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南统计信息网
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水平重要衡量指标。本文以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为依据,通过与第二次经济普查对比,深入分析衡阳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现状,提示内部变化规律趋势,为新常态下衡阳经济稳增长和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提供参考依据。

  一、衡阳市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一)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

  1、经济总量大幅跃升

  2013年衡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169.44亿元,是2008年(2008年是衡阳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的2.1倍,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2%,年均增长13.0%。2013年人均GDP达到了30030元,是2008的2.0倍,净增15172元,年均增长11.6%。201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200亿,达到了211.88亿元,增长13.0%,年均增长25.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了157.20亿元,增长16.0%。

  分行业看,增加值总量列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工业(913.63亿元)、建筑业(125.79亿元)、批发和零售业(110.24亿元)、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04.75亿元)、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102.71亿元)。  

  2、基本单位迅速壮大

  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末,全市从事第二、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38649个,比2008年末增加14839个,增长62.3%;产业活动单位45139个,增加15589个,增长52.8%;有证照个体经营户136444个,增加52051个,增长61.7%。在法人单位中,从事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业的单位9617个,占24.9%;批发和零售业的单位5203个,占13.5%;制造业单位5187个,占13.4%。产业活动单位中,从事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业的单位11269个,占25.0%;批发和零售业单位5978个,占13.2%;制造业单位5231个,占11.6%。有证照个体经营户较为集中的三个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62737个,占45.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7711个,占35.0%;制造业6164个,占4.5%。

  2013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20196个,比2008年末增加7479个,增长58.8%。其中,内资企业20050个,占99.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89个,占0.4%;外商投资企业57个,占0.3%;在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272个,占1.4%;股份有限公司557个,占2.8%;私营企业14601个,占72.8%。   

  3、从业人员不断增加

  2013年末,全市共有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239244人,比2008年末增加291193人,增长30.7%。有证照人体经营户共有从业人员393415人,比2008年末增加185411人,增长89.1%。

  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制造业359634人,占29.0%;建筑业189326人,占15.2%;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38265人,占11.2%。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较为集中的三个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79259人,占45.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113530人,占28.9%;住宿和餐饮业31877人,占8.1%。   

  4、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2013年末,全市第二、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5873.08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企业资产总计占全部企业资产总计的27.6%;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占72.4%。小微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650.57亿元,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8.1%。经营性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为120.04亿元;公益性文化事业法人单位的年末资产为8.88亿元。

  (二)产业结构的状况分析

  1、二三产业占比不断上升

  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衡阳市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08-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0%。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23.6∶41.2∶35.2调整为15.6∶47.9∶36.5。与2008年相比,2013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8.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3个百分点。总的来看,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但从贡献率来看,2013年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4.4%、50.4%、45.2%,相比2008年,一产下降1.0个百分点,二产下降14.4个百分点,三产提高15.4个百分点。   

  2.第三产业占比提升慢于全省

  2013年,全市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5.6∶47.9∶36.5,其中,第一产业高于全省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于全省3.8个百分点。与2008年相比,全市三次产业比重变化幅度为-8.0:6.7:1.3,全省为-5.3:2.8:2.5。可以看出,衡阳与全省相比,第一产业回落较大,二产提升较快,而第三产业提升较慢。

  3、产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变化积极

  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13年末,在全市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占52.3%,比2008年末下降1.1个百分点;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占17.4%,下降1.7个百分点;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占30.3%,提高2.8个百分点。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74.2%,提高0.5个百分点;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占18.4%,下降3.4个百分点;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占7.4%,提高3.1个百分点。在法人单位中,第二产业占18.4%,比2008年末下降9.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81.6%,提高9.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从业员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51.7%,比2008年末下降18.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占48.3%,提高18.8个百分点。

  (三)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1、从经济总量看,衡阳是经济大市

  2013年衡阳地区生产总值为2169.44亿元,在12个市州位于第4位,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长沙市、岳阳市、常德市。其中一产增加值总量为338.41亿元,占全省的10.9%,位列全省第1;二产增加值总量为1039.42亿元,占全省9.0%,位列全省第5;三产增加值总量为791.61亿元,占全省的8.0%,位列全省第4。从湘南片区看,衡阳经济总量领跑。2013年衡阳市地区生产总值是郴州的1.3倍,是永州的1.9倍。

  2、从产业看,衡阳是农业大市

  近几年,随着衡阳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不断优化升级,但乡村人口占比大,城镇化率不高,一产占比大等均表明,衡阳仍是农业大市。2013年全市乡村人口376.27万人,占比51.9%,城镇化率为48.10%;一产占比为15.6%,位列全省第4,高于全省平均值2.9个百分点。  

  3、从结构特征看,衡阳正处于工业化中期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等经济学家关于工业化阶段理论,2013年衡阳人均GDP达到4757美元超过2980美元。2013年衡阳一产业比重15.6%低于20%;二产占比47.9%,位于40%-60%区间。农业劳动力占比为47.6%,低于50%;城市化率达到48.1%,高于36%;可以判定到2013年衡阳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2013年,衡阳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一产业比重略高于15%,城市化率接近50%,衡阳已处于工业化中级的稳步提升阶段。

  二、现阶段衡阳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衡阳在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努力,经济总量得到不断的的扩大,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省内部分市州、与“十二五”规划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经济规模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一是总量占比略有回落。2013年衡阳市GDP占全省总量为8.5%,同比2008年占比下降0.1个百分点,分别低于长沙、岳阳、常德19.5、1.0、0.4个百分点,二是人均经济总量不足。2013年衡阳市人均GDP为30030元,增长9.6%,总量与增速均位列全省第7。人均总量仅为长沙的30%,在湘南片区中,高于永州7820元,低于郴州6226元。三是块状规模小。2013年末,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资产总额1亿元以上的单位数仅占1.8%;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仅占4.5%;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的仅占0.4%。

  (二)产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优化

  从内部结构看,三产占比较低。按国际通行标准,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三产比重应高于二产。2013年衡阳市人均GDP为4757美元,而三产占比低于二产11.4个百分点。从纵向比较看,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与全国相比,第一产业高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高4.0个百分点、三产业低9.6个百分点。与全省比,第一产业高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高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3.8个百分点。从横向比较看,与全省各市州比,第一产业占比位列第4、第二产业占比位列第8、第三产业占比位列第8。

  (三)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方面高技术产业总量占比低。2013年全市规模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1%,但高技术产业总量占比仍不高,仅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14.3%,承接上游产业和辐射下游产业的能力有限。另方面创新能力不足。2013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65个,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仅为6.7%;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占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29.4%。

  三、促进衡阳稳增长,加快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

  (一)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筑牢经济持续稳增长基础

  一是要发挥优势引项目。积极发挥全市劳动力足、要素保障好、科技人才多、营商成本低等优势,用好用活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不断放大综保区、公路口岸等开放型经济平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引进更多更好的高科技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衡阳。二是要对接产业引项目。要紧密结合现有的产业基础,紧紧盯住重点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向,针对性地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完善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要延长链条引项目。要坚持做活、做通、做透产业链条的原则,依托现在重点骨干企业,梳理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情况,重点引进支柱产业的衍生产品和骨干企业的上下游客户,形成不同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二)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实施农业综合开民及国土整理项目,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全市基本农田问题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力度,改善农业经营模式,全面提升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二是着力推进新型工业。要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促进产业升级;以园区建设为依托,加速产业聚集;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加快产业拓展,努力开创全市工业发展新局面。三是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环境,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应用水平高、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投资多元化的服务业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同时,优化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提高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

  (三)以改革为动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一是要用好政策。随着改革不断的深入,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将会不断推出,释放改革红利也将越来越多。我们要结合衡阳的实际,把国省出台的稳增长方面的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梳理,让所有的企业清楚、受益。二要争取政策。面对诸多政策机遇,我们不能盲目逐利、一哄而上,必须要有的放矢,重点争取和对接那些资金扶持大、带动能力强、成功几率高的政策。三要出台政策。要对全市各行各业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真正找准问题的结症,逐项逐个研究对策,拿出一揽子的措施和办法,打出稳增长的“组合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李喜]

[责编:徐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公布“2014年经济家底”数据:总量扩大 结构优化
迈进“6时代” 实现新跨越——四经普东莞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国家统计局>>保定文化产业离支柱性产业有多远
厉害了word信州!去年竟有这么多个在全省全市名列前茅的!
衡阳最牛楼盘热闹开盘 27家党政部门来祝贺(图)
教育质量谁更优?衡阳这些单位、老师被表彰!速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