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汉床

中国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有的人说,是夜半客来对坐罗汉床上手谈一局,闲敲棋子落灯花。

有的人说,是斜依在罗汉床上,品赏春雨如酥的小巷中款款走过的佳人。

还有的人说,是半躺在罗汉床上看看书,旁边的小炕几上摆着三五香橼,书香合着果香,叫人慵懒的昏昏欲睡……

罗汉床的出现,贯穿这些文人墨客的生活,从唐朝一直盛行至今。

罗汉床,是我国古代卧式家具中的典型代表,是古老的汉族家具,称之为床,其亦为榻,被王世襄先生称之为"最理想的卧具"。

弥勒榻一般体形较大,又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类型。

有束腰且牙条中部较宽,曲线弧度较大的,俗称“罗汉肚皮”,故又称“罗汉床”。

罗汉床一直是备受欢迎的实用家具。

古典家具发展历程,宋代以前基本无实物可考,好在还有“画家”这一伟大群体,为后人留下证据。

比如看床榻发展,唐代吴道子的画中就清晰地表现了维摩诘的坐榻造型。

自唐代,“垂足而坐”已成为一种趋势,高型家具发展迅速。

唐代罗汉床沿袭隋唐五代时期,此时已具有高挑、细腻、温雅的特点,彼时所留存的绘画、出土壁画等资料可成其为佐证。

到了宋代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家具体系,其中椅类家具尤为突出,而罗汉床则有自隋唐延续下来的箱形结构,还有与此形式相结合的束腰、托泥形制。

再发展到后来,有了三围子榻,工艺也变得更为复杂,这也成了明代罗汉床的发展雏形。

到了明代,当木工技艺有了很大进步及审美习惯发生变化之后,改变自然而然就发生。

最典型的就是箱形榻中间用于支撑的腿足正在消失,直到完全被忽略,只留下最外侧的腿足。

原先垂直相交的板足也渐渐融合成实木的方腿,底部勾尖变为马蹄状,像在明代崇祯朝的《金瓶梅》刻本插图中,这种直足内翻马蹄的床榻就屡见不鲜。

由书中刻画的床榻,也能概括此时罗汉床的典型、清晰特征:三围板、无束腰、直足内翻马蹄……

明代特别会“玩”的画家、园林设计师文震亨在《长物志》一书写道:“古人制几榻,虽长短广狭不齐,置之斋室,必古雅可爱,又坐卧依凭,无所不适。”

罗汉床想来是“脾气”最好的古典家具了,它真的可以随你折腾。

床上放炕几,独处时可读书、赏画,也可以撑着一只手,支着脑袋望窗发呆。

朋友来访,可邀请上坐,闲聊、品茗、对弈,兴致来了,小酌两杯也是乐事。

去掉炕几,日常生活工作之余累了就躺一会儿或到点午休,最是方便。

到了厅堂,罗汉床又成了最为尊崇的私享领地,作用相当于现代的沙发。

比如明清两代的厅堂,就常以罗汉床为中心,辟出一方小天地,供主人与贵客使用。

建议把手机横过来看图片

《韩熙载夜宴图》

在《韩熙载夜宴图》中,就可以看到古人以榻或者罗汉床待客的场面,这种在罗汉床上待客的最高级别礼仪,在清代也已成为定式。

可休闲也可正经,一张床满足人们多种需求,无怪乎其长盛不衰。

除此以外,明代罗汉床在前人基础上,还在左右及后背都装上围栏,有曲尺、棂纹板、也有三围独板,形制不一,而围子做法也成了罗汉床的主要差别。

晚明 黄花梨攒接卍字纹围子罗汉床

明末清初 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足三屏风独板围子罗汉床

到了清代,罗汉床基本保持了明代的风格和特点,最大不同在用料和工艺。

比如用材越来越厚实,装饰也越来越华丽。有雕花镶嵌,金漆彩油等手法,镶嵌的又多以玉石、玛瑙、瓷片、大理石、螺钿、珐琅、竹木、牙雕等为材料,总之,怎么华丽怎么来。

清早期 铁梨木镶大理石鼓腿膨牙罗汉床

清早期 榉木海棠花围子罗汉床

清早期 榉木三屏风螭虎灵芝纹罗汉床

清中期 紫檀镶大理石罗汉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汉床——古代卧式家具中的典型代表
卧榻之侧——床榻类家具 | 形制
明清家具床塌作品明代紫檀全素独板罗汉床等
一张床的“罗汉”史
趣读丨王羲之靠“床”上位,到底靠的是什么?
明代家具的工艺与鉴赏:不但要美观更要实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