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综述:突出立德树人,考察核心素养

2019 年全国共有 9 套高考语文试卷,其中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的有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以及全国汉语卷,单独命题的有北京卷、天津 卷、上海卷、江苏卷、浙江卷。这 9 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 10 个作文试题(北 京卷 2 个作文题),遵循高中新课标精神,围绕高考评分要求,各尽其能,各显神通,呈现出一幅多彩多姿、缤纷绚丽的画面。

  • 突出时代精神,坚持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是国家级考试——高考的整体大政方针,特别是高考作文试题,更是直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阵地。《普通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 产党的深厚感情,以及热爱美好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2019 年的高考作文试题,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重大主题,展现五四运动百年来 中国青年的爱国精神和接续奋斗,突出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的辉煌成就,发掘 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坚持立德树人的正确价值导向。

全国Ⅰ卷作文题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主题,贯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引导青年学子对身边 “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进行思考,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的一代新人。

全国Ⅱ卷作文题在发挥立德树人价值导向作用方面最为突出,以“青春 接棒,强国有我”为主题,为我们展现了 1919 年五四运动、1949 年开国大 典、1979 年改革开放、2019 年五四运动 100 周年、2049 年新中国成立100 周年五个具有标志性的历史节点,激励考生深入研究中华民族醒过来、站起 来、富起来、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深刻感受中国青年在中华 民族关键历史时刻的担当与责任,深切体会中国青年奋斗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引导当代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全国Ⅲ卷作文题中的漫画以“尊师重教”为主题,引领考生理解教师的 爱和奉献精神,并注重自身的品格修养。

全国汉语卷作文题以“奥运我最爱”为主题,回溯 2022 年北京冬季奥 运会倒计时 1000 天这一热点事件,引导考生发扬奥运精神,献身祖国。

天津卷作文题以“爱国情怀”为主题,选择方志敏、陶行知、黄大年三 则材料,表达对祖国光明前途的坚强信念,展现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与民族的关系、个人与人类的关系,启迪考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热爱祖国,把 个人与国家、民族、人类联系起来,担负起新时期青年的责任。

北京卷作文题中的第 1 题“文明的韧性”,从中国历史的变迁过程中体 现出的这种“韧性”出发,说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我们青年学子充分发扬这种“文明的韧性”。第 2 题“2019 的色彩”,引导考生在时代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将个人的成长置于国家发展的伟大进程中,激发考生的时代责 任感和使命感。

上海卷作文题以音乐的“中国味”为主题,考查考生对民族艺术与传统 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引领考生在各个方面都有意识地去追求“中国味”。江苏卷作文题由“物性”到“人性”。浙江卷作文题中的“作家”“作品”“读者”, 虽然不是直接的时政热点主题,但实际上也都是指向立德树人的。

总之,2019 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厚植家国情怀,倡导品德修养,讲述奋斗 故事,激扬劳动精神,引导考生积极关注国家发展需求,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创设特定情境,注重任务驱动

新课标在关于“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指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典型任务是指为评价学生语文素养水平而选取的具有代表性价值的语 文实践活动。”由此可见,创设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设计典型任务,是 新课标积极倡导的命题建议。2019 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就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标 “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的建议要求。

全国Ⅰ卷创设的情境为:热爱劳动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如今,有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借口众多,同时,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 不尊重劳动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试题明确了具体任务:面向本校(统称 “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这种特定情境的具体任务,让考生能够 按照要求去完成写作任务。

全国Ⅱ卷更为突出,一下子创设了 5 个情境,设计了 5 个任务:1919年 5 月 4 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1949 年 10 月 1 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1979 年 9 月 15 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2019 年 4 月 30 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2049 年 9 月 30 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文题创设的 情境真实,有具体时间,有具体活动;设计的任务也更具体,或写演讲稿,或给家人写信,或给同学写信,或写观后感,或写慰问信。考生身处特定的 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中,必须按照要求完成具体的任务。

全国Ⅲ卷以形象的漫画入题,情境逼真,令人深思。要求阅读漫画材料,结合漫画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 一篇文章。任务也是具体明确的。

全国汉语卷的“奥运我最爱”主题班会、北京卷的“2019 的色彩”等, 都是创设了相关的情境,让考生置身于语言文字应用的具体情境之中,同时 辅以具体的表达任务,以明确的任务驱动考生的写作表达。

  • 强化实践运用,检测关键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说明学生要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高考语文试题更是注重语言的实践运用,绝大 部分省市作文分值占到 60 分,占全卷的 40%,仅作文一项就足见对于考生 语言运用实践能力的重视。

高考作文主要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检测考生语文学科的其他关键能力,如信息处理能力、想象联想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审 美鉴赏能力、探究创新能力等,从而凸显实践性考查要求,引导学生重视语 言实践,学会语言运用。

10 个高考作文题,都是给材料作文的形式。给材料作文,考生首先要阅 读所给材料,从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加以处理,为自己的写作所用。因此,给材料作文首先考查的就是信息处理能力这个关键点,这 也是当代社会人们必备的能力之一。

全国Ⅱ卷创设了五个情境,考生需要通过想象联想的方式,进一步想象当时真实可感的情境:1919 年五四运动学生集会的情境,1949 年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的情境,1979 年参加新生开学典礼的情境,2019 年收看“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的情境,还要想象 30 年后的 2049 年国庆节时表彰 “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情境。全国Ⅲ卷的漫画,全国汉语卷在北京2022 年 冬奥会倒计时 1000 天时举办的“奥运我最爱”主题班会,也都需要考生进一 步发挥想象联想能力,丰富当时的具体情境,这是写作的前提。

上海卷的“中国味”,江苏卷的“物性”“人性”,浙江卷的“作家”“作品”“读者”等作文题,则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才能论述清楚 作文题中的问题。同时,审美鉴赏能力、探究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点,在各 个作文试题中也都有所考查。

2019 年高考作文试题,重在强化考生的语言运用实践,检测考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想象联想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审美鉴赏能力、 探究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点,这是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

  • 凸显学科特征,考查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新课标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四个方面,但并不是并列的,而是一个整体。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是关键,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 解则融合在语言建构与运用及思维发展与提升之中。所以,高考作文试题凸 显了语文学科的主要特征,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高考作文题主要检测考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其思维品质。考生在阅读作文材料时,需要运用形象思维,结合自己对历史和 现实生活的认识,丰富对所给材料的感受与理解;还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辨 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材料及生活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主张。

比如,江苏卷作文题中的材料本身逻辑清晰,充满了思辨性。从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秉性,说到各自发展的局限,进而得出万物之间,只有五味调 和、互联互通、共存相生,才能百味纷呈、异彩斑斓。考生在构思写作的过 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这个层面,“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这就需要考生的思考更进一层,谈论人也必须“共存相生”,才能使人生大放异 彩。浙江卷也是如此,作家心里要有读者,还要不为读者所左右,就像我们 的人生一样,创造生活时如何对待你的“读者”,这需要具备明晰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谈论清楚。

语言文字运用最重要的是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作文正是检测考生书面表达能力最好的载体。只有充满学科智慧、充满思维张力的作文 题目,才能更好地检测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全面考查语文 学科的核心素养。

纵观 2019 年高考的 10 个作文试题,依托高考评价体系,突出时代精 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助力体美劳教育,努力发掘新时代立德 树人的深刻内涵,主题鲜明。同时,突出语文学科特征,注重写作情境的创设,以具体的任务驱动考生的写作;注重写作实践运用,检测考生语文学科 的关键能力;注重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重点突出对考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个关键词透析语文卷【命题专家详解高考出题思路】
专家谈今年高考作文命题
​高考作文的“青年立场”
202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全景透析与2021年备考实操策略
融合型情境设置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原创押题
从高考全国卷作文题看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