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的善业泥(擦擦佛)

“擦擦佛”在不同时期和地域,它有不同的名称,如在唐朝称之为“善业泥”,人们通过制作善业泥可积善业功德;在宋朝称之为“模合乐”;西藏称之为“擦擦”,蒙古地区称之为“板佛”,北京地区称之为“泥饽饽”等等。

擦擦”一词是藏语中对泥模浮雕佛像梵语名的音译,源于古代印度中北部方言。藏传佛教用模具,将特制的软泥等材质,压制在模具中成型,然后脱范制作而成的小型泥佛或佛塔,有的再经烧制绘制彩绘,以增加擦擦的耐久性和可看性,至今在西藏都称这种泥质佛像为“擦擦”。

一、泥擦。一般用普通的泥巴,脱模而成,好一点的则用阿嘎土、炼泥、香泥(掺有香灰)、纸泥(掺有纸浆)等制成,藏民们历史上喜欢在泥擦内捺入几粒青稞或谷米。泥擦可以再经烧制或彩绘。

二、骨擦。将圆寂活佛或者高僧骨灰混合泥土制成,因其成份掺入骨灰而得名,重量小于泥擦。这种骨擦擦佛比较泥擦相对少,传世者更少,大多数出土于塔腹中。

三、布擦。

四、药擦。

擦擦的早期造型是佛塔,一般都是在上师或活佛圆寂后修建佛塔供奉,而大量的小泥塔模制后填充在大佛塔内,后来形制发展到各种佛像擦擦,主要用来给制作的大型佛造像装藏使用,以提高造像的佛光灵气。

一般市面流通的是废弃寺庙,或者遗迹发掘出。

擦擦体积小,重量轻,制作简便,流通方便,对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藏擦擦及模具(佛具)认知及收藏(多图)
〓千愚雅珠〓擦擦西藏美术史上的珠链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五种苏常侍造印度佛像
北京篇:参观国家博物馆(九)
访古豫晋(10)
缘起:擦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