宾客。

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后来,庄贾意识到时,已经晚了。估计消息的传开和劝酒的人是晏子和田穰苴在背后推波助澜。

后来,田穰苴还把国君使者的仆从和一匹马杀了,一方面安抚军心,一方面也是震慑众人。

计策成功三分之二,即67%

然后整训军队,准备收复失地。晋国和燕国听到消息后,都撤退了。

田穰苴回到国都后,齐景公任命他做大司马。后人也称其为“司马穰苴”。

田穰苴获得的官位和名望,引起了大夫高氏和国氏的忌妒,他们不断在齐景公面前诬陷田穰苴,齐景公就将田穰苴罢官了。这引起了田氏的记恨。

田穰苴入选武庙十哲

事情就像晏子所谋划的那样,田穰苴诛杀了奸臣庄贾,同时使各国不敢小觑齐国。同时引起各大夫的不和。其中高氏等大夫中伤田穰苴的时候,不见晏子为亲自举荐的人说话,可见晏子是故意的,好让大夫内斗。

不过,田氏不是古冶子等那种头脑一热的人,他们有耐心,也懂得适时隐忍。他们虽然内心怨恨,但是表面上没有丝毫变现,甚至比以前更加尊敬高氏等大夫,

最后找到机会,打败了高氏等大夫,代替姜氏成了齐国之主。

晏子所设计的一石三鸟之计,只完成了三分之二,也就是67%。最后大夫内斗这条由于田氏的隐忍而没有成功,不得不说田氏是位神对手,对形势的把握很到位。

由此可见,不论多么精妙的谋略,都要有足够的实力。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成功的背后是经过汉文帝和汉景帝打击,诸侯已经没有力量在对抗中央了。晏子谋略只成功67%的原因主要是自己侍奉的齐景公势力不足,不足以镇住大夫势力。只能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新官上任为树立威信又快又狠的一招!
读《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晏子举荐,一战成名,血脉传承,田氏代齐
中华传世名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此人为国君新任命的将军却没有威信,他仅用了一招,威信立马确立
史上所载的兵家第一人不是姜子牙,唐朝时还被供奉为武庙十哲
48   司马穰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