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平县:难忘红军当年情

时代纪实贵州讯 1934年10至12月,红六军团和中央红军先后四次经过和转战黄平县期间,红军指战员坚定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他们在这里对贫苦老百姓关怀备至,同苗族同胞及苦难的贫苦农民亲如一家的故事,那些感人的故事如今在这里仍讲述得津津乐道,表达了黄平县各族群众对80多年前红军长征的怀念之情。

红军长征到达黄平县城时,世代以教书为业的彭冠杰家,既无地产,也无商贾之资,工薪微薄,家境贫寒。红军攻打黄平前,他到乡下躲避。红军进城后,了解到他家这一情况,一位红军首长亲自上门安慰他留在家中的老母亲说:“红军对教书先生是尊重的,应给予照顾。”当即送给彭冠杰母亲一件灰布上衣,一挑谷子。由于红军十分重视人才,尊重知识分子,使许多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从红军身上看到了希望,事后从家庭出走,寻找红军,参加了革命,走上革命的道路。

红军与人民休戚与共,息息相通,所到之处,体恤百姓,向沿途群众送粮、送衣、送糖、送药、送钱及日用品,生活在苦海中的黄平各族人民,从红军手中得到了无比的温暖。一天,几个红军战士进到四屏镇街上谭益科家,得知谭益科母亲有病时,马上找来医生帮看病给药吃。

旧州镇上的杨大妈到女儿家回来,正好碰上红军驻扎在寨上,几个战士争先恐后给大妈挑女儿送来的东西。这一切,使大妈深深感到:这些兵与过去看到的大不相同了。大妈听说红军要在这里住几天才走,便无论如何要战士们搬进她家来住。杨大妈之所以让他们住进来,原有两种想法:一想听听战士们讲些世面上从没听到过的新鲜事,二是由于自己没生过儿子,想借此机会认一个干儿子。战士们了解到大妈的心事后,都相争着给她当干儿子。于是杨大妈认了一个叫杨再明的红军战士做干儿子。杨大妈得红军做干儿子,高兴极了。为了表达对亲人的一点心意,她就去把邻居几个大妈组织起来,给战士们洗衣服,补裤子,做鞋子。杨大妈的言行深深地感动着红军战士们,于是大家将凑出的3块银元悄悄放到杨大妈家碗柜里。当大妈送走亲人回家发现这3块银元时,感动得直掉眼泪,连忙找来一块布把银元小心包好放入衣柜里。此后,不管家里日子多么艰难也舍不得将红军送的这几块银元花掉。(廖尚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军长征路上,唯一顿顿吃肉的地方,被誉为长征路上的”加油站“
长征路上,红军有时不但有火腿吃,还可以下馆子!
【阅读悦读丨红色系列】周永珩《103天的鱼水情》
1936年,红军师长流落广西埋下巨额财宝,线索设在两句童谣里
1955年,陈先瑞被授予中将,与班里两战士偶遇:你们俩都是上将了
红色古蔺 | 一块假银元 救了红军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