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挣“快钱”作家纷纷“触电”,影视文学为何越做越烂?


文学与影视联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是文艺发展的理想形态。左手小说右手剧本,游刃有余、名利双收,是很多作家追求的目标。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文学与影视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遵循各自的内部规律,二者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

 

为挣“快钱”纷纷“触电”

宁当“编剧”不当“作家”

 

小说家转行做编剧,或者同时兼做编剧的情况,在中国影视史上一直存在。

 

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看成文学与影视的“蜜月期”,那时的作家们为影视行业提供改编所需要的小说底本和故事原型,而影视则帮助作家加速成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比如莫言小说改编的《红高粱》、苏童小说改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余华小说改编的《活着》就诞生在这一时期。




但影视毕竟是一个以热闹人气为标志的通俗领域,本应埋头文学创作的作家一旦跨过界,尝到了影视巨大利益回报的甜头,要再坐守文学创作的冷板凳可能就有些困难了。事实上,大部分普通作家拿到手的稿费都低得可怜,相比之下,编剧的收入则颇为可观

 

余华曾说过,“北京的作家现在能够不是很窘迫地生存下来,主要的手段就是用影视来养自己的文学……写四五集,一年的生活费就过得去了。谁都想活得好一点。”刘震云的也坦承写《手机》是为了挣点“快钱”。

 

随着资本的不断介入,文学为影视做嫁衣的现象日趋严重,甚至诞生了一批以“影视化”为创作目标的作家。在这样的前提下,作品不是用来看和读的,而是等待更强大的镜头语言进行重新组织。这直接导致作品在被创作之时,背后那颗虔诚之心如今变得漫不经心,作家的语言变得随意而粗糙。

 

从文学小说到网文玛丽苏

文学的艺术含量在不断降低

 

90后、00后们是如今影视作品的主力军,这些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从小看动画片、动漫、短视频,玩电脑游戏,阅读网络小说、鸡汤文,他们欣赏或习惯了夸张、玄幻、盗墓、穿越、无厘头等表达方式,资本为获取最大的市场回报,投其所好,影视市场充斥着大量网生作品。从女性观众热爱的《甄嬛传》《琅琊榜》《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男性观众追捧的《鬼吹灯》《大主宰》《斗破苍穹》等等,都来自于网络文学作品。

 

然而在镜头语言的重新组织之下,严肃文学和类型文学的差异化被取消了,只剩下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那些本来应该属于艺术细部的精雕细刻变得毫无意义,故事绕过了语言而被直接“看见”,叙述的技术,想象的翅膀,语言的韵律,通通消失。

 

在曹雪芹笔下,林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琼瑶剧盛行时,紫薇是“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眼如秋水,目若晨星。”

 

到了偶像剧时代,《泡沫之夏》的伊夏末则是“一头海藻般浓密得长发,微微卷曲,眼睛像海水一样,皮肤很白,是象牙色,整个人看起来懒洋洋得,淡淡得,淡静的眼睛里恍如有着海洋般深不见底的感情。”

 

如今“大女主”“玛丽苏”成了观众们的心头好,影视剧中演员美则美矣,再看原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白浅,全文对她的外表描述只有8个字:四海八荒第一美女。

 

内容为王的时代

故事本身比其他都重要

 

从《甄嬛传》《琅琊榜》到《白夜追凶》《人民的名义》,从“IP+流量”逐渐失灵到“老戏骨”“实力派”重回影视舞台中心,种种趋势都表明,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质量越来越重视。不少资本也纷纷开始实施小鲜肉+老戏骨捆绑模式,但似乎仍是没有意识到,好的故事才是核心。

 

不久前,阔别电视剧市场9年的电影大咖陈坤重回了电视荧幕,其主演的谍战剧《脱身》未播先火。情怀是诗意的栖息,市场却是无情的战地,电视剧是艺术作品却也是商品,将《脱身》交给市场检验后,却收到了一份差强人意的答案。


九年磨一剑的剧本,作为精工细作的品质保证,在电视剧上映伊始便作为金字招牌和特殊卖点被反复提及,实际上却是剧情乏味无聊又冗杂,不仅掺杂了太多不必要的狗血家常,无处不在的“巧合”也让人诟病。最终,《脱身》在豆瓣上的评分从最初的7.3分跌落到了6.6,超三星的好评绝大部分是冲着陈坤给的,很多人坦言是靠演员在强撑着看戏。

 

靠精品翻身的网生作品

 

不论在哪个领域,似乎都存在着一种鄙视链,在影视行业里,往往是电影最高级,其次是电视剧,最次是网生内容。网生内容从诞生之初就伴随着剧情、演技、特效统统尴尬的标签。然而近些年不乏优秀的网剧作品诞生,网络电影也诞生了一部又一部“虽然演技有些尴尬,特效也很粗糙,但剧情真的很棒”的佳作。


《再见18班》豆瓣短评


《我是好人》豆瓣短评

 

前不久在上影节摘得“年度精品网络电影”的《我是好人》导演邢键钧曾说过:随着互联网娱乐的发展,网生内容一定会成为一种趋势。但网络电影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她有截然不同的生态系统。然而归根结底,讲好一个故事才是根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硬核设定,就得有很好的故事
中国版东野圭吾出走优酷,悬疑剧市场需要“持久药”……
《暗恋橘生淮南》口碑暴跌,总播放量不及《你好旧时光》单集数据
文学和影视:双蠃的可能性
中国近现当代100位作家小说影视改编一览
文化咖·钱报读书会 | 本周六同海飞聊《惊蛰》,深扒“海派”谍战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