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上)

明 万历窑 青花梵文盘



    芝为华彩玉为肌,

    火气全无古气披。

    恰似白描吴道子,

    观音妙相手中持。

    这是一首清高宗乾隆皇帝题咏“宋代瓷胆瓶”的七言诗。乾隆是中国古代一位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自号“十全老人”,能文能武,举凡琴棋书画、诗文辞赋浸淫其中,颇为自负。而他嗜古成癖也是出了名的,他对古代瓷器的狂热爱好尤为人们津津乐道。



    清高宗乾隆皇帝的生活足迹,几乎贯穿了整个18世纪。他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在位六十年(1736-1795)。退位之后又当了三年的太上皇帝,仍然掌握政权。是长寿且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因此有十八世纪皇帝的称号。在位时,曾经亲自考订文物,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置清宫典藏;故也有人把他看成是首席博物馆馆员。特别是分别收藏于国立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沈阳故宫、热河行宫,与南京博物院中的传世藏品,因多数皆可追溯出乾隆皇帝亲手典藏的痕迹,皆能反映出他鉴赏文物的经过。


南宋 官窑 青瓷龙纹洗


    精美华贵的中国古代瓷器是乾隆颇为得意的收藏品之一。作为皇帝,他的收藏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因而品类丰富,珍品极多;既有端庄典雅的唐宋名品,也有色彩斑斓的明代佳器,数量之巨、质量之精令人叹为观止;特别对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作品更是爱不释手。他曾经诏令翰林们对宫内珍藏的历代文物进行整理、编目,对于圣祖康熙、世宗雍正时期遗留下来的珐琅彩瓷器视为珍宝,并且继续在宫中造办处烧制珐琅彩器物,而且要求给每件器物都配上精制的楠木匣,贮藏在乾清宫珐琅瓷专库内,呵护备至。不仅如此,他还在政事之余亲临“法郎作”巡视督察。


明 宣德窑 宝石红碗


金~元 钧窑 天青海棠式碟


精陶韫古


    乾隆皇帝从乾隆二十年开始,陆续降旨绘制陶瓷和青铜器图册,虽然目前陶瓷图册已与画中瓷器分开保存,但是透过档案记载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青铜器多宝格的组装样式,仍能追溯出陶瓷图册原来亦应与画中瓷器共置于一个木匣中。而且整个木匣即为一组瓷器多宝格,图册正是这组多宝格的典藏图录。

    《珍陶萃美》和《精陶韫古》两本图册,绘制于乾隆五十年代。每一本画有10件瓷器,每页作对开装裱,上页为品名与图画,下页纪录尺寸、釉色、形制、款识和前人的品评。画中收录的作品,透过原载品名,得知为定、官、哥、钧、龙泉窑,以及明朝宣德、万历官窑制品,从中展现出来的艺术品味,其实与乾隆皇帝降旨镌刻御制诗对瓷器的选择一样,具体地传达出乾隆皇帝的鉴赏品味。


《艺术品鉴》2012年10期*物志*栏目

(版权所有  如若转载  请标明出处)

———————————————————

2017,《艺术品鉴》杂志全面改版,现正在火热征订中,详情请致电029-89180088,欢迎咨询。

感谢一路上有您陪伴,即使风雨兼程,我们也从未感到孤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乾隆皇帝典藏的历代名窑珍瓷图录(完整版)
清?乾隆《珍陶萃美》图册
清乾隆《珍陶萃美》册
爲兿 | 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
《故宫》解说词 第六集 故宫藏瓷
没有照片的年代,乾隆是这样记录自己的收藏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