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画大师刘凌沧(下)

 刘凌沧 (1908-1989) 


            声名鹊起时

1925312,孙中山先生逝世,刘凌沧花了两周的时间绘制了表现中山先生灵柩南移中山陵情景的《孙中山先生奉安行列图》,当时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了此图,美国《亚西亚》杂志等国外报刊也予以转载,在当时摄影技术还不发达的条件下,能够用绘画的形式形象地记录和反映这一重大历史题材,无论史学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弥足珍贵。

 

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刘凌沧的工笔人物画已经十分成熟,取材多为历史故事、文坛佳话,画法除汲取三十年代初陈洪绶的一组《仕女》《高士》外,而且以徐燕孙、管平湖为本,上溯唐宋,亦兼及明清,形成了精严中富韵致和潇洒中见良工的风貌。前者如《京妃画眉图》与《蕉阴仕女》,后者如《蝉声拢午》与《斜倚栏杆》。人物传神于一颦一动,绘景得情于亦写亦工,笔法于飘洒中见谨严,设色在绚丽中求典雅,布局疏而有致,密而不塞,更擅长于把民间画师的画内功夫与文人画家的画外情致结合起来,并且融合唐画的单纯绚烂,宋画的周密精致,元以后画的秀逸细密,集前人之大成,取得了典雅生动而颇富韵致的效果,从而在工笔重彩人物画中独树一帜。


                           


刘凌沧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之后,在徐悲鸿的鼓舞下,以发扬民族传统借古开今的热情,深湛的传统根基,得到了根究传统精华的机会。他多次奉命承担古代优秀壁画及绢帛画精品的临摹复制。除去敦煌壁画之外,他曾先后亲赴现场临摹白沙宋墓壁画、唐章怀懿德太子墓壁画、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马王堆西汉帛画和战国人物御龙帛画。这些考古发现的精品,丰富了他的教材,扩充了他的创作源泉,在她的作品里,古代人物呈现出新的面貌,出现了“口角眉间似有情”的唐代美人。临摹工作也加深了他对民族民间优良传统的理解,使得他的人物画创作参以美院多年倡导的写实画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60年代至80年代,他除去课堂示范重绘旧稿的课徒之作以外,主要致力于历史故事画与历史人物画的研究,或描绘重大的历史事件,发前人所未发;或者塑造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人物,振奋爱国精神;或者描写有益于国际交流的史实,推动改革开放;或者表现脍炙人口的文坛故事,丰富观者心神。其中《赤眉军无盐大捷图》《西园论艺图》 《文成公主》 《淝水之战》 《天宫图》 《文君抚琴》 ,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

 

         桃李自成蹊

20世纪30年代初,二十几岁的刘凌沧就已经蜚声京城美术界,1933年,刘凌沧同时受北京艺专、京华艺专、北京美专的邀请,分别担任讲师、教授之职,从事绘画教学工作。抗日战争期间他一度中断教学生涯,新中国成立后,刘凌沧重登讲坛在北京艺专(现在改为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刘凌沧自26岁登上美术讲坛以来,为中国画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著名的工笔画大师潘絜兹、黄均,已故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周思聪及著名画家范曾、刘大为、李延声、胡勃等,均曾受教于刘凌沧先生。

为人师的刘凌沧深受学生的爱戴。1983年,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发起学生评选模范教师活动,没有院长提名,没有各系主任参与意见,民主投票结果,名列榜首的人就是刘凌沧。

 

晚年的刘凌沧潜心学术研究工作,为了密切配合教学,集中于中国画的理法的阐述,凡中国画的造型观、构图法、形式美、人物画法技法演变,都著有专文。

 

刘凌沧先生不仅是一个精于传统的人物画家,也是一名学兼中西的绘画史研究家,更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教育家。在近七十年的艺术生涯和先后四十余年的教学中,充实了中国画教学中,不仅创作了一批精致而妍雅的人物历史画,而且与任教同道携手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国画名家。


刘凌沧先生作品








网站:www.liulingcang.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凌苍 国画作品
国画大师刘凌沧《十八罗汉图》赏析
国画大师·刘凌沧《十八罗汉图》
刘晓林:刘凌沧夫人郭慕熙访谈录(上)
[经典欣赏]重彩工笔人物画大师刘凌沧精品集萃!(135幅)
国画大师刘凌沧作品选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