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拜占庭帝国末代君主——君士坦丁十一世



君士坦丁十一世

      此人在欧美历史学界一直是毁誉参半。希腊将其奉为民族英雄,认为他励精图治,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持了大厦将倾的帝国 面对奥斯曼不世出的雄主穆罕默德坚守半年,以身殉国  算是昏君辈出的拜占庭的最后一抹亮光。  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他和他的前辈一样昏庸无能,面对国内日益膨胀的宗教势力毫不作为,面对气势汹汹的奥斯曼大军消极被动  未能及时与西方和匈牙利沟通延误战机 指挥作战的能力十分低劣,坐视金角湾被奥斯曼舰队压制。


 1.君士坦丁十一世对拜占庭的遗产有强烈的责任感,一生都在不懈努力去挽救摇摇欲坠的帝国。他是一位没有权力的皇帝,他的皇冠不值得羡慕,他继承的是破产的国家财政、热衷内战的皇室、被宗教狂热分裂的城市和赤贫而动荡不安的贫民阶层。

 2.君士坦丁十一世对东西方联合的态度是完全务实的,他只有一个执着的目标:挽救这座城市。


3.拜占庭帝国的衰落

    1204年十字军洗劫,君士坦丁堡从此一蹶不振,往日的光辉灿烂只剩下一个鬼影,1261年拜占庭人收复后,城市的基础设施基本全毁,领地也锐减为若干碎片。

    拜占庭帝国思想保守,不能变通,导致内部矛盾不断,被统治者长期不满。

    1284年解散帝国海军,促使大量优秀人才叛逃去奥斯曼。

    1341-1371,发生了一系列内战,还遭到塞尔维亚国的入侵。

    第一座遭受黑死病袭击的欧洲城市,人口最低时只有10万。

    贫穷和破败,连皇帝的珠宝器皿都遭变卖。



4.皇帝早期的求援

    利用奥尔汗,但高估了奥尔汗的作用,被穆罕穆德二世抓住作为破坏和平的借口。

    1451年派遣使节前往威尼斯和意大利,希望能从威尼斯商人的殖民地克里特招募弓箭手。

    使节前往罗马,给教皇送去书信。

    1451年底,派遣使节前往威尼斯,通知苏丹正在集结大军,君士坦丁堡若得不到援救,必死无疑。

    1452年8月,向西方求援,并送信给摩里亚的两位兄弟,请求立即支援,并许诺土地;用黑海沿岸的塞林布里亚或黑森布里亚的交割来争取匈牙利;用利姆诺斯岛向阿拉贡和那不勒斯王国求助;向希俄斯岛上的热那亚人求助,向杜布罗夫尼克和威尼斯求救,并多次向教皇求助。

欧洲各方态度

    教皇尼古拉五世说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里德里希三世向苏丹发去了措辞严厉(但空洞无物)的最后通牒。

    那不勒斯王国派出了10艘船的小舰队,但又撤回了。

    热那亚人的殖民地受到了威胁,无法提供实际帮助。

    威尼斯元老院给出了“必须保护基督徒、但不能得罪土耳其人”的含糊指示。元老院大部分人都不同意听任君士坦丁堡自生自灭,但未能就更果敢的反制措施达成一致。

    结果:尽管君士坦丁十一世发出了很多求援的呼声,西方还是没有任何联合一致发起救援的迹象,只有教皇能够超越欧洲山头林地的商业利益以及各王室间的宿怨和战争,以基督教世界的名义发出求救,但天主教教廷本身与东正教教会有着历史悠久、盘根错节的纷争,给所有求援行动都投下了阴影。



5.皇帝的战前准备

    竭尽全力准备城防,拆旧房屋、教堂,发动民众巩固城墙。

    去爱琴海各岛屿和远方收购食物。

    通过公开募集行动,从个人、教堂和修道院筹集了款项,购买粮食和武器。

    城内所有的武器募集起来,重新分配。

    向城外仍然被拜占庭控制的堡垒增兵。

    劫掠了马尔马拉海沿岸的奥斯曼村庄,将俘虏带回城内,卖做奴隶。

    四方请求援军。



6.兵临城下双方对比

奥斯曼人:20万人,大约6万人是士兵,其中3-4万是骑兵。(其余为辅助和随军人员:补给人员、木匠、铸炮工匠、铁匠、军械匠、裁缝、糕点师、手艺人、小贩及其他追随者)

 守军:4773名希腊人,200外国人,其他事不关己的热那亚人、威尼斯人和偷偷从加拉塔来帮助守城的人不足3000,总兵力不足8000.其中大部分不擅长作战,严重缺乏射手。君士坦丁十一世担心影响士气,把真实的数字当作秘密保守起来,只有皇帝和斯弗朗齐斯知道。

君士坦丁十一世在这些部署上倾注了他一生的作战和调动军队的经验,但或许他自己也没想到,在随后的日子里,这些互相竞争的队伍将会打得多么顽强。



7.前来支援拜占庭的援军(上面那3000人中的一部分)

    红衣主教200弓箭手。

    一群迷途的意大利船队。

    威尼斯和热那亚共和国缓慢行动。

    威尼斯市政官迷诺托和皇帝及船主协商,留住了部分船只。

    职业军人乔万尼-朱斯蒂尼亚尼自费带来700名全副武装士兵,以及二艘大型盖伦帆船和许多机器及装备。

    热那亚的博基亚尔多三兄弟带来了一队人马。

    加泰罗尼亚人提供了一支队伍。

    一名卡斯蒂利亚贵族唐弗朗西斯科-德-托莱多。



8.皇帝的军力布置
全城14个区分成12个战区,特意将军士混编,加强“多国部队”之间的依赖。

    指挥部设在卡斯河谷,最精锐的2000人布置在这里,之后朱斯蒂尼亚尼在此指挥。

    皇帝的右侧,卡利斯特斯的西奥多防守查瑞修斯门。

    北面的直角交给了热那亚的博基亚尔多兄弟。

    布雷契乃皇宫薄弱的单独一道城墙托付给了意大利人防守,由威尼斯执政官米诺托率领。

    皇宫的大门之一、卡里加利亚门是“来自德意志的”约翰防守,他是苏格兰人,职业军人和军事工程师。

    皇帝左翼是他的亲戚、希腊人西奥菲勒斯,来自帕里奥洛格斯家族的贵族,精通希腊文学,是几何学专家。

    黄金门地段,由一群希腊、威尼斯和热那亚士兵防守。

    陆墙在马尔马拉海岸和海墙相接处由来自拜占庭的坎塔库泽努斯望族的名叫德米特里的贵族防守。

    马尔马拉海岸的守军混杂,雅各布-孔塔里住宅在司徒迪翁村,临近的一段城墙由一些东正教徒监视,一支叛教的土耳其人,由奥尔汗王子指挥,部署在远离陆墙的爱来复赛俄港。

    城市顶端的海岸由一支加泰罗尼亚军队放手,卫城被托付给了伊西多尔红衣主教和他麾下的200人。尽管有大海屏障,君士坦丁十一世对于防守实在不放心,又给每座塔楼配备了2名神射手和1名火枪兵或弩手。

    金角湾由热那亚和威尼斯水手防守,指挥官时威尼斯军官特里维萨诺。

    港内的2艘克里特船只的船员把守铁链附近的城门——美丽之门,阿鲁威克瑟-迪爱多保护铁链本身和港内船只。

    快速反应预备队:一支驻扎在佩特拉区,100名骑兵和轻型火炮,由卢卡斯-诺塔拉斯大公指挥,一支驻扎在废弃的圣使徒教堂附近的中央山岭上,由尼科弗鲁斯-帕里奥格洛斯指挥。

君士坦丁十一世在这些部署上倾注了他一生的作战和调动军队的经验,但或许他自己也没想到,在随后的日子里,这些互相竞争的队伍将会打得多么顽强。



10.决战之前‍

‍‍‍‍‍‍‍‍这一段作者标出来源可疑,在后记里,作者说关于此战的资料整理起来和去伪存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科学时代之前记载历史,数字、日期和时间都很含糊,经常夸大其词,叙述者没有客观叙述的概念。很多资料的作者都有各自的视角和动机,威尼斯人字里行间是自己英勇,热那亚人奸诈,热那亚人的记载也是也如此,意大利人说希腊人懦弱,天主教和东正教互相诋毁,不同的基督教派各自寻找神话和现实解释,然后又一起痛骂奥斯曼人。奥斯曼人那边,当时大部分人不识字,留下的记载少于西方,而且编年史居多,缺少主观的亲历的表述,等等等。

所以在书中作者在前人成果上尽力去筛选考究了史料,但仍有这样的不太可信的,仅供参考:5月28日晚祈祷之后,皇帝登上了卡里加利亚门的塔楼,观看敌人在黑暗中的准备,这对经历了无数磨难的君士坦丁十一世来说是个百感交集和引发内省的时刻。这位高贵的皇帝和他的忠实朋友们站在外墙塔楼上,听着敌人为最后总攻紧张盲目,周遭的世界一片黑暗,决定命运的时刻尚未降临,这幅图景令世人难忘。一连53天,他们微弱兵力挫败了无比强大的奥斯曼军队;他们抵挡住了史上最大的大炮在中世纪发出的最猛烈的轰击——消耗了约5000发炮弹和5.5万磅火药;他们击退了三次大规模进攻和十几次较小规模的突袭,杀死了成千上万奥斯曼士兵,摧毁了敌人的许多地道和攻城塔;他们在海上与敌人激战,从城内出击,进行谈判,并不懈地消磨敌人的意志。他们或许不知道,其实他们已经非常接近胜利。‍‍‍‍‍‍‍‍


11.君士坦丁十一世

敞开的城门对其他热那亚人是个无法抵制的诱惑,他们看到指挥官已经撤离,潮水般涌过城门,跟着撤退了。君士坦丁十一世和扈从绝望地想阻拦人流,然而无济于事,奥斯曼人发现了守军松弛,集中兵力发动了进攻,守军重新集结后继续抵抗,但已经越来越多的近卫军爬上了城墙,之后潮水般涌入守军阵地,不可阻挡,巴尔巴罗说15分钟冲入了三万人。

守军陷入恐慌,开始往城门逃命,但是由于门被锁住,他们互相践踏后,被斩尽杀绝。这时是人们最后一次瞥见了君士坦丁十一世的身影,他最忠诚的随从仍然护卫在他的身边——西奥菲勒斯-帕里奥洛格斯、约翰-达尔玛塔、堂弗朗西斯科-德-托莱多。

皇帝的真实死因仍然无法确定,没有任何可靠的目击证人,众说纷纭,各种理论互相驳斥,均不足信,奥斯曼人的记载是贬抑的,希腊人的说法一般都是冲向敌人英勇牺牲,这个故事有很多版本,所有版本都为希腊人提供了一个永不磨灭的传奇。安科纳领事本韦努托写:奥斯曼人未能明白无误地辨认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尸体,这说明他很可能在最后的鏖战中脱去了皇袍,像普通士兵一样阵亡了。

 

君士坦丁十一世本人的结局始终无法确定,也没有墓地,他的神秘命运成了希腊人灵魂深处对沦丧流得拜占庭光荣的渴望的焦点。在希腊大众文化中,他成了一个亚瑟王一般的传奇英雄人物,往昔和未来之王,长眠在黄金门旁的坟冢里,有一天将会归来,穿过那做门,将土耳其人向东驱逐,并收复君士坦丁堡。这些传奇故事使得在有生之年命运悲惨的君士坦丁十一世在他死后有了一段新的悲剧生命,到19世纪末,他的遗产与希腊的民族主义理想合二为一,即所谓的“伟大理想”——将拜占庭的希腊居民重新收纳进希腊国家。

“不幸的皇帝”享年49岁,可以确信的是,为了维持拜占庭的香火,他竭尽全力奋斗到了最后一刻。“伊斯坦布尔的君主英勇无畏,不肯投降”奥斯曼史学家奥鲁奇如此宣称,奥斯曼人很少这样尊重敌人,看来君士坦丁十一世确实是一位令人敬畏的对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国民士气十章十五节:奥斯曼帝国攻陷世界的中心,灭千年古帝国
【黎明曙光】1453年,拜占庭帝国轰然倒塌
史上最激烈的攻城战——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之战
亡国风云(5)孤城难逃一死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
君士坦丁堡陷落:西方历史的重大转折和倒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