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目送》:人生除了离别,就是生死

1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这一生都在做一件:生离死别。

特别是人到中年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离你越来越远了,父母又即将离你而去。那种感觉会让人觉得心酸,觉得无所适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不再跟你拥抱说再见,而是带着少年特有的洒脱头也不回地离开你的视线。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皱纹竟然爬满了父母的额头和脸上,像枯萎的树木一样,只剩干瘦的身躯。

难道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吗?

龙应台曾在她的生死笔记《目送》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目送》一共收集了七十三篇散文,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到龙应台父母的离世、母亲的衰老、孩子的分别、兄弟情义等。

一篇篇文章,写满了悲欢离合,道尽了爱恨离愁。

龙应台是台湾著名的作家,是两个儿子的母亲,是年迈父母的女儿,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父母终会老去,孩子终会离别,要我们坦然看待分别。

她的代表作有《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这些文章一经出版,就受到读者的追捧。

她的文字温柔却有力量,面对人生中最难的生离死别,她冷静地思考,坚定地说,不必追。

2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母亲每天围在孩子的身边,照顾孩子,一心一意地教导他们。

这时候的母亲,有了孩子后变成了超人,是孩子心目中的神。

孩子喜欢围在父母的身边,你看着孩子也会觉得由衷的开心,感谢上帝赐予你一份厚礼。

当时就觉得,每天等待孩子放学,看到他脱下脏的球鞋,拿起碗跟你一起吃饭就是幸福了。

可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他们更向往外面的世界。

记得龙应台有一次送她的孩子去机场,在离别的时候,她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拿起行李,头也不回地走了。

做母亲的多想他回头看一眼,可是一眼,一眼也没有。

以前孩子什么事情都依赖你,可当他们不需要你的时候,心里却觉得空空的。

已经做了母亲的应该都知道,当你的孩子不需要你的时候,你会觉得难过。曾经那么粘着妈妈的孩子去哪里了?

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所谓母子一场,不过意味着今生要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3

说起背影,不禁想起朱自清的那篇《背影》。他的父亲为了给他买水果,费劲地爬过围栏,最后离去的背影。

每次读起这篇文章都禁不住两眼湿润,为这样的父爱感动,也为岁月催人老而难过。

龙应台在书中说到她年迈的父亲,坐在轮椅上,一天比一天瘦,到失禁的过程。

每天面对父亲的衰老,却只能残忍地看着灯枯油尽,生命的灯火已经要熄灭了,徒留亲人在世上寻寻觅觅,找不到影踪。

最后,她的父亲去世了。

之前是面对孩子的离别,知道总有一天他会回来,所以并不伤心,只是失落。

这一次,父亲离去了,再也见不到了,似乎天地都变了色,山河都换了模样。

4

从前的母子分离,现在父亲离世,一个生离,一个死别,只剩下自己了。

徐志摩说,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每个人都是生命中的过客,走着走着就散了,就不见了。

其实,生离死别是生命的常态,我们要坦然面对。

该告别的时候好好告别,相聚的时候就好好在一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目送读后感
又是一年开学季,又是一次目送中
读目送有感作文300字
《目送》: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美文丨读《目送》有感
目送,读后感——朱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