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影视拍摄地的类型及其旅游发展趋势

话题:励志成长文化遗产中国文化报

[摘要] 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居民休闲时间的延长,影视旅游渐成风尚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我国的影视拍摄地主要有三类:影视城、风景名胜区和专门性人造景点。三类不同的影视拍摄地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不同的轨迹:影视城应在政府调控中限制数量,向综合型产业发展;风景名胜区应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影视剧的宣传效应;专门性人造景点将日趋萎缩,在转变中谋求生存。
[关键词] 影视拍摄地 类型 发展趋势 发展重点
1995年我国开始实行双休日,1999年调整假日结构,增加公共假日,将城市居民的休息日增至114天,这意味着城市居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休闲。相关机构对城市居民休闲内容的研究表明:看电视是居民打发休闲时间的首选。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加以及人们休闲品质的提高,旅游作为一种新的休闲方式在人们休闲时间的安排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此背景下,影视和旅游这两大休闲主体出现了结合,影视旅游浮出水面并呈现上升趋势。
一、导言
影视旅游,是指潜在旅游者被影视作品的人物、故事情节、风景等所吸引,萌生旅游动机,进而到影视拍摄地参观游览的旅游活动。在影视旅游中,影视作品是一种有效的旅游促销手段,可以吸引人们到拍摄地游览。影视剧播映后,能带来拍摄地旅游人数的显著增长,这种增长一般可以持续四年以上。影视剧对拍摄地的旅游促销作用已经无庸讳言。目前,国内对于拍摄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视城,对于其他拍摄地的发展鲜有提及。影视城是影视拍摄地的主要类型之一,但并不是惟一形式,本文主要探讨影视拍摄地的各种类型,以期对影视拍摄地有一全面剖析。
二、影视拍摄地的类型
影视拍摄地的类型十分多样,从风景名胜区到居民楼都可能成为影视作品的拍摄地,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可以引发影视旅游的拍摄地类型。
1.影视城
影视城是目前最重要的影视拍摄地。1987年,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建成,成为我国第一个影视拍摄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大剧均在此拍摄,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引发了到此的参观游览活动。此后,我国又建设了涿州影视城、横店影视城等30多座影视城,进一步促进了影视城旅游的发展。
影视城作为影视拍摄基地,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专业化。影视城专为拍摄影视剧而设,并围绕影视拍摄提供相关服务,形成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如为剧组提供场景、道具、住宿、饮食等,方便了剧组拍摄,最受剧组青睐。二是规模化。影视城的建设服务于众多剧组,满足不同需求,规模十分浩大,如涿州影视城占地2197亩,横店影视城占地4963亩。
2.风景名胜区
1906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戏曲片《定军山》,标志着中国国产电影的开始。伴随着电影电视事业的发展,影视剧的拍摄从最初的室内走向室外,风景名胜区成为众多影视剧的取景地。因影视剧而引发的旅游现象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拍摄的电影如《五朵金花》、《刘三姐》,分别带动了云南大理蝴蝶泉景区和广西桂林漓江景区的旅游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批知名影片的拍摄推动了影视旅游的发展。如《神秘的大佛》、《庐山恋》等影片分别带热了四川乐山大佛、江西庐山等景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尤其是本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和影视事业的发展,影视旅游步入快速发展期。这一时期,影视剧带热景区旅游的现象屡见不鲜,电影类如《英雄》、《十面埋伏》等,电视剧如《康熙王朝》、《乔家大院》等的播映均带热了拍摄地的旅游热。
风景名胜区作为影视剧的主要拍摄地,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临时性。景区的主要功能是旅游,拍摄影视剧只是其衍生功能。作为影视剧的临时拍摄地,景区为拍摄而搭建的临时场景多会拆除,也有少数场景会保留,作为景区新添内容吸引游客。二是单一性。景区的旅游资源相对单一,兼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只占少数。受制于资源条件,景区只能为摄制组提供部分场景。如《英雄》,一部107分钟的电影,主要拍摄地却有四个。
3.专门性人造景区
专门性人造景区是指专为某部电影或电视剧而建的拍摄地。规模小、用途相对单一是专门性人造景区与影视城的最主要区别。专门性人造景区属于主题公园的范畴,和一般性主题公园相比,虽然专门性人造景区最终也会用于旅游,但其建设的初衷却是为了拍摄影视剧而不是旅游。我国最早的专门性人造景区是北京大观园。大观园是专为拍摄《红楼梦》而建,它的建设改变了以往搭建临时场景,过后拆除的方式,对影视城的出现产生了巨大影响。
专门性人造景区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小型化。专门性人造景区专为某影视剧而建,受制于资金条件,规模相对较小。如北京大观园占地面积195亩,铁岭龙泉山庄占地仅9亩。二是短期性。一个不注入新生的景点只能有3年寿命。专门性人造景区由于专为某影视剧而建,对于其他影视剧的适应性较差,降低了其后期作为影视拍摄地的可能性。考虑景区的生命周期规律,一部影视剧的旅游拉动效应只能持续几年,使得专门性人造景区往往难以长久。如1988年,西影厂为拍摄《秦始皇》而建设的秦王宫,因产品单一,吸引力下降而于2004年被拆除。
三、影视拍摄地的旅游发展趋势
影视旅游是“后影视产品”,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看到了这一后继产品的潜力,影视剧与旅游的结合将在更大规模、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拍摄地借力影视剧发展旅游已被广泛接受,从长远来看,影视拍摄地的旅游发展将具有下述趋势:
1.影视城:调控中求多维
我国目前已建成30多座影视城,另有20多个规划投资上亿元的影视城正在招商或施工,一哄而上的影视城项目使得影视城的重复建设十分严重。此外,影视城发展中还存在数量多,布局雷同;客源不足;影视文化内涵发展不足,景点产品单一;营销手段落后等问题,进一步制约了影视城的发展。
影视城的健康发展应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广泛开发产品,寻求多样化发展途径。政府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影视城项目的审批,建立科学完善的项目审批制度;统筹考虑市场供求情况和影视城特色,避免内容重复,缺乏特色的影视城项目上马,加强对相关资金的投资引导。目前多数影视城还是停留在收场租,提供静态场景展示的阶段,针对这一现状,鼓励影视城走多元化道路,充分挖掘影视相关产品,拓展影视文化产业链。开发前影视产品,如影视剧场景搭建、道具制作和租赁、演员培训、服装制作和租赁等业务;拓展后影视业务,如开发影视作品中的某些服饰道具等商品,挖掘与影视剧相关的文化要素并转化成商品,提供吃、住、行、娱等相关服务设施。
2.风景名胜区:发展中求扩大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在影视制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影视大片的部分场景采用了电脑特技制作。可以预想,影视拍摄地在电影拍摄中的需要将会因此而有所萎缩。景区以旅游为主,接待剧组是其副业,受上述因素的影响较小。作为影视拍摄地,景区经历了一个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争取的发展过程。早期的景区多是被动接受剧组,没有认识到影视剧的潜在传播效应。本世纪以来,影视剧的旅游促销效果开始彰显,许多景区主动与剧组联姻,取得良好效果。如皇城相府,2002年以280万元的赞助,将《雍正王朝》剧组拉到景区拍摄。这一联姻提高了景区知名度,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电视剧播放当年的十一黄金周,景区就赚了300万元。
在传媒业高度发展的今天,景区借影视剧扬名无疑会被更多的管理者所接受,而景区的主动接洽也会使更多的影视剧组走进景区。针对目前剧组在景区拍摄中出现的环境破坏问题,有待于景区、剧组、管理部门的通力配合,注重环保,将景区的影视剧拍摄变成绿色拍摄。对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景区,应尽量减少剧组拍摄,偶尔的拍摄也应在严格限制的基础上进行,这样影视剧与景区的联合之路才可能越走越宽。3.专门性人造景区:萎缩中求转变
旅游景区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景点的吸引力下降,如果不进行开发,更新资源,景区必将进入衰退期。专门性人造景区是专为某部影视剧而建,影视剧播映后几年,旅游人数会有一定增长。瑞雷、贝克等对美国12个影视剧拍摄地拍摄前十年和播映后五年的旅游人数进行研究,发现影视剧播放后,旅游人数的增长至少要持续四年。但影视剧的这种促销效果会因拍摄地而定,有的拍摄地旅游人数增长的时间可能更长,有些拍摄地因为未被认可或交通不便也可能不存在上述规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会慢慢被人们遗忘,如果景区不能更新产品,其游客人数将日趋萎缩。
对于专门性人造景区而言,需要不断更新产品,否则将无法继续存在。陕西秦王宫就是鲜明的例子。专门性人造景区的再发展既可以通过更新产品延长生命周期,也可以充分挖掘旧景点的文化内涵,招来新剧组,用新影片拉动旅游或通过多种营销手段借力营销。北京大观园借“红楼选秀”活动,提升了知名度,提高了门票价格,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
四、影视拍摄地的旅游发展重点
1.增强游客体验
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冲击》一书中写到:“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商家将靠提供这种体验服务取胜。”派恩二世和吉尔摩指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在旅游产品日趋雷同,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为游客塑造与众不同的、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积极参与是塑造游客体验的有效方法。影视拍摄地应为游客创造生动的、富有变化的场景,提供参与性、互动性的旅游项目,让游客融入活动,并从中收获独特体验。
2.发挥联带效应
影视拍摄地应充分发挥影视剧带来的关联带动效应,延长影视旅游的产业链,将影视旅游的经济效益发挥至最大。伴随着剧组和游客的到来,影视拍摄地的住宿业、餐饮业、旅行社、旅游商店等也将随之发展起来。影视剧播映后,影视拍摄地可以针对热播剧目中所出现的道具、场景、服饰等开发相关旅游产品和纪念品,拓宽旅游收益途径。
3.突出借力营销
影视拍摄地借力影视剧的传播效应,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可以实现低成本、高收益的营销效果。但并不是每一部影片都会引起关注并引发旅游效应,拍摄地应根据影片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抓住时机联合宣传,充分利用影视剧的传播效应,提高自身知名度。
4.挖掘文化内涵
影视拍摄地的旅游发展离不开拍摄地文化内涵的挖掘,没有文化内涵的景区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影视拍摄地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与景区或影视剧相关的文化内涵,并将文化融入到拍摄地的建设中,塑造拍摄地独特的文化标识,提升拍摄地的文化品味。
参考文献:
[1]雷韬王琪延:都市人:谁比谁忙[N].中华读书报,1998,08,05
[2]傅洋:北京居民20年分配时间大调查[N].北京晚报,2005,11,23
[3]周慧颖黄远水:影视作品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5,16(3):60~63
[4]Roger Riley, Dwayne Baker, Carlton S. Van Doren.Movie induced tourism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4):919~935
[5]Nichola Tooke, Michael Baker:Seeing is believing: the effect of film on visitor numbers to screened locations[J].TourismManagement,1996,17(2):87~94
[6]孟铁鑫袁书琪:我国影视城的旅游开发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3):273-275
[7]付冰周申立: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与规划探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102~104
[8]刘滨宜刘琴: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旅游学刊,2004,19(6):77~81
[9]王树春李陇堂王彦庚: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旅游开发实证研究及其意义[J].宁夏大学学报,2006,27(2):190~192
[10]杨一晨:影视产业提升旅游经济前景无限[N].中国电影报,2005,01,20(16)
[11]林鑫:打造中国的”好莱坞”[N].中国旅游报,2003,11,12
[12]卢山林:《乔家大院》捧红乔家大院[N].中国文化报,2006,03,17(4)
[13]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4]潘丽丽:影视拍摄对外景地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经济地理,2005,25(6)

分享:狼子野心 > 我国影视拍摄地的类型及其旅游发展趋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影视旅游的开发研究
中国最著名的10座影视拍摄基地
中国十大影视城,你追过的神剧都是在这里拍的!
中国十大影视城你去过几个?
中国有哪些影视基地 ?
国内十大影视剧拍摄基地,快来体验剧中的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