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核方法(kernel method)的主要思想

原文来自:Xianling Mao的专栏 原文地址

本文对核方法(kernel method)进行简要的介绍。

核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低维空间中不能线性分割的点集,通过转化为高维空间中的点集时,很有可能变为线性可分的” ,例如下图

 

左图的两类数据要想在一维空间上线性分开是不可能的,然而通过F(x)=(x-a)(x-b)把一维空间上的点转化为右图上的二维空间上,就是可以线性分割的了。

然而,如果直接把低维度的数据转化到高维度的空间中,然后再去寻找线性分割平面,会遇到两个大问题,一是由于是在高维度空间中计算,导致curse of dimension[1]问题;二是非常的麻烦,每一个点都必须先转换到高维度空间,然后求取分割平面的参数等等;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答案是通过核戏法(kernel trick)。

[1] curse of dimension,维度之咒,又称作维度祸根,维度之咒是一个最早由Richard Bellman提出来的术语,用来描述当(数学)空间维度增加时,体积指数增加的难题。举例来说,100个平均分布的点能把一个单位区间以每个点距离不超过0.01采样;而当维度增加到10后,如果以相邻点距离不超过0.01小方格采样一单位超正方体,则需要10^20个采样点:所以,这个10维的超正方体也可以说是比单位区间大10^18倍。(这个是Richard Bellman所举的例子)

(pku, shinningmonster, sewm)

Kernel Trick: 定义一个核函数K(x1,x2) = <\phi(x1), \phi(x2)>, 其中x1和x2是低维度空间中点(在这里可以是标量,也可以是向量),\phi(xi)是低维度空间的点xi转化为高维度空间中的点的表示,< , > 表示向量的内积。

这里核函数K(x1,x2)的表达方式一般都不会显式地写为内积的形式,即我们不关心高维度空间的形式。核函数巧妙地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在高维度中向量的内积通过低维度的点的核函数就可以计算了。这种技巧被称为Kernel trick。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关心向量的内积?”,一般地,我们可以把分类(或者回归)的问题分为两类:参数学习的形式和基于实例的学习形式。

参数学习的形式就是通过一堆训练数据,把相应模型的参数给学习出来,然后训练数据就没有用了,对于新的数据,用学习出来的参数即可以得到相应的结论;

而基于实例的学习(又叫基于内存的学习)则是在预测的时候也会使用训练数据,如KNN算法。而基于实例的学习一般就需要判定两个点之间的相似程度,一般就通过向量的内积来表达。从这里可以看出,核方法不是万能的,它一般只针对基于实例的学习。

紧接着,我们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即核函数的存在性判断和如何构造? 既然我们不关心高维度空间的表达形式,那么怎么才能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核函数呢?

Mercer 定理:任何半正定的函数都可以作为核函数。所谓半正定的函数f(xi,xj),是指拥有训练数据集合(x1,x2,...xn),我们定义一个矩阵的元素aij = f(xi,xj),这个矩阵式n*n的,如果这个矩阵是半正定的,那么f(xi,xj)就称为半正定的函数。这个mercer定理不是核函数必要条件,只是一个充分条件,即还有不满足mercer定理的函数也可以是核函数。常见的核函数有高斯核,多项式核等等,在这些常见核的基础上,通过核函数的性质(如对称性等)可以进一步构造出新的核函数。SVM是目前核方法应用的经典模型。

上述是目前我所理解到的核方法的主要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总结一下遇到的各种核函数~
核函数(Kernel function)(举例说明,通俗易懂)
支持向量机(三)核函数
常见核函数
SVM学习
支持向量机原理(三)线性不可分支持向量机与核函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