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宋徽宗的瘦金体

        “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树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

         以上是宋徽宗赵佶的书法作品和所写诗歌,众所周知,他是一位昏君。但在此并不想展开论述他的个人品格问题,只是就他书法作品中的笔迹特点发表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凡书法作品,给人最直观的印象便是:笔法,字形结构,篇章布局。结构对于书法 显得十分重要,书法作品也多注重规范,严谨和结构匀称。唐代的政治经济发达,人们崇尚佛教,楷书以其技法严谨,笔法规范而受到青睐,而宋代战乱不断,道教风行,对于行书赞许有加。梁山献〈〈评书帖〉〉云:“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宋代书坛以“尚意”为旨趣。用笔有“藏、露、正侧、轻重、粗细、方圆、提按之变。”

        提按笔法在宋代开始繁荣,瘦金体则广泛采用了这种形式,提按笔法作为一种修饰性用笔,被评价成“趋于动态”,因为宋徽宗赵佶将横,竖,分别分解成了两个笔划。在横划的末端有一个较重的顿笔,竖划的最后一笔回折。

        说实话,我对于瘦金体没有什么好感,甚至会觉得不太舒服(希望喜欢瘦金体的朋友看到以后不至于义愤填膺,毕竟人各有所好嘛)如果说早期的瘦金体还有些“唐楷”的影子,显得较为规范、质朴以外,后期的作品反差开始加大。



        拿以上作品来说,我就姑且发表一下个人的浅见:

        首先,赵佶极度偏爱“瘦”型字体,可能与他同时是一位工笔画家有一定的关系。他对于线条的精雕细刻尤其偏爱,但这一点几乎到了狂热的地步。用笔迹学的观点,这也可能与个人的体格,体型有关。这其实也是一种本能的折射,潜意识里就会选择这样一种字体而非别的类型。

        据说赵佶对于速度是极其迷恋的,但我认为,所谓拆分成两个笔划(以上说的横,竖),其实是为了使速度的结果达到一个平衡,使之不至于看上去犹如嫦娥奔月一般,直接飞入云霄。但我不得不说,平衡的效果虽然是达到了,但整个字体的感觉还是显得太过单薄了一点,尽管很多书法家认为,赵佶是一个十分有创意的书法家,开创了这么一个独一无二的书法门派,但我从第一眼看到他的作品一直到现在,总是觉得是那么的窒息,局促,凛冽,用剑拔弩张这个词,或许更为贴切一些。

        他的很多书法作品,字体的倾斜均呈现出左右不定的状态,且越写到最后越难以控制。整个字体中宫紧缩,字的末端却又向外发散,使之形成一个狭长的类似于蜻蜓一样的形状。 对于单个字体的结构来说,有点过于拥挤了,虽然字间距保持得很好,但字体本身却看上去杂乱无章。他的作品是一个精妙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由于迅疾的书写速度,加之细节的处理,结合笔划本身的粗细搭配,使得风格变化多端,另一方面,却又有着一种率性而为,信马由缰的特征,有仓促草率的印象,这些都能从细如游丝般的笔划中得到体现。

       从字体整个的灵活度上来说,瘦金体显得略微刻板了些,不流畅,不连贯,精细有加,大气不足。我说的这种大气实际上指的是宽厚,仁爱之心的意思。 另外,比例失衡,不协调,整个字体下部长大,竖线条的末端特征显得缺乏一定的包容度,执拗。按照瑞士笔迹学天才普尔凡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扩展到笔迹学的理论来看,那么字体的下端应该是本我的部分。用亚里斯多德的理论引申一下,应该是直觉和物质的一面。从宋徽宗的作品来看,他将他个人的直觉能力运用到了极致,治国无方,不理朝政,整日里大兴土木,横征暴敛,缺乏必要的治国心智。却在书法的研习上颇下工夫,他的骨子里不乏天马行空,肆意妄为的秉性。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他的这种书体风格,充分显示出他的一些性格特征,如:遇事容易走极端,对自己喜爱事物的狂热程度超出想象,反过来,感觉有压力的事情,无论多么重要,也会倾向于置之不理。虽然字体大致感觉上有遒劲的印象,但不免流于虚弱,缺乏必要的弹性,是典型的外强中干型,遇事急躁,草率,往往采取一蹴而就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抗压能力减弱,往往在最后趋于屈服。完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瘦“筋”“体”。由于他本人无法克服的天性特质,而最终导致了亡国之灾。

       严格地说来,他应该是位艺术家,有着对书画艺术的巨大热情,也开创了绝无仅有的书法门派,在细节上也近乎苛刻,非常注重形式的美好,但性格深处是孱弱和孤独的。他对这个世界抱着强烈的幻想的成分,梦想着一切无需太过费力,便都能井然有序,希望所有的一切都保持在他所能掌控的范围以内。但这些只能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 

       以上只是发表了我个人对于瘦金体所显现出来的笔迹特征的一点浅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笔法追劲、意度天成:宋徽宗赵佶瘦金体《万寿宫诏》书法欣赏
为何赵佶“瘦金体”千年无人超越?放大30倍!原来秘密在这!
瘦金体书法教程_瘦金体作品欣赏
宋徽宗赵佶的书法水平到底有多高?瘦金体是宋徽宗独创的吗?
宋徽宗赵佶的书法,比瘦金体还好看 还是觉得这种自然书写的书法好看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个性极为强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