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户贷款之常见问题及对策

作者:刘雨恒


农户贷款难是我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户资金短缺的问题亟待解决。为了使“三农”更好更快的发展,政府与各金融机构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接下来我们主要聊一聊农户贷款的常见问题以及对策。


一、农户贷款概述


农户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农牧户人员发放的用于农牧业生产经营、商品流通及农户家庭生活所需的自然人贷款。


二、农户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自然风险


农户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大部分收入来自种植,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市场信息不够通畅,农户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为脆弱其经营的好坏受生产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自然灾害又很难有效预防,一旦受到灾害打击就难以补偿,不可避免的存在更多的风险性。


(二)市场风险


农户除了生产环节的自然风险外,还要承受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和市场风险。农户往往受教育程度低,不懂得搜集市场信息,不懂技术管理,导致市场信息不足,盲目投资,往往是“扎堆”一拥而上,这必然会造成同种产品供给过多,最终导致价格下降。农户一旦选错了市场或者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极容易导致投资失败,而导致农户无法偿还贷款。


(三)资金挪用风险


由于农户对于小额信贷认识不足,并不清楚小额贷款对于资金用途的各种规范因此容易出现资金挪为他用或替他人贷款等情况。


三、农户贷款的常见问题


随着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不断的发展,各种问题的出现也制约着农户小额贷款的进一步发展。


(一)信贷机构存在的问题


1
农村基础设施差


由于我国多数村镇地处偏僻,道路交通不方便,而农民居住地较为分散,使农户贷款工作更为艰辛。再加上村镇信用社网点少,工作人员数量以及交通工具有限,导致信贷员服务半径小、工作成本高,严重影响了信贷员的工作积极性。


2
农户分布小而分散,贷前调查与贷后管理难以落实


由于农户居住过于分散再加上交通不便利等情况,导致信贷人员难以开展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这样就难以对各个贷款进行有效监管,进而影响信贷人员工作积极性,导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3
贷款信用额度偏低


由于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种类多样、规模大小不一,因此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不同各农户为农业生产投入资金也各不相同。农村信用社针对农户的信用额度不能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户贷款的积极性。


4
贷款范围狭窄


大部分村镇农村信用社贷款用途管理较为严格,贷款用途大多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上,而农夫盖房、子女学费以及家庭消费等方面很难获得贷款。


5
贷款期限不合理


现代农业基本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春种秋收的模式,在向反季节方向发展。很多经济作物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产生相应的效益。我国农村信用社还无法向农户提供中长期贷款,贷款周期一般控制在一年以内,与现在农业产业调整后农村的发展现状以及活动周期时间长的特点不相符,导致农业生产周期与贷款期限之间出现矛盾。


6
宣传不到位


信贷机构主动宣传活动较少,部分农户对于小额贷款一知半解,更有甚者把小额贷款理解为政府扶贫政策,对小额贷款缺乏全面认识。


7
信贷力量薄弱


信贷机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团队力量薄弱,从贷款的调查、发放到贷后管理,由于人手不够各个环节都显得力不从心,远不能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直接影响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的开展。


8
员工素质低


信贷机构员工素质层次不齐,容易导致道德风险,有的员工因为个人利益铤而走险不充分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增加了信贷风险。


9
贷款管理水平低


由于信贷机构缺少合理有效的评定方法,从而无法对农户的个人信誉、还款记录、生产经营活动等内容进行合理评定。而当前的方法由于它的主观性、随意性较大,对农户档案的填写较为粗糙,并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坏账。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管理水平凑处于较低层次,所以信贷机构很难持续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


10
信贷机构求问怕险


由于大量信贷逾期,造成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信贷机构不愿冒险,对一些可贷不可贷或具有一定风险的常新项目的贷款采取宁可不贷,也不冒风险的做法减少风险尽量少贷,从而造成申请农户的贷款额远远不足。


(二)农户方面的问题


1
农业生产弱质性


农业生产为弱质性产业,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强,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同时这也会导致农户收入不稳定,还款来源得不到保障,增加了信贷风险。


2
贷款利用不合理


农户在贷款申请前,未考虑贷款周期与农产品获得收益的时间关系。一旦没有计划好,如果贷款周期短,农作物还没有收获,那么就无法还款,但是如果贷款期限长就要多付利息。一些农户贷款后,并未用于生产,而是用来填补家用开支和改善生活质量,这样就完全没有能力偿还贷款了。


3
缺少抵质押物


农户往往存在抵押物不足的问题,农民仅有的土地经营权国有规定不能作为抵押物,大部分农户的抵押物是房屋和农机具,这些抵押物未经过公证和过户形同虚设,抵押物难以受到法律保护。担保抵押资产是否充足,是金融机构决定贷款的重要条件,而农户往往因不能提供有效的担保抵押而难以获得贷款。


4
农村信用意识淡薄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政府在对农民进行教育不到位和各金融机构宣传不全面等原因,导致农民在小额贷款认识上存在误差。目前农村的信用环境普遍较低,还款积极性较差,借款合同到期后部分农户认为我现在还不了,不代表我不想还 ,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违约。有些农民甚至认为小额贷款就是救济款、扶贫款,人人有份;看到别人可以贷款,觉得不贷白不贷,甚至误认为这是可以不偿还的。较差的信用环境给金融机构的经营造成了很大的风险,这对农村小额贷款的长期发展十分不利。


5
缺少农户贷款担保机构


由于农户贷款风险难控等原因,各担保机构基本不办理对农户贷款的担保,农村中也鲜少有能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的担保机构。


四、对策


信贷机构要从自身出发,结合各自地区实际情况来解决根本问题,以农民信用为根本,建立农户信用体系,解决农村信贷意识淡薄的问题,使农户小额贷款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1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农民对小额信贷的具体业务、贷款要求、偿还水平等认识不清,因此信贷机构要提高农民信用观念,让其了解农村金融政策。同时加强对企业及个人诚信教育的宣传工作,提高信用观念,为改善社会信用状况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氛围。此外,对于农民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诸如跟风借款等错误的做法,农信社的信贷人员既要耐心的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让农民了解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初衷以及各种利害关系,只有他们积极配合农村信用社的工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2加强信贷机构自身建设


信贷机构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用更好的理论指导他们的实践,同时,应该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调动信贷人员的积极性。由于不同层次的农业生产有不同的需求,我们需要建立以需求为主导的小额信贷服务,真正从农户出发,加强业务创新,拓展小额信贷的品种。


3加大宣传力度


信贷机构要推动小额信贷长期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制作宣传板报、发放小册子,向农户宣传贷款条件、贷款手续及贷款优点,使农户及时了解国家的信贷政策、原则和操作程序,认识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国家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富民政策。


4延长贷款期限,适度调整贷款额度


根据项目要求适度调整农户贷款期限,使农业贷款与农业生产周期相吻合。根据农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农户资金需求情况改变信贷投放模式,切实按照农业生产周期及生产项目科学合理的安排贷款期限以及调整贷款额度。


5简化的款手续


通过简化农民贷款手续促进农民增收,有效维护了农民群众根本利益。能够方便快捷地得到贷款支持,以发展生产,扩大经营,增加收入,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6提高信贷人员整体素质


培养信贷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廉洁自律的作风,并且还应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自身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创新工作思路,培养责任心,并且信贷机构要与信贷员明确双方责任义务,违规操作造成的经济损失要承担赔偿责任,从而引导信贷业务人员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意识。


并且信贷员要走村串户了解农户贷款需求,要强化贷款营销观念,制定贷款发放责任制,实行全员营销,切实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放在业务经营的第一位,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送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7建立农户信用体系


信贷机构应不断完善现有的农户档案,以村为单位,一户一档,详细记录农户用款、还款情况,为做好农户信用评估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提供依据。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也就是把不太规范的民间信用规范化、制度化,由不太正规的制度变为正规的制度。在这种制度框架下,通过长期交易对象的相互监督,农户和信用社之间的信息结构得以优化。


8适度放宽贷款范围


针对各村镇实际情况增加贷款用途,从而帮助农户解决各个方面资金短缺问题。


9建立农业贷款保障机制防范贷款风险


由于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农业是一个低收益的弱势产业。自然灾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市场风险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要由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和信用社建立农民信息中心,通过增加对农民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强对市场的分析、预测功能,为农民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服务,通过信息咨询和市场价格的调节,加强农民对市场的认识和了解,种什么、不种什么,由农民自己来决定,不能采取行政化的手段强制农民,更不能采取垄断经营的手段侵害农民的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增产义增收,贷款的偿还也得到保障。


10丰富小额贷款


根据农户的贷款需求适时创新金融服务品种,适应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变化。


11放宽小额贷款对象


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农户,相应放宽条件,可推行联保或信誉担保方式。要一视同仁,更好的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212.认真开展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


适当增加信贷员数量,减轻信贷员工作压力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及时了解借款人基本状况、经营状况和风险处理情况。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户小额贷款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此需要信贷机构与当地村民不断积极配合,才能有效维护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民收入。



信贷风险管理 一个有用的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金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农村信用社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对策建议
浅谈当前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如何进一步做好信贷支农工作
古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服务“三农”促发展纪实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户小额信贷扶贫绩效的实证研究(文本全文)-民族学、民风、民俗-学术研究-...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金融支持战略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